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顺应天赋成长第三篇: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包括体罚、语言暴力、关黑屋子、面壁思过等。惩罚表面上看起来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孩子可能因为害怕而变得乖巧和配合,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惩罚甚至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情绪,一是在受罚时仇恨家长,想着报复,这也是现在社会上有杀害家长的孩子存在的原因。二是,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差劲,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自我评价低,自尊水平低。惩罚剥夺了孩子犯错后反省自己的机会,而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增长经验和知识。
代替惩罚的技巧:
1、请孩子帮忙
孩子在超市乱跑,可以说请帮我拿几个苹果来。这样孩子也能有存在感,价值感。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不能攻击人格)
“我的衣服被丢在地上,踩脏了,我很生气”。一般孩子这时候都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3、表明期望
“我希望这些玩具玩完了之后能归位。”
4、告诉孩子怎样弥补失误
“现在需要用粉刷把墙上的脏手印刷掉”,要求与孩子一起解决,当然,孩子也很乐于参与其中,挽回错误。
5、提供选择
“要么看十分钟自己关掉手机,要么我来关”
解决这类问题的五个步骤: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3、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案
4、把所有方法都写下来,头脑风暴法,不带任何评论
5、挑出能接受的方案,并付出行动。
要记住,犯错是每个人都会的,孩子犯的错越多,能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何况,孩子犯错的成本并不高,可能仅仅是让你累点而已,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包容你的孩子吧,别让孩子在犯错后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你,想想孩子惊恐的眼神,是不是让你很心痛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