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和胃不会骗人

建国西路上有家名叫小桃园的面馆,别具特色,每到饭点人满为患。
店面不大,约莫30平米左右,店家已经营业超过20年,老食客恋恋不忘,新食客纷至沓来。
各种面食,鲍鱼面,大肉面,辣肉面,大排面,青菜面,素鸡面,素浇面,面面俱到,面面可口。
他家的面格外不同,无论食材还是做法。我在他家吃的最多的是辣肉面,辣肉用瘦肉末加红辣椒末炒制而成,甜而不腻,嚼劲十足,红红的辣椒和瘦肉混在一起,让人食欲大开,吃到嘴里却也并不辣。
与面一起拌着吃更有味,有时会加一盘素浇,素浇用香菇、木耳、油面筋等几种食材混合制成,也是可口宜人。
以前住在附近,几乎每周都要吃几次,后来只要有空还是经常去。去之前是一种期待,吃完面后,强烈地满足感油然而生,味蕾与胃的双重满足。
我和朋友最近这半年经常去,几乎每个月都会约上去一次。如果隔段时间没去吃上一碗,总感觉心里惦记着,少了点什么。
我们是这家面馆的忠实消费者,不为别的,只因这面确实好吃。
像我们一样的消费者很多,周边的许多居民都是常客,附近的上班族们也时常成群结队过来,只是小店仅有八张桌子,经常不够坐,去晚了就要等位子。
一家毫无特色的面馆恐怕难以做20年,征服不了食客的味蕾恐怕也难以获得回头客。
好吃再来,不好吃自然不会有第二次。好吃不是再来的问题,只要好吃会一直来。
看看我们周围的餐馆,有的短时间内就倒闭了,而有的则生意兴隆,虽然倒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持续亏损是肯定的。为什么亏损,因为没有食客来消费,根本原因是做的不好吃,无法吸引消费者二次三次消费。如果一家店只有新客没有老客,这家店早晚关门。留不住老客,自然无法吸引新客。
把菜做的好吃点,有特色一点,价格优惠点,怎么会留不住客户呢?当你自己都觉得难吃的时候,又怎么让消费者认可?
通常情况下,生意好的餐馆出品的食物往往要优于那些生意差的餐馆。消费者不是傻子,味蕾最灵敏,知道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什么性价比高,什么性价比低,你征服了消费者的味蕾,你也就有了永续经营下去的能力,否则只有倒闭的份儿。
那些菜难吃,环境一般,价格又贵的餐厅,你觉得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去消费,消费者也是往人多的地方。菜做的好吃,才有好口碑,有了好口碑就不愁没有熟客。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
消费者是最明智的,他们听命于味蕾和胃,只要东西好吃,环境是次要问题,价格可以商量。
今年夏天的某天,我在漕宝路一家连锁面馆吃了一碗价格不便宜的面,店面装修的很有特色,书籍堆成书墙分隔开每一个区域,书香气十足。
店内旌旗招展,远期目标都打了出来,2020年要开1万家,这口号还真是霸气。
面端上来,吃起来倒是一般,不难吃但也说不上多好吃。此时我对这家面馆的印象还行,但半小时后,胃却不舒服起来,让人想恶心的感觉涌上来。
回家后喝了点茶才渐渐退去,而那家面馆从此也进入了我的黑名单,我可不想再去花钱遭罪受。一次就够了。
口号喊得再响,再大,如果一碗面都做不好,那只能说是自欺欺人了。
对于餐饮品牌来讲,新客户只会给你一次机会。而对于老客户来说,一次糟糕的体验也足以毁掉之前留下的美好印象。
海底捞是很多人吃火锅的首选,去过三次之后,我却不想再去消费了。
2016年年初,我们三人去吃过一次,吃过之后,无一例外都拉肚子,连续两天肚子不舒服。这也是一次花钱遭罪受的经历,从此对海底捞再无兴趣。
外出吃饭追求的是身体和心理的满足感,钱花了却让身体遭了罪,这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哪天面馆做的面不好吃了,我的胃会替我做出决定。

看世界,看本质
章辞品牌
战略规划、顶层设计、营销推广、活动策划
logo、VI、命名、广告语、软文、公号运营
交流微信:xflzw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