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张爱玲卑微我可能会打人
稍微了解一下张爱玲的身世背景,大概就能理解她为什么会爱胡兰成。
一个落魄豪门的大小姐,没有享受过任何家族余荫。亲妈忙着和姑姑搅拉做新时代女性,早早就脱离家庭,对一双儿女也没有关怀和感情。亲爹则是吸大烟养姨太太的标准满清遗少,日常与女儿的沟通就是开揍,揍完还关起来,发高烧也不请医生。
惨不惨?最惨的是,亲妈明明是个大美人,美貌基因却与张爱玲擦肩而过,尽数遗传给了她娇弱无用、终生活在姐姐盛名阴影之下的弟弟。这对天生爱美,且极有审美追求的张爱玲来说得是个多大的打击。
网传杨绛曾在给钟叔河的信里吐槽张爱玲,说她一脸青春痘。这个事儿相当匪夷所思。钟叔河与杨绛开始通信都是1999年的事了,彼时张爱玲已去世,而距离她在上海出尽风头的40年代,也过去了半个世纪,杨绛至于耿耿于怀这么久吗?08年时曾经采访过一次钟叔河老先生,可惜当年还没听过这个传闻,要不然一定得亲自求证一下了。
不管青春痘这个事儿是真是假,就算带着粉丝滤镜来看,张爱玲肯定不算美人,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不过胡兰成也不是帅哥呀,个子不高,可能还有点黑,老了面相还好一点,年轻时简直称得上贼眉鼠眼——网上很多说他是帅哥的帖子,用的都是钱钟书年轻时的照片啊。
除了长得不行,胡兰成的家世也很一般,在遇见张爱玲之前还有婚史有孩子。论才华,胡兰成那种矫揉造作堆砌辞藻的文风,跟张爱玲显然也不是一个层次。胡兰成之于张爱玲,从外到内,从物质到精神,都算是高攀。
但胡兰成的优势在于他情史丰富,对付女人的手段极高。女人都是这样,嘴上说着说颜控,但真要恋爱,有一个能有话聊能逗自己笑的人,就忘记看脸这回事儿了。看过《今生今世》的人,大概知道胡兰成的撩妹手段——帅哥恰好是不需要研习这一套的,天生丽质如汪精卫,自动就有女人来倒追,只有像胡兰成这样满肚子风花雪月相貌平平的男子,才有十八般手段去细细哄一个孤僻的、安全感极度匮乏的女作家。相比之下,傅雷那种爱你就要骂你引起你的注意的方式,真是太傻雕了。
童年及青少年都在动荡不安中度过,从未得到过情感关怀的张爱玲,爱上一个很会甜言蜜语且十分懂得女性心理的恋爱大师,也在情理之中了。
很多人(包括马思纯老师)都说张爱玲爱得卑微。因为她一再容忍胡兰成的风流故事,甚至倒贴稿费去养自己的丈夫和他的情人,还有她在《小团圆》里亲笔写下的铁证:“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后来她给胡兰成写绝别信,告诉他“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却终究愤愤不平,忍不住加上一句:“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有了这一句,前面的那句就算不得数了。明明还是喜欢嘛,不过因为不甘你的不喜欢,所以我也只好不喜欢。
太卑微了,简直卑微到尘埃里。但是,在爱情中分高低,真是太低级了。
张爱玲自然有她自卑的那一面,但在她和胡兰成的关系里,她显然是更强势的那一个。一个男人,不喜欢了不敢当面提分手,临别还收人家一大笔分手费,老年还得靠前妻的名气来炒作出书,可以说是毫无尊严了。站在小情小爱的格局里看问题,难免只看到片刻的卑微。
感情经历少,并不代表张爱玲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她的写作天赋很大部分也归功于她对人性和世情敏锐的观察力。在认识胡兰成之前,张爱玲就已经写了《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躺在病床上思索自己的将来:是留下来当梁太太的摇钱树,还是离开这里当一个全新的人?也思索她和乔琪乔的关系,“乔琪一天不爱她,她一天在他的势力下。”
她难道不知道胡兰成是个虚浮的庸俗之辈?她也知道呀,可是喜欢一个人,常常不是喜欢那个人本身,而是喜欢上了自己的情感投射。也许胡兰成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但在某一刻,某一段时间里,他一定是合格的情人。
在写作者的世界里,情人的义务,是送来糖,也不忘附上砒霜。
19岁的张爱玲在香港上大学,碰上战乱,日军围城。因这一段经历,有了《倾城之恋》,后来又有了《小团圆》。不过都没有她在《烬余录》里写得详尽又直白。
国难之下,她和港大的同学们依然在关心该去哪里吃冰激凌、看电影、买丝袜……甚至为不用考试而高兴。战争阴霾下的沉重当然也是有的,不过在那群普通年轻人的心中,这样的沉重只是片刻。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那只是个沉闷的过渡期。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这位天才少女早早就将自己都看透了,说起来也挺没劲的。
就像石田彻也说的那样,尽知悲伤的人朝着无意义前进。但反过来说,尽知了所有无意义,却还有薄冰抱夜走向你的决心,才是真正的勇敢吧。
勇敢是个好词。愿你也能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