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
我大概是从初中的时候,就隐约知道了自己不是最聪明的那类人。
那时我在我妈教书的初中读书,和一帮教师子弟混在一起,其中有个女孩儿,小眼睛,说话也刻薄,她妈妈和我妈妈都是英语组老师,但她妈妈是英语科组长,我妈妈是普通老师。这个女孩儿经常和我争夺年级第一,并且总是在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上轻松获胜。有一次数学奥赛,比完后我感觉不好,因为题目几乎不会做,但又有点莫名其妙的小期待。到揭榜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我特意跑到通告栏去看排名,一张大红纸,上面用毛笔字写着排名:第一名是她,果不其然。找我自己的名字找了很久,后来在一大堆三等奖里看到了。当下我就觉得,看来自己不够聪明。
尔后又有几次,都大同小异。别人三下五除二做出来的题,我看半天连题面都一知半解;高二分班也因成绩不够好而没有分到尖子班去;即便是高考众科目中最高分的数学,我都依然清楚地知道我靠的是仔细、循规蹈矩,而不是聪明。
这样的窘迫也容易被真正聪明的人看出来。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在跟我碰过一面后,就对我的朋友说,这人,不聪明。我都能想到他说这话时的那种深情,半是觉得可笑,半是瞧不起人。我很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这个朋友的朋友是因为高三无心学习而考的复旦,假如他稍微努力点,清华易于反掌。后来他有机会去清华交流,发现的确如此:很多清华的学子还不如他自己聪明。所以说,这样的人说我不聪明的话,难免觉得他讲的有道理。
我还记得一件事,这位朋友正在和我的朋友谈天,讲一个如何让老鼠最少次闻到可能隐藏有毒气体的格子的味道的算法,彼时我们在一起打麻将。我听到了,就饶有趣味地多嘴了几句,可实际上我连这个题面都没法理解。那是个无比羞赧的下午,他俩给我解释了半天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在黑板上画这画那儿的,没办法我只好装作听懂了,我们的麻将局才能继续下去。这位朋友的朋友,后来又对我的朋友说,我就说他不聪明吧,打麻将连牌也不记,那怎么打得好嘛!
罢了罢了。我当时感觉他是在降维攻击。如今他应该深处美利坚吧,去深造的理由也并不是为了科学,而是为了一个他喜欢却并没有喜欢他的女孩儿。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好气又好笑,觉得他既窝囊又勇敢,再加上聪明,瞬间觉得他不尽如人意的外貌也尽显可爱了。
要接受自己的不聪明,对我而言还挺容易的。我完全包容自己,很多事情接受起来都不如想象中困难。而在日常生活中,又甚少需要动用到真正聪明的部分,反倒是有时候被人称赞,你怎么这么聪明呀!在我看来,很多都是小聪明吧了,叫机灵也无不可。联想到上次伶伶托老刘给我算了一卦,说是个机灵人儿,也算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