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内心的歌谣》:穿越生命的歌声——聆听罗大佑及其他(一)
#编者按#李广平,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歌词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秘书长。曾获得“1996年中国流行歌坛杰出音乐人成就奖”“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华语乐坛特别贡献奖”“亚洲音乐节中国原创歌曲奖”等专业奖项。代表作品:《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相信远方》《101个祝福》等。
广平老师的文字是城市里罕见的泉水,日以继夜,清澈甘冽,是源自对人性的至高赞美,始于治渴,止于同情,心怀敬畏和怜悯,犹如巴赫的音乐。——词曲作家、歌手、诗人何力
广平老师一直是我很喜欢的音乐制作人,他的《你在他乡还好吗》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词作品,所以这次在公众号上,参与进行李广平老师新书的连载,简直是三生有幸。

以下内容节选自李广平老师的新书《抵达内心的歌谣》:穿越生命的歌声——聆听罗大佑及其他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 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 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 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格言像玩具风筝 在风里飘来飘去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 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许会想起 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一一《未来的主人翁》
1983年,我19岁,我听到了第一首罗大佑的歌曲一一《未来的主人翁》,我是在被窝里听到的,我记得非常清晰。
那时候我喜欢听收音机到了痴迷的地步:我用收音机听小说、听歌曲、听新闻,听台湾的广播是战战兢兢偷偷摸摸的。
我生活在粤北一个非常偏僻的小镇上,暑假回家,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看书累了以后听收音机。
我记得当时听得比较多的台湾广播主要是喜欢里面播的歌曲和主持人那软绵绵的普通话。
有一天晚上在被窝里听“中广”的节目(“中广”应该叫什么全称,我一直没有搞懂),那天晚上我突然听到的一首歌叫《未来的主人翁》,这首歌给我非常大的震憾。
当时就像冬天里迎头浇了一盆冷水一样,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为什么呢?因为这首歌是罗大佑第二个专辑里的主打歌。
之前我已经听过台湾校园歌曲专辑《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了,所以我当时就觉得《未来的主人翁》无论是词还是曲在当时的校园歌曲里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还有人这样子写歌这样子唱歌?”我被震撼了!这首长达7分30秒的歌曲,在“飘来飘去”中结束,我记得非常清晰的是我当时听那句“飘来飘去,就这样飘来飘去”,飘得我的心一直在发颤,这首歌曲的歌词据说后来收入了大学语文的教材里。

这是一首非常有历史预见性的歌曲,它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深刻而有前瞻性的,是罗大佑最优秀的歌词之一。
我觉得这首歌奠定了罗大佑作为黑色斗士的形象:左手拿着吉他,右手拿着一把手术刀,吉他代表了音乐和美感,手术刀代表了力量和深度。
他对社会的批判就像个医生给病人做手术一样有力度、有责任心与使命感,而且富于美感,一步到位,唱出了很多人内心的一种渴望。

特别是那几句: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20年以后的今天再听这首歌,罗大佑的预想简直就是有点神准,怎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遍地都是电脑儿童,一些小孩从七八岁就开始玩电脑游戏,然后上网,在网上展开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女儿今年11岁,她天天想着在电脑上玩游戏、搜索有关《哈利·波特》的演员的文字资料和视频采访。
所以我觉得罗大佑这首歌当时对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自从我听了《未来的主人翁》,我就深深地把罗大佑这个名字记在脑海里。
当时还有一首给我印象深刻的歌曲,就是侯德健先生的《归去来兮),那也是一个早熟的天才的声音,那旋律、那歌词,我听一遍就记在了心底,苍凉、沉郁、无奈、挥之不去在心里久久盘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