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水迢迢》的几点看法
一、对人物塑造的肯定: 有些人,一生孤苦短暂,像萧无瑕那样的处境,却没有丧失真善纯,没有看恶人世情,不怒命运,生而有担当,不避险阻、忍辱负重,是不可多得、极其珍贵、惹人怜惜的。这种美化的人格,存在于书中,说书人的臆想世界中,但此书中的设定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遇到过尝到过亲人的爱护,就给继续坚持对真善美的信仰提供了可能。
他在爱情面前的自卑退却缘于对自身的排斥,知情人会敬他重他,然大部分误解他的世人则以其污垢满身、罪孽深重而鄙他讥他,免不了因此他自己看轻了自己。他不敢肖想自己的未来,因为他早就舍弃了自己的所有;他不敢给小慈期望,他怕把她也拖入地狱。为了兴复民族,他似乎最终也没刻意强求过平凡的幸福。

他对谢澈的恨确是扭曲而令人叹息的,不作揣测与深究又觉得不完整。毕竟十余年的生活和感情,绝不可能只有单纯的恨,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其占比很可能超越了小慈带给他的温暖。所以才会一直说自己是处在黑暗里的人吧。这是他的执,黑暗面的执,如果能找方外人士化解,也许就不会是如此结局。本来有可能让崔亮探知他服用火丹而衰败的身体,子明为了小慈的幸福必会竭尽全力说服开解,或许可以不重蹈阿柳那样的……可终究
他几近一生都顾全大局,仅有的冲动鲁莽还是为了亲仇。亲仇得报后,亲友心疼多次劝归,他仍选择再次入那虎穴,尽管只是为了族人几十年的太平。之后身份暴露、生命岌岌可危之时,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怎样才能不让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直到最终命悬一线,也毫不犹豫舍身赴死。何其的悲壮!

他为出生即有的使命而活得沉重屈辱,却至始至终都心甘情愿。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无疑,像他这样人的命运就是注定的,收与受是为一体,实在悲苦又重大。相比于书中其他人杰如裴琰、崔亮,要复杂些。作为读者心疼的因素在里面,多希望“煌煌其羽”的他真能涅磐重生。可他真好似落凤滩传说里的凤凰一样,再也没有回来。

二、对必然结局的承受: 较少金手指成分的小说的优点就在于能帮读者认清现实。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和大悲大恸的年轻读者,可能更多地会强求he。但从行文的逻辑和伏笔来说,妥妥贴贴be才是这个故事的归宿。任凭主观意愿多强,也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历史发展的潮流。未尽事、未了愿,种种不完美与不成全才能构成第一性物质世界。就算心里面拒绝得要命,难受得想😭,还是不得不承认这种结局所起到的升华作用。
“思美人兮纵然九死无悔意 我心惜古人不及 江可竭山可移 唯志节不离弃 宁求上下无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