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导演带飞DC,《海王》狂揽全球票房冠军,这个导演到底有何秘诀?

《海王》最近有多火,村里通网的都知道!

比北美早两周公映的DC宇宙全新单人超级英雄电影《海王》,国内上映不到一天,票房就破了亿,首周粗报6.5亿人民币。不仅轻易刷新DC电影的内地首周票房纪录,更是直冲今年票房最佳英雄大片。

其实一开始,《海王》的筹备并不被大家所看好,相比于超人、蝙蝠侠这些大咖在DC宇宙中,他是在是没啥存在感,甚至还经常被嘲为小众英雄,这次却在口碑和票房上为DC打了一次精彩的翻身仗。

身为年底大嗨片,《海王》给足了大嗨片的气场和底气。
混杂了奇幻片、探险片、动作片、魔幻片、爱情片、怪兽片、科幻片、史诗片、漫画、游戏、恶趣味...

有浪漫的童话,有离奇的探险,有凌厉的打斗,有美女,有怪兽,有热血的励志,有大场面的战争,还有一个温情脉脉的结局...
看看这镜头里各种酷炫的特效技术,让很多人深海恐惧症都犯了的精良制作,想必烧了不少钱吧?

不,人家总成本只花了 1.6 亿美金...
所以,看完电影,Raj的话立马被大家抛到了脑后,现在都是:
“DC翻身把歌唱”
“海王可爱,媚拉美艳,妮可仙气飘飘...”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
“温子仁牛批!”

温子仁(James Wan)是谁?说到这肯定有很多小伙伴都比较懵,但是要提起他所拍摄的电影,你一定会大呼,原来是他?

wifi站姿的四位《海王》主创
2000年的小成本之作《电锯惊魂》总共拍了18天,上映后票房大爆,在几乎零成本(120万美元)的情况下,最终收获1.03亿美元的惊人成绩,盈利超过一个亿。


那年,他才27岁
2010年,温子仁凭借《潜伏》归来,以150万成本收回9000万票房,再续小成本逆风翻盘。

这也是温子仁和“御用男主”帕特里克·威尔森(也是《海王》中的反派奥姆)第一次合作,之后两人多次合作。
随后,温子仁的恐怖电影版图越做越大,票房收入也越来越高。
《 潜伏 》:成本 100 万刀,票房 9700 万刀。
《潜伏2》:成本500万刀,收回1.6亿票房。
《 招魂 》:成本 2000 万刀,票房 3.2 亿。
今年新拍的《 修女 》:成本 2000 万,回收了 3 个亿!

如此实力,让温子仁一跃成为好莱坞的卖座摇钱树(被网友戏称为“理财小达人”),口碑爆棚,票房又稳。
2015年,《速度与激情7》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当时导演人选公布的时候,一票人唱衰,觉得靠恐怖片发家的他不太行。
而且众所周知《速度与激情7》的拍摄相当曲折,最大的灾难就是主角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

那段时间温子仁内心也是满满的煎熬,除了要加紧补拍,用保罗两位胞弟以及替身电脑合成。
但比起技术难题,更困难的还是心理折磨。保罗的离去,让熟悉他的摄制团队都心如刀割。
结果,温子仁的这份答卷交得非常漂亮!
《 速度与激情 7 》,成本 2 个亿,票房超过了 15 亿美金,成为该系列目前票房最高,创下了当年国内票房的记录,亦成为有史以来全球票房第七名。一首《See U Again》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速7》的爆红,让温子仁在好莱坞的地位更稳了。

后来,《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联盟》口碑遭遇滑铁卢,DC宇宙动荡开始时,华纳盯上了温子仁。
华纳跟温子仁谈合作,想请他导一部超级英雄片,给了他两个选择:
一个很受欢迎的角色(闪电侠),一个长期被认为不行的,连《明星伙伴》都吐槽过的角色(海王)。
意外(又毫不意外)的是,温子仁偏偏选了那个不容易的选项。
《海王》作为《正义联盟》之后的DC宇宙首部单人电影,被寄予了厚望,但也承继了太多的压力和“注定不好看”的预设偏见。

不过,正如温子仁在采访中说过:
“我从不介意成为不被看好的那个人。海王也一直是那个不被看好的人,我会将这个叙事模式继续下去。”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197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他妈妈说闽南话,爸爸说客家话。7岁时,温子仁全家迁到澳大利亚。


身为福建人的后代,温子仁本人非常热爱中国,上大学时还学了一个神奇的专业——中国民族划分。
在一次粉丝见面会上,温子仁还开心地向粉丝们喊出:“I’m Chinese!”
这位在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华裔导演,也是至今好莱坞屈指可数的黄种人。


14那年,爸爸的去世击碎了温子仁原本平静的生活。年幼的他受了很大的打击,也是打那会儿,他开始爱上恐怖片,爱上了电影。

大学他报考了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电影专业,怎么样去澳洲留学的同学有没有很心动,鸭酱还特地给你们查了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入学要求。快来看下自己有没有get吧!
★ 入学要求
本科:IELTS6.5(单项不低于6.0)。
硕士:IELTS6.5(单项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