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要保持高尚的心志,培养超俗的见地,痛苦和失败也是必要的,正像一艘船,必须要有压舱货一般,否则,船就成了风的玩具,很容易倾覆。 痛苦是天才灵感的泉源。假如在生活中处处都能随心所欲,过得舒坦,莎士比亚、歌德的诗剧又怎么会诞生?柏拉图还会有哲学思想、康德还会有《纯粹理性批判》传世吗?
其次,纵使欲望得到满足,满足感也无法长久维持,其结果不是产生新的欲望而带来新的痛苦,就是造成厌烦感。所以,人生永远在痛苦和厌烦之间徘徊,所谓快乐只是暂时现象,只是痛苦的间歇:因此,快乐是消极意义上的。如何解脱人生的痛苦呢?叔本华提出两种解脱之道:一为暂时的解脱,一为永久的解脱。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可以达到忘我之境,忘我就能摆脱意志的束缚。但艺术的忘我之境,只是暂时的,人最终还是要再回到现实世界来;一旦回到现实世界,又为意志所束缚。因此唯有彻底否定意志,才是永久的解脱之道。 自觉的智慧能使我们获得这种解脱力量,因为智慧能了解意志的本质和结果,也能奋力挣脱意志的束缚。从根本上说,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寂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家以无上智慧,照破邪魔的障幕,窥见万法皆空,破我法二执,达到究竟涅槃,与叔本华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欲望无法完全满足,产生欲望的生命却终归要幻灭,这种人生悲剧迟早会来临。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