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八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十二月八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好像是第二次写她了,这次就不介绍她的身世了。只在某些地方进行提醒。
我这人不太愿意喜欢重复说话,重复体验也不太愿意,年龄越大越觉得浪费生命啊。感兴趣的就翻翻以前我写的,但我估计没人会去翻就是了。有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跟别人的一个差别,我喜欢一个人那么我很愿意翻看他所有的想法,他所有的内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从小到大,逢是我看到的人都他喵的比我厉害,但是厉害的人那么多,我不可能每个人都看呀,那自然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人看了。
我认为寻求真理,寻求真知的路途不同,但是结果往往相同,所以如果是这个样子,当然要看自己喜欢的人的言语了,比如我看苏童的书,张爱玲的书,李敖的书,我经常看他们的合集有他们的一些信息我也常常主动关注一下。
不过年龄越来越大,慢慢的,身边的人渐渐跟自己平等了,甚至比自己还不如的人多了起来(很难说这个高低怎么区别,有的人你就是能感觉出来这个人毛躁,心中歹毒,没有大眼界,贪小便宜,我觉得有这种品行的基本都渐渐不如我了。这种主观的评价我也不会那么去详细分析,很多人你在第一眼,看整个仪表,行为,说话的态度,言语的用词你大概就能分析出来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我又喜欢分析人,准不准一半一半吧,人的性格分来分去不会太多,就跟星座一样,说了几百句话,有一句你对上了,你可能就觉得这个星座很准。)。所以我才决定在快三十的时候尽可能的来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而不仅仅作为一个吸收者。
我并不是狂妄自大,我认为人就是应该这样,我从几千年的老贤人哪里获得某些认知跟理解,我也应该成为贤人的某些思想上的继承者,继续给他们把思想传播下去,什么叫做伟大,什么叫做人生诗意,这不是你整天在哀怨人生,哀怨自己蝇营狗苟却从去做。对我来说,主动承袭自己国家,自己历史的优秀的精神思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影响自己可以影响到的人,就是伟大跟人生诗意了。
虽然不赚钱,咳咳,但是,我还是比较开心的。当然能赚钱就最好了。
好的,我们还是说李清照。
李清照这个姑娘的才气我就不说了,其实我在初中高中学过很多他的词,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比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然后就是今天这一阙《声声慢》,大概那个时候还学过她的一首诗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记得当时觉得,弱女子尚且如此,大男人何不以身报国。估计就是那时候隐隐埋下的男子气概,让我后面会去写武侠小说了。
之所以写武侠小说,来自于我的自不觉,不过我还真的觉得武侠世界里的畅快与虚构很方便来构建自己的世界。不过仙侠就不喜欢了,因为觉得牛逼吹得太大了。
我们继续说这个《声声慢》当时背的时候还挺好被,拜自己当成一个女子,有点哀愁的,离乡的那种女子,那时候不了解写这阙词的背景,现在知道了,再看才发觉,里面有着国破家亡的哀伤。这个国破家亡对李清照来说一个字也没夸张。这阙词写在李清照在靖康之耻后南渡后写的,李清照我昨天在辛弃疾里也说了,也是济南府人。济南早早被金人占领了,李清照就收拾东西南渡,那时候他老公,赵明诚回江宁(也即是现在大概的南京)奔丧。不过她丈夫也不过是南渡后的第三年就死去了。此后李清照就愈加悲苦可怜了。
这阙词就差不多就在这个时间段写的。所以我们应该能看出这阙词大概不仅仅是思乡那么简单。这阙词是属于慢词了,北宋的话词分为小令跟慢词两种(其实后面的朝代也有点对这个分发有更细致的分,我们就不讨论了),小令基本是重意境,讲究的是惊喜,慢词就能填充更多的内容,可以有意境也可以有叙述跟描写。好的我们整体看一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前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当初老师说是叠词,没骗我还真是叠词,不过叠词很多方面是用于唱的方面而不是文的方面。不过这个就先不深究,这三句你可以不求甚解,说白了就是表达出一种悲惨,清冷的感受。你有会意也行,这可以当成一个小片段来看。看到一个姑娘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走走停停,在干嘛呢,在寻寻觅觅,找东西,找什么呢,她也不知道找什么,于是就愣住了,立在屋子里,环视屋子四壁,发现家里什么也没有,家具啊,壁画啊,能够温暖装饰家里的东西都没了,是心态的冷冷清清,也是可以说环境的冷冷清清,然后情感的再一次的递进,冷冷清清后怎么了,内心就真的凄凄惨惨戚戚了。
当初我读到戚戚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这话当时说的我差点脸红,让腐女们看到了那就是孔子、孟子组CP了,还是年下攻,感觉孟子还是具有攻属性的。
《孟子》的戚戚就是说心有感受,心有领悟。是恋爱的感觉。
而李清照这个则是悲伤,忧郁的样子。
为什么忧郁悲伤,为什么会忧郁悲伤到这种程度呢,得往下看。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是说,又冷似乎又暖的时候,这种情感,也就是前面的寻寻觅觅是最难渡过的,最难控制的,仿佛这些悲伤无法控制住一样直接蔓在身上不能离开。我估计,大家要是有一些在人上迈步过去的坎,比如我的恋情,我他喵的似乎只有恋情迈步过去坎的时候就能很快的理解什么叫最难将息,就是无法控制呀。人毕竟是情感的动物,没那么铁石心肠,当然铁石心肠的都被给为没良心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两句是说,前面的哀伤我怎么处理呢,喝了几杯平淡的小酒,喝的不多,喝的也不烈,这其实我觉得即是文学性的描写也是写实的描写,酒少、酒淡所以才敌不过风急夜冷。或许也是李清照,本来就不能喝酒,为了压下哀愁强行喝了几杯,即便这么努力了,依然无法抵挡夜抵挡风,抵挡那无法卸下的空冷寂寞。当然我觉得第二种效果更好,不过看其他的词,李清照还挺能喝,还挺能醉的。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个曾经说过的小知识点,范仲淹的《渔家傲》里就有一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所以这个雁也要从北去南了。正好路过了李清照抬头的天空,黄昏的天,看到回归故里的大雁,心里本来正伤心着呢,似乎一下子卡住了,为什么呢,在想这个大雁是不是以前见过的大雁。我觉得婉约派牛逼的地方就在这里,句句把情感细致化到每一句里,明明伤心呢,却走了神了。看完大雁飞走后,你说李清照是不伤心了呢,还是更加伤心了呢。或许都有,至于什么样子呢,我们得往下看一看。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一定要意识到一个时间观念跟空间观念的转移。到了下阙第一句已经是第二天白天了,昨晚的风已经吹完了。结果呢,是满地黄花堆积呀。就跟咱们说的张先的《天仙子》一样,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是不是这种情感与意向都联系在一起了,其实诗词越读越容易理解,跟我们程序员写代码一样,写的越多看的越多,其实都差不多,都能关联联想到一起。
注意这个时候的视角可能还在昨日的屋里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是视线不是喝酒仰头,看天上的大雁了,而是慵懒低头看地上的黄花了。然后视角稍微上移了一下,看到各种花都被寒风摧残到没有人愿意采摘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完好的花朵了。你当然能够把这句理解成靖康之耻的,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其实怎么理解都行,怎么扩展都行,毕竟只要自己读出,想出相关的情感就行,我觉得诗词的解读每个读者都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以前很多的时候讲诗词很难讲,这是发乎情的东西。还有人用以诗讲诗来进行分析,不过其实就是用我们唱读的诗句来解释那些不常读的诗句,方便理解罢了,但是我认为毕竟不直接,其实没有什么好方法,又何必要什么好方法呢。既然这个世界里有能够讲明白的的东西,那么这个世界里自然也有不用去讲明白的东西了。都去接受,都去理解,都去体会他们即可。
比如武侠小说我们觉得无字天书有道理,其实诗词你把它当做无字天书来看,只能意会不能言谈也是可以的。不过你看我这么详细的说明是不是觉得我很打脸呢,我觉得是,我很被打脸。不过我只是借着诗词发自己的牢骚,还算理解的。好的再往下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是看来自己确实一个人孤单寂寞冷了,我觉得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要么老公死了,要么老公已经长时间不在身边。李清照今天干什么了呢,就是靠在窗边看着一地的黄花,孤零零发愣的又是一天。你说苦不苦,苦。但是看来还是钱很多啊,所以才有闲情来浪费一天呢。哎,所以呀从小我们都受到炫富的精神攻击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然后这一段依然是第二天的描写,不光守着窗边,窗外还下着雨呢,下在哪里呢,下在梧桐上,落在树叶上,然后雨不大,但是被叶子阻挡了,凝聚在一起就不停的一滴一滴的去留。我认为这句是借用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不过也很有可能人家就他喵的真的是园子里重的梧桐呢。
你看几乎全部都在写景,但是全部景色里都有着情。下阙目前没有一个字在写悲,但是每一个字都投出悲伤来,无奈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后,真的是情感爆发了,这个爆发是由两种铺垫第一层上阙的寻寻觅觅,喝酒,第二层下阙的落花,梧桐细雨。然后用了女性的一句哀伤至极又无可奈何的语气说,这次呀,又怎么能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愁来表达自己的哀伤的。
想不用愁,但是却也找不到其他的文字了。
这种情感就如同你喜欢一个人又怎么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爱字表示的了呢,当你分手的时候你又怎么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恨字表示的了呢!
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个日记已经完全沦为讲解诗词的啦!!!!!!
睡觉!
李清照好像是第二次写她了,这次就不介绍她的身世了。只在某些地方进行提醒。
我这人不太愿意喜欢重复说话,重复体验也不太愿意,年龄越大越觉得浪费生命啊。感兴趣的就翻翻以前我写的,但我估计没人会去翻就是了。有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跟别人的一个差别,我喜欢一个人那么我很愿意翻看他所有的想法,他所有的内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从小到大,逢是我看到的人都他喵的比我厉害,但是厉害的人那么多,我不可能每个人都看呀,那自然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人看了。
我认为寻求真理,寻求真知的路途不同,但是结果往往相同,所以如果是这个样子,当然要看自己喜欢的人的言语了,比如我看苏童的书,张爱玲的书,李敖的书,我经常看他们的合集有他们的一些信息我也常常主动关注一下。
不过年龄越来越大,慢慢的,身边的人渐渐跟自己平等了,甚至比自己还不如的人多了起来(很难说这个高低怎么区别,有的人你就是能感觉出来这个人毛躁,心中歹毒,没有大眼界,贪小便宜,我觉得有这种品行的基本都渐渐不如我了。这种主观的评价我也不会那么去详细分析,很多人你在第一眼,看整个仪表,行为,说话的态度,言语的用词你大概就能分析出来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我又喜欢分析人,准不准一半一半吧,人的性格分来分去不会太多,就跟星座一样,说了几百句话,有一句你对上了,你可能就觉得这个星座很准。)。所以我才决定在快三十的时候尽可能的来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而不仅仅作为一个吸收者。
我并不是狂妄自大,我认为人就是应该这样,我从几千年的老贤人哪里获得某些认知跟理解,我也应该成为贤人的某些思想上的继承者,继续给他们把思想传播下去,什么叫做伟大,什么叫做人生诗意,这不是你整天在哀怨人生,哀怨自己蝇营狗苟却从去做。对我来说,主动承袭自己国家,自己历史的优秀的精神思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影响自己可以影响到的人,就是伟大跟人生诗意了。
虽然不赚钱,咳咳,但是,我还是比较开心的。当然能赚钱就最好了。
好的,我们还是说李清照。
李清照这个姑娘的才气我就不说了,其实我在初中高中学过很多他的词,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比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然后就是今天这一阙《声声慢》,大概那个时候还学过她的一首诗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记得当时觉得,弱女子尚且如此,大男人何不以身报国。估计就是那时候隐隐埋下的男子气概,让我后面会去写武侠小说了。
之所以写武侠小说,来自于我的自不觉,不过我还真的觉得武侠世界里的畅快与虚构很方便来构建自己的世界。不过仙侠就不喜欢了,因为觉得牛逼吹得太大了。
我们继续说这个《声声慢》当时背的时候还挺好被,拜自己当成一个女子,有点哀愁的,离乡的那种女子,那时候不了解写这阙词的背景,现在知道了,再看才发觉,里面有着国破家亡的哀伤。这个国破家亡对李清照来说一个字也没夸张。这阙词写在李清照在靖康之耻后南渡后写的,李清照我昨天在辛弃疾里也说了,也是济南府人。济南早早被金人占领了,李清照就收拾东西南渡,那时候他老公,赵明诚回江宁(也即是现在大概的南京)奔丧。不过她丈夫也不过是南渡后的第三年就死去了。此后李清照就愈加悲苦可怜了。
这阙词就差不多就在这个时间段写的。所以我们应该能看出这阙词大概不仅仅是思乡那么简单。这阙词是属于慢词了,北宋的话词分为小令跟慢词两种(其实后面的朝代也有点对这个分发有更细致的分,我们就不讨论了),小令基本是重意境,讲究的是惊喜,慢词就能填充更多的内容,可以有意境也可以有叙述跟描写。好的我们整体看一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前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当初老师说是叠词,没骗我还真是叠词,不过叠词很多方面是用于唱的方面而不是文的方面。不过这个就先不深究,这三句你可以不求甚解,说白了就是表达出一种悲惨,清冷的感受。你有会意也行,这可以当成一个小片段来看。看到一个姑娘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走走停停,在干嘛呢,在寻寻觅觅,找东西,找什么呢,她也不知道找什么,于是就愣住了,立在屋子里,环视屋子四壁,发现家里什么也没有,家具啊,壁画啊,能够温暖装饰家里的东西都没了,是心态的冷冷清清,也是可以说环境的冷冷清清,然后情感的再一次的递进,冷冷清清后怎么了,内心就真的凄凄惨惨戚戚了。
当初我读到戚戚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这话当时说的我差点脸红,让腐女们看到了那就是孔子、孟子组CP了,还是年下攻,感觉孟子还是具有攻属性的。
《孟子》的戚戚就是说心有感受,心有领悟。是恋爱的感觉。
而李清照这个则是悲伤,忧郁的样子。
为什么忧郁悲伤,为什么会忧郁悲伤到这种程度呢,得往下看。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是说,又冷似乎又暖的时候,这种情感,也就是前面的寻寻觅觅是最难渡过的,最难控制的,仿佛这些悲伤无法控制住一样直接蔓在身上不能离开。我估计,大家要是有一些在人上迈步过去的坎,比如我的恋情,我他喵的似乎只有恋情迈步过去坎的时候就能很快的理解什么叫最难将息,就是无法控制呀。人毕竟是情感的动物,没那么铁石心肠,当然铁石心肠的都被给为没良心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两句是说,前面的哀伤我怎么处理呢,喝了几杯平淡的小酒,喝的不多,喝的也不烈,这其实我觉得即是文学性的描写也是写实的描写,酒少、酒淡所以才敌不过风急夜冷。或许也是李清照,本来就不能喝酒,为了压下哀愁强行喝了几杯,即便这么努力了,依然无法抵挡夜抵挡风,抵挡那无法卸下的空冷寂寞。当然我觉得第二种效果更好,不过看其他的词,李清照还挺能喝,还挺能醉的。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个曾经说过的小知识点,范仲淹的《渔家傲》里就有一句,衡阳雁去无留意。所以这个雁也要从北去南了。正好路过了李清照抬头的天空,黄昏的天,看到回归故里的大雁,心里本来正伤心着呢,似乎一下子卡住了,为什么呢,在想这个大雁是不是以前见过的大雁。我觉得婉约派牛逼的地方就在这里,句句把情感细致化到每一句里,明明伤心呢,却走了神了。看完大雁飞走后,你说李清照是不伤心了呢,还是更加伤心了呢。或许都有,至于什么样子呢,我们得往下看一看。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一定要意识到一个时间观念跟空间观念的转移。到了下阙第一句已经是第二天白天了,昨晚的风已经吹完了。结果呢,是满地黄花堆积呀。就跟咱们说的张先的《天仙子》一样,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是不是这种情感与意向都联系在一起了,其实诗词越读越容易理解,跟我们程序员写代码一样,写的越多看的越多,其实都差不多,都能关联联想到一起。
注意这个时候的视角可能还在昨日的屋里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是视线不是喝酒仰头,看天上的大雁了,而是慵懒低头看地上的黄花了。然后视角稍微上移了一下,看到各种花都被寒风摧残到没有人愿意采摘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完好的花朵了。你当然能够把这句理解成靖康之耻的,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其实怎么理解都行,怎么扩展都行,毕竟只要自己读出,想出相关的情感就行,我觉得诗词的解读每个读者都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以前很多的时候讲诗词很难讲,这是发乎情的东西。还有人用以诗讲诗来进行分析,不过其实就是用我们唱读的诗句来解释那些不常读的诗句,方便理解罢了,但是我认为毕竟不直接,其实没有什么好方法,又何必要什么好方法呢。既然这个世界里有能够讲明白的的东西,那么这个世界里自然也有不用去讲明白的东西了。都去接受,都去理解,都去体会他们即可。
比如武侠小说我们觉得无字天书有道理,其实诗词你把它当做无字天书来看,只能意会不能言谈也是可以的。不过你看我这么详细的说明是不是觉得我很打脸呢,我觉得是,我很被打脸。不过我只是借着诗词发自己的牢骚,还算理解的。好的再往下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是看来自己确实一个人孤单寂寞冷了,我觉得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要么老公死了,要么老公已经长时间不在身边。李清照今天干什么了呢,就是靠在窗边看着一地的黄花,孤零零发愣的又是一天。你说苦不苦,苦。但是看来还是钱很多啊,所以才有闲情来浪费一天呢。哎,所以呀从小我们都受到炫富的精神攻击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然后这一段依然是第二天的描写,不光守着窗边,窗外还下着雨呢,下在哪里呢,下在梧桐上,落在树叶上,然后雨不大,但是被叶子阻挡了,凝聚在一起就不停的一滴一滴的去留。我认为这句是借用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不过也很有可能人家就他喵的真的是园子里重的梧桐呢。
你看几乎全部都在写景,但是全部景色里都有着情。下阙目前没有一个字在写悲,但是每一个字都投出悲伤来,无奈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后,真的是情感爆发了,这个爆发是由两种铺垫第一层上阙的寻寻觅觅,喝酒,第二层下阙的落花,梧桐细雨。然后用了女性的一句哀伤至极又无可奈何的语气说,这次呀,又怎么能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愁来表达自己的哀伤的。
想不用愁,但是却也找不到其他的文字了。
这种情感就如同你喜欢一个人又怎么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爱字表示的了呢,当你分手的时候你又怎么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恨字表示的了呢!
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个日记已经完全沦为讲解诗词的啦!!!!!!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