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哪个角色最让你惊喜?
查看话题 >我的努力,新鲜大碗,物美价廉。
这是14年的剧了,刚出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追着看完。没想到时隔这么久看到它出现在豆瓣电影页还有一股抑制不住的冲动。好剧的力量是跨越时间的,既然隔了这么久还想写,也就随着记忆写写吧。
《未生》虽然是群像剧,主线还是由张克莱这个主人公贯穿起来的。
一个棋院研究生,在26岁时未入国手,被迫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围棋素有“ 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的说法。白话可以这样理解,大部分人是在成年之后开始追梦,张克莱是在成年后被梦想判了死刑,——“你不是这块料,干别的吧。”
于是,社会技能树一路点错,生存能力接近于无的张克莱,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有名的会社,成了空降兵。
路为所有人都开放着,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走那条路。 路不是一开始就有,随着走的人越来越多就会有了。没有人走的话,就不是路了。
世间的悲催从不等人准备,要求高的上司,心眼儿多的同事,并不可靠的背景,再加上什么技能都没有。自带空降属性的张克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前几集的张克莱,是你职场中最不待见的那种人,从不会开口提问,萎缩得像装饰用绿植,还透着一股莫名其妙的自尊,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想把一手烂牌打好,张克莱有自己的口号。
当吴科长问张克莱可以卖给自己什么时,张克莱给了最没有说服力的回答:“我有努力。”吴科长不置一词——竞争如此激烈的公司,努力不过是基本配置而已。
张克莱说:“我的努力,是新鲜的,还没用过的,质和量都不一样。”
路为所有人都开放着,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走那条路。 路不是一开始就有,随着走的人越来越多就会有了。没有人走的话,就不是路了。
我是因为不努力才来到了这个世界,所以我偏于努力做所有事。——张克莱
吴科长以放逐的形式任由张克莱自生自灭,张克莱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但与一般眼高手低的毕业生不同的是,张克莱有的是被围棋磨炼出的忍耐,和十几年棋道的熏陶,用棋谱摆人事,犯错之后反省,悄悄生长。
幸运的是,时机到了,他被冤枉了,替人顶了黑锅。
吴科长不愿意任用一个无能的人,却又不忍他被其他人冤枉,要说张克莱被营业三组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体的,大概就是吴科长借着酒劲儿给张克莱讨公道的时候吧,
“因为你们部门的孩子做错了事,我们部门的孩子受训了啊。”
凭借着鲜生努力留给吴科长的印象,张克莱破了入职的第一关,剖白了自我,卸下了心防——即使被冤枉,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上司也愿意相信自己,为了免除职员的责罚向他人求情。让张克莱相信了团队是可以托付信任的地方。
与张克莱一同进入会社的同期新人,要么熟悉底层工厂运作,要么策划经验丰富,要么履历好看学历高。面对前辈,这些优势也会沦为威胁,或者掣肘。
他们最终都采用了张克莱的方法,先去掉自己的光环,从底层一步步做起。
志得意满要做策划案的张白旗从缩句训练开始练习写报告,从实习期就以内衣产品一鸣惊人的安英怡在上司的偏见下以杂务争取认同,而被打压的韩锡律,在反抗中慢慢陷入困局。
引起顺流的逆流的时候,即刻反应是愚蠢的,对方引起逆流的时候维持我的顺流是从对方的立场上看的话会变成逆流,所以把我的流向无动于衷地坚持的姿势,才是最好的防御手段,也会成为攻击手段。
以不变应对万变,蛰伏积累,等待时机,即使身处逆境,稳住心态,也能找到生路。
危急时刻三思而后行,顺流中有逆流的时候,直接反应是很愚蠢的事情。所以对方引起逆流的时候,维持我的顺流,在别人看来是我在引起逆流。
吴科长与高层决裂,最终自立门户,带着张克莱创立一个小公司,每天勤勤恳恳的跑业务。我觉得这结局不能再完美了。
张克莱在One会社的这段入职经历,像是黄粱一梦,看似美好,却处处潜藏危机。
许多年轻人都以为进入了大公司证明了自己的优秀,实际上大型公司一定要聘请一些高校毕业的人以提高门槛,而聘请的人具体是谁,无足轻重。大企业的升职,掺杂着复杂多变的人事政治。One会社的部长也未必比小公司的职员能力更强。换句话说,是大公司的光环给了职员们错觉,就比如《未生》中,高学历的张白旗。
但是张克莱不一样,他要求的从不是好看的名字,他的要求很低,想被世界接纳,凭精卫填海般的努力找出自己的那条路。吴科长还有些浪漫,在公司政治中仍在寻求内心的公正。
(吴科长)或许是不想成为没有灵魂的工蚁,所以在垂死挣扎。
而不愿妥协的吴科长就是他职场上的《德米安》,与之同行的引路人,他们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创业。便宜大碗的努力,要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实现更多价值。
很少有人以这样的语境描述自己的努力,并不为努力的价值镶金,而是以产出量取胜。毕竟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做任何事,总会有人比你更努力。
无论我多早迎接这清晨,在路上,都会有人在。我以为别人还在梦乡,但无论什么时候,这个世界都比我快一步。——张克莱
但是,如果真的能像张克莱那样,将努力看得不那么高,而是我们贩卖给这个世界的基本商品的话。也许就
说不定,我们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直到死为止,一直开启迎面而来的门。那么成功呢,根据自己给那一时刻赋予什么意义有所不同吧。
所谓职场人,都有新人期的时候。有的人快速成长,学会了如何耐心打磨自己,最终成长为成熟的职业人;有的人拒绝参与,认为现实与自己期望的不符合,便匆忙离开,永远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还有的人,只学到了作态与皮毛,丢失了本心和道德,最终成为了职业流子。
如果说围棋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校园,输赢是可能的吗?作为大局的这个世界,决定我这个个体。为了被安慰,为了被理解,表露自己的人们。
说到最后,职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普通的工薪阶层,借助事业与社会发生联系,实现个人的价值。张克莱的努力,是每一个职人理想中的样子,先把所谓“得失心”放下,关注当下,踏实的努力复盘,即使起点不高,也能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路不只是用来走的,更重要的是行走中向前迈进,而无法让人前进的路不能。虽然路为所有人敞开,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走那条路。我又踏上了一条路,而且,我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