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小记
时间永远向前,记忆慢慢褪色,用文字记录下这一秒的一点感受,谨以此纪念所挥霍掉的时间。
12/17/2018
《万物理论》

#天才 天才们身上实在有太多值得嫉妒的地方,以致于我们这些平凡人们在面对真正的天才时,更多表露出的是敬畏和佩服。
#身有残疾这件事有多么难以面对 片子里所表现出的Steven面对疾病的态度,有三处最让我有感触。
一是医生向Steven说明他的病情,此处用到心理蒙太奇的技法向观众展示了Steven在第一次听到自己病情时内心的震惊。画面用Steven的主观视角呈现,广角镜头使画面边缘发生扭曲,影片色调在现实生活色调的基础上调高了对比度和锐度,同时用虚焦重影的手法呈现。在声音处理上,没有使用任何的音乐,把医生说话的声音做了回声处理,加入心理声音。以上手法的叠加使这一个镜头呈现出超现实的效果,表现出此时Steven的难以置信。
二是Steven在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后与朋友一同在他和简的家中聚餐,此处仍旧使用了心理蒙太奇的技法,用一连串主观镜头表达Steven内心的孤寂与挫败。跟之前的一个长镜头不同的是,这里使用到一组拍摄动作细节的镜头与一个拍摄场景的长镜头组合。在Steven用了很大力气却舀不起碗中的一勺汤后,用一连串他视角的小景深的特写镜头展现出桌上的其他人沉浸在聚餐中的状态,Steven主动离桌,回到为他特制的楼梯间一步步艰难地爬上楼梯,从他的视角拍摄,用一个长镜头展现他在所看到的聚餐场景,他与朋友们和简之间渐渐出现了一些无法跨越的隔离。又用一个仰拍的主观镜头展现了儿子看向父亲时好奇又陌生的眼神,楼梯扶手隔开了Steven与朋友们,而楼梯顶的栅栏隔开了Steven与孩子,Steven内心的孤寂与挫败在此刻展露无遗。
三是影片结尾时Steven在公开演讲时看到一只掉在地上的笔时的反应,仍然使用了心理蒙太奇技法,在使用主观镜头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叠加对Steven内心感受的外化呈现,相比其他两个段落更加直观地向观众展现了此时Steven的内心感受。在想象镜头之前,提出了“您有什么实用的处事哲学吗?”的问题。在这一段想象镜头中,画面中的Steven想象自己能够重新站起来,恢复健康,拾起那支笔。拍摄时用强光使画面呈现过度曝光的状态,整个画面都笼罩在一股梦幻的光晕之中,所有的人声完全消失,只有缓缓响起的轻音乐声音伴着Steven的脚步缓缓流淌,时间停滞在此刻。女孩儿的一笑把Steven从想象中拉回现实,一个特写镜头展现出Steven此时的面部表情,由无奈转为受伤,他缓缓地垂下眼睛低下头说出“人类潜力是没有边界的,我们都是一种不同的,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你总会有自己的方式发光”。此时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分别拍摄现场观众的表情、Steven老师的表情、Steven挚友的表情和Steven的表情,随着Steven的话语,全场观众和他一同露出笑容,起立鼓掌。这一刻,Steven心怀遗憾但也已经释然。
这世界存在上帝,在赋予Steven天才的同时收回了他的健康;这世界同时也不存在上帝,被医生判断仅余下两年生命的Steven在79岁仍然在继续探索着宇宙的边界。很幸运,世界上拥有了Steven这位天才,很遗憾,这位举世无双的天才却身患不治之症,可生命的继续绝不止依靠运气,还有努力与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