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之家讲座有感
其实是冲着超级节能环保的设计去的。但是最后这方面的东西几乎是一笔带过。
只是说汉堡规划局最后选定这个方案是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角度(生态,科技,经济三方面),因此从汉堡当地选择了被动屋到上海,除了自己本身不耗能还能供能,常年保持25°,不使用任何空调,靠的是建筑本身的材料和工艺。能量来源主要是地下能量和太阳能和人本身的能量以及电器的热能。
提问阶段,我都拿到了话筒,打算最后问,结果前面的人替我问了有关造价问题。这个馆也就3600多平米,造价1个亿。乖乖。要推广真的很难。这个馆可以永久保存下去倒是好事。
回头再来说说单凡老师带来的其他两个方案。
和单老师一样,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方案,即水晶宫方案。第一个是根据原来提供的一个老厂房改建,最后说是老厂房不同意借用,自然方案流产。
这里重点说下水晶宫方案。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人文和文化气息是最浓的。
建筑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四方水晶盒,玻璃外墙外都是瀑布水幕,内无具体事物,只是每个楼层各一个黑白无声电影:
1,走路也睡觉的黑人。黑人走在路上一路睡过去,在电梯上头靠着前面男人的背,在地铁里头靠在邻座的女人的肩膀。。。寓意是汉堡是个宽容的开放性的城市。
2,恋爱中的小伙。通过小伙如何买花送恋人这个过程,先自己去花园摘花,然后根据鲜花边上的价格自己放钱在一个箩筐里,显示汉堡是个高度自律和诚信的城市。
3,着急的残疾人。通过一个急于去办事的残疾人,显示汉堡为残疾人做出的许多优质服务。
4,长寿的老人。通过老人的一系列活动,显示汉堡的出色福利。
四个故事显示了一个多元化,开放,宽容的国际化城市。但是最后被枪毙了。
我私自推测是因为汉堡政府认为推广被动屋的经济价值更大,因为这牵涉到德国的先进科技,对未来的发展及其有利。
而整个方案的最后成型过程,也显示了各国设计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不断妥协和沟通。
先是展会的LOGO就设计了那么多还都不被通过。最后连设计者都说,不知道最后通过是否是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不过通过了解整个过程,发觉整个LOGO的创意的确很有意思。
来源于四个方面,先是艺术家MC.ESCHER的魔幻图案,其次是中国结,再次是中国苏州园林,最后是明清家具。
图案说完说建筑。建筑外墙是德国特有的红砖,据说由于制砖手法不一样,不仅没有污染,也不会损坏。而里面那颗树,说实话,无甚功能。纯粹是为了平衡整个房子的严谨四方结构。在我看来是有点牵强的。如果种颗活的树,那就牛了。那真的成了阿凡达里的生命之树了。
而德国人的严谨也体现在翻工上。据说其他馆都已经完成,而汉堡馆还在返工。是为了密封性。当时检测是通过烟雾来判定的。就是里面灌上烟,结果全跑出来了。
我想去整个馆最好是大热天时,最能感觉其先进和环保性。我真的很好奇,在上海的酷暑里,它真能做到恒温25°吗?
一些图具体看照片。
只是说汉堡规划局最后选定这个方案是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角度(生态,科技,经济三方面),因此从汉堡当地选择了被动屋到上海,除了自己本身不耗能还能供能,常年保持25°,不使用任何空调,靠的是建筑本身的材料和工艺。能量来源主要是地下能量和太阳能和人本身的能量以及电器的热能。
提问阶段,我都拿到了话筒,打算最后问,结果前面的人替我问了有关造价问题。这个馆也就3600多平米,造价1个亿。乖乖。要推广真的很难。这个馆可以永久保存下去倒是好事。
回头再来说说单凡老师带来的其他两个方案。
和单老师一样,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方案,即水晶宫方案。第一个是根据原来提供的一个老厂房改建,最后说是老厂房不同意借用,自然方案流产。
这里重点说下水晶宫方案。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人文和文化气息是最浓的。
建筑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四方水晶盒,玻璃外墙外都是瀑布水幕,内无具体事物,只是每个楼层各一个黑白无声电影:
1,走路也睡觉的黑人。黑人走在路上一路睡过去,在电梯上头靠着前面男人的背,在地铁里头靠在邻座的女人的肩膀。。。寓意是汉堡是个宽容的开放性的城市。
2,恋爱中的小伙。通过小伙如何买花送恋人这个过程,先自己去花园摘花,然后根据鲜花边上的价格自己放钱在一个箩筐里,显示汉堡是个高度自律和诚信的城市。
3,着急的残疾人。通过一个急于去办事的残疾人,显示汉堡为残疾人做出的许多优质服务。
4,长寿的老人。通过老人的一系列活动,显示汉堡的出色福利。
四个故事显示了一个多元化,开放,宽容的国际化城市。但是最后被枪毙了。
我私自推测是因为汉堡政府认为推广被动屋的经济价值更大,因为这牵涉到德国的先进科技,对未来的发展及其有利。
而整个方案的最后成型过程,也显示了各国设计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不断妥协和沟通。
先是展会的LOGO就设计了那么多还都不被通过。最后连设计者都说,不知道最后通过是否是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不过通过了解整个过程,发觉整个LOGO的创意的确很有意思。
来源于四个方面,先是艺术家MC.ESCHER的魔幻图案,其次是中国结,再次是中国苏州园林,最后是明清家具。
图案说完说建筑。建筑外墙是德国特有的红砖,据说由于制砖手法不一样,不仅没有污染,也不会损坏。而里面那颗树,说实话,无甚功能。纯粹是为了平衡整个房子的严谨四方结构。在我看来是有点牵强的。如果种颗活的树,那就牛了。那真的成了阿凡达里的生命之树了。
而德国人的严谨也体现在翻工上。据说其他馆都已经完成,而汉堡馆还在返工。是为了密封性。当时检测是通过烟雾来判定的。就是里面灌上烟,结果全跑出来了。
我想去整个馆最好是大热天时,最能感觉其先进和环保性。我真的很好奇,在上海的酷暑里,它真能做到恒温25°吗?
一些图具体看照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