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手机成瘾」了吗?

尽管「手机成瘾」这一词条目前尚未被列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唯一被列入DSM-5的行为成瘾是赌博成瘾,而其他成瘾可能需要被归为冲动行为,即对自己的控制力较弱(注:这里控制力较弱并不是指行为主体主动不想去自制,而是存在某些因素阻碍了他自制)
但手机使用确实已经失控, 表现为:
在危险或禁止情境中使用手机;
有社交或家庭冲突;
对生活中一些活动的兴趣丧失;
对手机滥用造成的负性后果视而不见;
自控困难;
失眠或睡眠困扰时会去频繁查看手机;
越来越难获得满足感或放松感;
过于急切的想回复信息;
在无法触碰手机时会感到暴躁不安
注:DeSola等人(2016)界定的「手机成瘾」的症状
「手机成瘾」者们玩手机时看起来十分专注和享受,但事实上却恰好截然相反。
DeSola等人综述了近年对「手机成瘾」的研究发现,「手机成瘾」者的睡眠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会感受到诸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些调查研究结果的发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成瘾患者们的学业工作表现不佳做一些“开脱”——并不是单纯由于玩手机而时间投入不够,他们自身似乎也对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察觉和压力,只是无法靠自己去解决。
早年有一项研究对1649名美国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会每天花费97分钟发短信,118分钟浏览网页,41分钟逛脸书,49分钟处理邮件,51分钟通话。学生们在和手机互动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的GPA(学业成绩)越差。
在生活中,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对人们的工作表现、和家人朋友同学领导的人际关系有负面影响。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难呢?
对依恋类型、人格特质与手机成瘾行为的关联进行研究发现,情感稳定性越低,越注重物质满足,越因为害怕被拒绝等因素回避与他人交往,手机成瘾越会找上门来。外向者中粗心马虎者和内向者中自恋者也会受到手机成瘾的青睐。

虽然「手机成瘾」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和诊断,但过度使用手机这一行为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估自己当下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DeSola Gutiérrez, José, Rodríguez de Fonseca, Fernando, Rubio G . Cell-Phone Addiction: A Review[J]. Front Psychiatry, 2016, 7(6):175.
[2] Ghasempour A , Mahmoodi-Aghdam M . The Role of Depression and Attachment Styles in Predicting Students' Addiction to Cell Phones[J]. Addiction & Health, 2015, 7(3-4):192.
[3] Roberts J A , Pullig C , Manolis C . I need my smartphone: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cell-phone addiction[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79: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