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 没有一种选择,不伴随着巨大代价
荼靡,是two me ,也是to me 。
没有一种选择,不伴随着巨大代价。

如你如我如微尘的郑如微,事业转机之时遇到未来公公突遭车祸,是选择外派上海薪水三倍,从此走上人生赢家的不归路,还是一脚踏入一个未知的屋檐,煎炒烹炸,端屎端尿,从此照顾一家门?
我和朋友一起看的这一集。医院小花园,男女主对着外卖餐盒讨论去上海的问题,一脸憔悴的男主,说,你爱的只是你自己,如果你真的爱我,这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选择题。我们俩面面相觑。
朋友说,这不是郑如微的错,这个时候,不该用感情或道义或别的什么,来绑架对方。
你当然可以说他是说风凉话,我却认为这是一个理智的说法,对,任何时候都不该以感情绑架对方。
否则,付出就变成一种牺牲。而牺牲,是不能换来幸福的。
planB的人生,一再妥协让步,女主的人生终于从一个本可以穿西装套裙红底鞋的smart lady 变成了一个“意外怀孕怎么办”的写实版。
不可惜吗?
当然不,虽然放弃闪着金光的梦想,但收获了真真切切的孩子、和“一屋檐下的恩重如山”(男主爸爸汤伯伯说),对女人而言,有人承认你的付出、牺牲,多么重要啊,那一刻的心理满足,超越对失去的悲伤。
直到,临产前全家人都去顾自杀的妹妹,一个人,一步步,挪去医院;
直到,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日日睡眠不足,孩子五岁了,还和爸妈挤在一张床;稍有差池还要被老公抱怨;
直到,从老公衣兜里掏出酒店发票。
亦舒的小说中,总是电光火石之间,女孩就知道对方不是自己要的人,干净麻利脆的分手走开。如果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在男主说出“那你自己赚,我可养不起这样的老婆”的时候,就该拍拍屁股走。
人生底线啊,跟发际线一样,随着年龄一退再退。

planA呢,赚钱买房开餐厅,成为了想要成为的人,郑如微却还想要一个一起吃晚餐的人,有些人(几乎是所有人)对爱意,总是需索无度。
床上贤者总经理的鸡汤,看起来酷酷的,但是,真的不是凡人所能理解的。

记得有一次邦妮在答“寂寞来了怎么办”的时候说,寂寞好像总是会来的,既然来了,就让寂寞在我身边坐一坐吧。
当我们不再向外寻找答案,我们就可以和那些无法排解的情绪坦然相处了,人生唯一确定的答案,大概就是这些寂寞、不安、忧伤的如影随形吧。
收获了金钱、成就、Prada的郑如微,依然对娶了别人的汤有彦念念不忘。
一点揣测,是不是输和赢,根本不被你穿什么、挣多少钱、过什么样的生活所区分?对于输赢的执念,不过是心中的一个缺口?
最后的结局,是happy ending,你好我好大家好,老公没有出轨,婆婆不再讨厌,planA感动中国,planB团圆美满,但我们都清醒地留在了第五集,那个千疮百孔莫衷一是的困境里。
选事业还是选家庭,郑如微说了,好想在知道答案之后再选择,可是谁都只能在人生的答卷上,慌张地写下唯一的答案。
结果不明,但唯一明确的是,不管选什么,都是千疮百孔,都没有退路。

还有一点不吐不快,为什么有些人那么热衷于自我感动?

想问一问郑小姐,是否真的觉得planB的人生很有意义,很完美?
汤有彦还不是在深夜里和妹妹说:有时候名正言顺的在一起,才是爱情死忙的关键。
然后偷偷摸摸地精神出轨?
有时候你以为你选择了爱情,其实你只是选择了鸡零狗碎的人生。
小时候看新概念作文,记得有这样一篇,内容早就忘光了,却记得有一句,大意是,丈夫每天醒来,最痛苦的就是从妻子破了洞的睡衣中看到肥肉。
当时心里轰然大响,绝不能做那样的庸妇。
年纪渐大明白了,每一个庸妇背后都有一个待她粗糙的丈夫。
我们并不知道一段爱情最终通向哪里。
同样也不知道一个选择最终生出什么结果。
这一场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已知的风险,不要把自己放到危险的境地。
至于最后,是不是一个happy ending,并不重要,毕竟,我们都依然想要穿上Prada,也依然想去爱一个温暖的人。
-
豆友Jojo37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1 21: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