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梅花 (祝王安石生日快乐)
“您就是叶致远先生。” “正是。” “近来我在收集熙丰间名公的轶事,准备编一部集子。您能给我说说荆公吗?听闻您是荆公晚年常伴左右的晚辈。” 叶涛一边翻着方勺拿来的稿本,一边说:“好些事你已经知道了,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唉,果然有一件事没记。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有什么困难吗?” “是荆公本人告诉我的一件事,他年轻时候的事,不过跟他给大家的印象很不一样呢。” 方勺的好奇心被引起,说:“既然荆公告诉你,就是不在意被人知道了吧。也许,荆公也想告诉世人,他不仅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叶涛点点头:“好吧,我给你说说。” 是荆公在鄞县当县令时候的事了。那时候,农民为了在青黄不接之际有钱买稻种,得向地主借高利贷。等还钱时,赚来的钱往往不够还的,有的把地都搭了进去,苦得很。荆公想了办法,把县里常平仓为灾年储备的粮食借给农民,利息比地主家的低得多。这便解决了农民青黄不接的困难,到了收获时节,农民到县里来还粮食,都称颂荆公。这就是后来闹得朝野汹汹的青苗法。 荆公当时头一桩事就做得这样成功,受到鼓舞,又打算动员农民重修水道。农民本来就苦于灌溉问题,有县令主持此事,没有不愿意的。看起来,这件事也当顺理成章地成功了。可事情不是人力达到就能完成的。天降大雨,许多干活的农民受了伤。 他觉得是自己太过自信,追求功名,害了人。气急了,就病了。 那段时间,他非常颓丧,看到身边的官员没有想干事的,自己想干事又没干好,想要回家去,可他家里又没有田地,不做官都没法养活一家人。想想人生真是没意思。这时候,荆公有个朋友也是姻亲叫谢景温的,也隔壁余姚县当县令,听说他病了就来看他,还送了个东西:一个梅花盆景。 荆公最不喜盆景,觉得束缚了花木。朋友走后,便把梅从盆中起出,种到院子里,每日精心看护,用僧人朋友送来的山泉水浇灌,还常常对着它自言自语。那梅花本来平常,可一个月下来,居然越来越娇美了。甚至四月间就开了花,花有白有红,还有白红相间的。 说来古怪,有一日,荆公忘记对它说话,第二日,整树花竟然都败了。再对它说话,花又次第开了。 没过多久,荆公的病好了,情绪也没那么颓丧了,他闲不住,每天又出去张罗修河堤、办县学之类的事情。不过,他每天都不忘对梅花说话,因此,梅花一直开得好。 接下来的事就更古怪了。 那是一个月圆之夜。荆公正在屋子里读书,你知道的,那段时间荆公准备写易解嘛,就在看易经。忽然一阵馨香袭来,荆公抬眼一看,见窗口亭亭佇立着一个清美女子,眼睛里像有星光。 “你是谁?” “在读易经吗?”女子不答,只这么问。 荆公称是,于是那女子与他谈论起易经来,许多见解让荆公豁然开朗,尤其是对咸、常两卦的理解。 那之后,每逢月圆之夜,那女子总是会出现在廊下,与荆公谈易。 后来,他们谈论的也不只是易。 再后来,他们也不只谈论。 这样过了一年,有一次,月圆之夜,那女子却没有出现,荆公着急得很,跑到院中,见那树梅花逐渐枯萎了,对她说许多话也不成,离任的时候,把枯萎的梅枝放入原先的盆里带走,到舒州时也一直放在书房里,可有一日忽然不见了,问家人属吏,却没有一个人记得这里曾经有过梅枝。 荆公觉得越加迷惑,找到之前为梅花所作的诗,都在呢,可怎么别人都没见过梅花呢。 直到他罢相以后,到了江宁长住。 一天,在定林寺里午睡,他梦到了那个女子。 梦里头,荆公再次与那女子相会,可时间不长,那女子就匆匆离去,没有说明原因。他寻她很久,却发现她一直站在河的对面。桃花林中,她的面容灼灼其华。荆公想要过河,却无梁无舟,想念一首词送她,却发不出声音。接着就醒了。醒来,只记得那首词的后半。 我正是那天下午去拜访荆公的,我去的时候他呆坐在蒲团上,对我说了这个故事,给我念了那后半首词,词意深情绵邈,我极喜欢,现在还能背诵: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佇立春宵短。
他说起那女子时,全然不似平日的神气,脆弱极了,怅惘极了。他很怀疑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出现过,还是自己病中的幻觉,可这确是他一生中最为爱慕的人。最爱慕的居然是个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的人,荆公说到这里也觉得自己有点可笑。 说到最后,叶涛眼里仍旧闪着迷惑:“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人了。如果有,何以别人都没看到呢?如果没有,荆公难道是幻觉,可词句是真的啊。真是搞不懂了。” 方勺感慨道:“前人说荆公是天上野狐,本就不是现世常有的人物,也自然会有不是寻常人能有的际遇。谢谢您告诉我这个故事。并没有打破我对荆公的印象,反而觉得荆公就该遇到这样的事呢,我也想让后人知道。”
-
绿色出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6 13:26:30
-
豆友18303899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0 04:49:28
-
我是小媛吖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9 10:51:20
-
博客自传第一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9 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