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
查看话题 >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
十六岁那年的夏天,我成了一名抑郁症患者。
像是突然卷入一场因汽车失控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似乎所有的一切在刹那间支离破碎,所有的事情都脱离正轨,而作为参与者的我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听从命运的宣判。
可是命运又迟迟不肯宣判。
于是我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那个失控的事故,看着自己一遍遍被撕碎,直至崩溃。那段时间我整宿失眠,彻夜痛哭,像一个溺水的人绝望地寻找支撑点,却只能不断下沉。再后来我呼吸困难、心跳过速,开始无法继续正常的校园生活:我害怕宿舍门口那台电话,害怕睡觉和起床的铃声,害怕走进教室那扇门,害怕曾经对我来说简单容易的日常生活。每日重复同一个噩梦却无法醒来——这是我十六岁时以为活着的感觉。
我想要躲起来,却又无路可逃,无论学校家里、白天黑夜,那种压抑的气息如影随形,让我无处可去。我背单词的时候它在,我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它在,我坐公交的时候它在,我吃饭睡觉洗澡的时候它仍旧在。它像是藏在我人生阴影中的一团黑雾,有时浓一些有时淡一些,但永远笼罩着我,避无可避,逃无可逃,而我,时时刻刻担心黑雾中会突然出现一只手,把我彻底拉进深渊。
现在想来,已经记不清楚是什么让那时的我选择去接受治疗,而不是放弃生活。大概这个选择跟我的个性有关:我这一生,一直敏感羞怯,却也坚韧执着,永远不会放弃,永远挣扎向前。我大概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自己,就这么投降认输,我总是想再为我自己搏一搏。十年后,我再次走回了那个分叉口,而这一次,对于选择的那一刻,记忆无比清晰:一个七月底的深夜,我坐在厨房的地板上,想着明日又将是和今天一样糟糕的日子,往后的日日夜夜都将如此重复下去,我这一生,凝视深渊太久,早已被他吞噬而不自知。我感到地板上的凉气从我小腿一路传上来,蔓延过我的胸腔,我盯着自己纤细手腕上淡蓝色干枯的血管,如同我的了无希望的人生,又听到我微弱的呼吸和脉搏,像是我奄奄一息的生命,那一晚,我想了又想试了又试,终究不甘心就这样潦草地离开人世,我许诺自己再试一试,如果不成功,我总是有机会选择死亡的。
好在后来的四年里,我在某种意义上成功了。
抗抑郁药再次给了我无理由的快乐,我感到生活开始轻松自在,世界变得温柔可爱:树梢的叶子被夏日的阳光晒得快要滴下油来,推开门窗迎面扑来汹涌翻滚着的热浪,傍晚伴着落日从天窗挤进房间里的凉风,家里猫咪靠着我的裤脚撒娇般的呜咽,爱人留给我西瓜中央那一口的甜蜜和清凉——我开始可以感受到世界里所有的美好。只是一直到现在,我仍旧不知道,到底是世界是本该痛苦阴暗,这些美好是药物带给我的幻觉,还是世界本该如此鲜活耀眼,是抑郁症给了我另一种幻觉。
只是无论怎样,抑郁终究改变了我对世间一切的看法。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八年,我一直把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如果被人爱使我快乐就去恋爱,如果金钱使我快乐就去挣钱,如果权利使我快乐就去从政。快乐如此不易获得又转瞬即逝,我希望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和付出,得到长久的快乐,也一直坚信可以实现。就好像,我有一个关于快乐的目标,它像是插在山顶的旗帜一般,我只需要不断地努力攀爬,就可以拔掉它,而一旦这个旗子被我拿在手中,我就可以得到持续而不会消逝的快乐。我总是觉得,我的人生到了某个瞬间,当我得到了某件东西或是某个人或是达到某种成就之后,我就会变得快乐、满足。而我需要在到达这个瞬间之前拼命努力,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对于抑郁症,我也是这么以为的。我觉得快乐和平静是正常的生活,痛苦和焦虑是不正常的,我需要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正常,回归生活的常态。我也以为,我会有那么一瞬间,听到谁对我说了哪句话、经历了某件事,或者某一夜痛哭到天明以后突然摆脱了抑郁,回到我理想中的正常人生,像是佛陀开悟一般:在经历了苦痛和磨难之后,可以于生命的某一刻感到醍醐灌顶,然后四大皆空;又像是童话的结局一样:灰姑娘经历过千辛万苦终于成了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在这幸福的生活中,不会再有痛苦和烦恼。
可是抑郁症告诉我,生活不是这样的,它从来都不是。我可能永远不会有顿悟的那一刹那,有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和不断的挣扎,快乐不是生活的常态,它是在每次挣扎之间浮出水面的小泡沫——变化莫测又无迹可寻。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喜欢bittersweet这个词,也渐渐明白,爱恨交织、若苦似甜才是生活的本色。
和抑郁症相处,让我疲惫,我与恶龙缠斗太久,它早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至于康复,从来不是一个蓄力然后冲刺过终点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事情,于我而言,它反而更像是跳华尔兹:进三退一,甚至进三退四。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甚至不知道终点线是否真的存在,但我已经能够接受这样的人生:那团黑雾依然笼罩着我,而我渐渐学会如何在雾霾天生活;黑雾中的那只手也会时不时把我拉回深渊,但我知道,我能再次挣扎着爬出来,可能精疲力尽、可能疲惫不堪,但我总可以走出来——我早已经历过更糟糕的,并且从中幸存了。
前些日子写在公众号的文章,觉得好合适,然后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