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学剑意不平
春节前后读朱天文《黄金盟誓之书》,渐渐读不下去,直到写到胡兰成的一首诗,“学书学剑意不平,未知成败只今身”,后面的诗句不用去管,朱天文说这一句,化解了她彼时多时的块垒——或许也未必能解,只是突然发现自己敬服的一个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弱点、有短处,不再是金身菩萨,那种突然的亲近感与惺惺相惜之感,如此温暖,如此亲近,如此强大,好像一下子满足起来、自信起来、理直气壮起来,从此不再孤单,前途必有人接引。便拿来作MSN的签名档,和着些不平之气,也实在喜欢这句诗。
年年春节都是难熬的关卡,最初当然是喜庆,一家子团圆,其乐融融,说了两三年去天津的计划终于实现、也勉为其难得陪父母去了些并不想去的地方,一个月吧,再之后实在不能忍受虽是至亲之人在逼仄空间的互相侵犯,领土权属意识的实体侵犯。有时也想,怎么连至亲之人都不愿接受,难道仅仅因为居住环境的有限。父亲照常最多只住一个月,母亲最少三个月,一个月后接着是无缘由的生气、冷战,常常恼她同一个问题询问好几遍,恼她听风是雨没有一点自己的判断,恼她什么也不懂却拒绝任何新的知识……她大概也知道些我的反应,有时也直接埋怨我,或借外人一解胸臆,可她大概永远也无法了解我对空间的极端维护意识,仿如狩猎时代的远古人类,分割领土,占地为王,任谁闯进,力有不逮也必一较高下。原始母系社会的绵延,母亲以为自己能为外出狩猎的亲人准备衣食,便是做到了所有能做之事,心安理得之时可知狩猎之人习惯的疆野如何是今天无处可逃的樊笼;或者,面对同样的樊笼,她已习惯与适应,而那个外出狩猎的古人,如此僵化与执著,如何也不能适应。
送走父亲,被单位派出培训小半年,原以为上好机会,可以写论文、看图书,做自己喜欢的事;也着实做了些事,论文写到两万字、专业书看了一些,又可以逃避逼仄的生活空间,只是不愿停歇的电话,不愿按时休息的室友,或者那个不能适应的古人,必须体会任时间流逝狩猎不到任何猎物的挫败感——先是精力旺盛的藏族室友,午夜仍不休息又早早起床跑步,伴随无孔不入的香烟味道,常常不能入睡;搁置小半年的学业在同学们一致努力下终于迫使学校推动到达论文写作阶段,只是无端浪费半年的时间,想想便觉太过可惜;随后写了两万字的论文在导师几分钟翻阅之下,被批评思路不对,推倒重来……太多不平之气。
好歹那个不能适应这么多变化的猎人,在两个月之后,终于始牵头绪,重头再来。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思路,是自己对自己的妥协吧,为了免于饿死的蹇途。想起苏童早期的一个短篇作品《一个朋友在路上》,那个力钧,才是勇敢无畏的远古猎人,自己,不过投机分子尔。
提笔之时,室外晚归的同学们发着酒疯在胡言乱语,我们这个平均年龄都已超过35岁的小团体,竟还有着如此放浪形骸的举动,难道真还有人需要依赖行动的自由来托付精神的自由?
那个远古时代从狩猎群体逃逸的孤单古人,在夤夜的夜空之下回了回首,叹了口气,整理衣裳、包扎伤口,义无反顾地前行。
(04/27/10、05/04/10)
年年春节都是难熬的关卡,最初当然是喜庆,一家子团圆,其乐融融,说了两三年去天津的计划终于实现、也勉为其难得陪父母去了些并不想去的地方,一个月吧,再之后实在不能忍受虽是至亲之人在逼仄空间的互相侵犯,领土权属意识的实体侵犯。有时也想,怎么连至亲之人都不愿接受,难道仅仅因为居住环境的有限。父亲照常最多只住一个月,母亲最少三个月,一个月后接着是无缘由的生气、冷战,常常恼她同一个问题询问好几遍,恼她听风是雨没有一点自己的判断,恼她什么也不懂却拒绝任何新的知识……她大概也知道些我的反应,有时也直接埋怨我,或借外人一解胸臆,可她大概永远也无法了解我对空间的极端维护意识,仿如狩猎时代的远古人类,分割领土,占地为王,任谁闯进,力有不逮也必一较高下。原始母系社会的绵延,母亲以为自己能为外出狩猎的亲人准备衣食,便是做到了所有能做之事,心安理得之时可知狩猎之人习惯的疆野如何是今天无处可逃的樊笼;或者,面对同样的樊笼,她已习惯与适应,而那个外出狩猎的古人,如此僵化与执著,如何也不能适应。
送走父亲,被单位派出培训小半年,原以为上好机会,可以写论文、看图书,做自己喜欢的事;也着实做了些事,论文写到两万字、专业书看了一些,又可以逃避逼仄的生活空间,只是不愿停歇的电话,不愿按时休息的室友,或者那个不能适应的古人,必须体会任时间流逝狩猎不到任何猎物的挫败感——先是精力旺盛的藏族室友,午夜仍不休息又早早起床跑步,伴随无孔不入的香烟味道,常常不能入睡;搁置小半年的学业在同学们一致努力下终于迫使学校推动到达论文写作阶段,只是无端浪费半年的时间,想想便觉太过可惜;随后写了两万字的论文在导师几分钟翻阅之下,被批评思路不对,推倒重来……太多不平之气。
好歹那个不能适应这么多变化的猎人,在两个月之后,终于始牵头绪,重头再来。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思路,是自己对自己的妥协吧,为了免于饿死的蹇途。想起苏童早期的一个短篇作品《一个朋友在路上》,那个力钧,才是勇敢无畏的远古猎人,自己,不过投机分子尔。
提笔之时,室外晚归的同学们发着酒疯在胡言乱语,我们这个平均年龄都已超过35岁的小团体,竟还有着如此放浪形骸的举动,难道真还有人需要依赖行动的自由来托付精神的自由?
那个远古时代从狩猎群体逃逸的孤单古人,在夤夜的夜空之下回了回首,叹了口气,整理衣裳、包扎伤口,义无反顾地前行。
(04/27/10、05/04/1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