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与哪位已逝的作家聊聊天,聊什么?
查看话题 >钱钟书真的太太太太太好玩了 | 赠书
今天是钱钟书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

在现代人的语境中再谈先生,似乎少了诸多文气,让其屹立文坛的《围城》等小说,成了年轻人口耳相传的经典语录,诸多对生活的见解也从文学成就的层面“飞入民间”,反倒多了几分亲昵。
钱钟书先生本就是19世纪以来,新兴的中国知识阶层中熟知中西文化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不但家学渊源,古文根柢深厚,求学之时更是博闻强记,学德文读歌德,学法文读拉伯雷,学意大利文读但丁,其积学之富,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1980年代之后,钱钟书逐渐受到中外学界的重新肯定,一股钱钟书热愈烧愈旺,隐然有“钱学”成形之势;多少人到了北京,都要慕名前往三里河的钱宅一访。
1
世界上的“忠书之人”和“人之钟书”
钱钟书是江苏无锡人,1949年的上海商界,无锡人雄霸一方,还出了个近代实业巨子荣毅仁。明末清初的鸳鸯蝴蝶派才子们也大多从此地而来。
钱钟书出生那天,恰逢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满岁抓周时,更是抓住了一本书,祖父,伯父和父亲都很高兴,按照辈分中的“钟”排名下来,故名钟书。
父亲钱基博是个极其保守的儒家学者,不会适应时代潮流,对20世纪排山倒海的西学东渐派新思潮视若无睹。钱钟书不同,在时代更替的岁月里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文学。青年时期除了有些调皮捣蛋之外,撇去数学,成绩优异斐然,一度还传出过他数学考零分,却因中英文成绩优秀被破格录取的传闻。
在那个年代,钱锺书被称为“过目不忘的天才!”

身处清华的钱钟书仿佛遍地都是伯乐,图书馆藏书无数,各种刊物可刊登发表,为师者更是阵容强大。
当时清华外文系的主任为王文显,早年留学英国,一口牛津英语发音清脆悦耳,尤其对莎士比亚还颇有研究,担任戏剧方面教学的时候,更是影响了如曹禺等一批对中国戏剧贡献甚大的名家,而钱钟书也多多少少受到了王文显的影响。
等到了留学期间,牛津大学图书馆的500万册藏书,6万卷的手稿,更是让钱钟书全心全意的寝馈其间。转年得到学位后又转战巴黎大学,然而看似一时之间前程似锦,最后却都没有留下来。
他曾经对杨绛说“只要有书可读,别无他求。”
2
比鸡蛋更有趣的是下蛋的鸡
所有持才傲物但不令人讨厌的才子中,钱钟书算一个,堪称民国第一毒舌。清华大学的教授们都希望他可以留校来研究英国文学,然而他回绝的理由是:“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做钱某人的导师。”
任教西南联大时,还有传闻他评价同期教授中的几人过于庸俗,能力不足,当然,与之同期的作家们也没能逃过一劫。
他认为张爱玲大节有亏,沈从文非正途出身,认为王国维的诗词“笔弱词靡”,更是撰文讥讽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未必幽默。
当然,钱钟书对鲁迅先生还算友好,评价他短篇小说写的非常好,末了还要补刀说,鲁迅先生只适宜写短篇。
这样看来,和鲁迅先生的言词犀利只对外人相比,钱钟书的毒舌实属全面覆盖,唯独杨绛除外。

网上有个关于钱钟书的热门问题:“如果钱钟书婚姻幸福,怎么能写出《围城》呢?”反复被拿来举例比如:“婚姻是一座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去。”虽然戏虐,但同样引人深思。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初遇杨绛,此时距离1945年《围城》诞生相距13年。书中每一个人物都被钱钟书的笔锋狠狠的奚落过,唯独唐小姐例外,唐小姐的父亲是律师,杨绛的父亲也是律师,诸多细节都可窥探一二。
钱钟书把一众毒舌留在了书里。现实里他对着杨绛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他许给了杨绛三个身份妻子,情人,朋友。
杨绛说:“我一生都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2015年5月,杨绛先生辞世,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旷世情缘也慢慢了落下了帷幕,世上恐再有人能续写。
从后来的一些文献中,我们发现其实钱钟书不喜欢人家说《围城》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因为方鸿渐和自己的性格大为不同,是一个优柔寡断,毫无主见,极为普通的庸碌之人。

《围城》出版时,很多人不远万里从各地甚至从国外慕名来拜访钱钟书,而他却常常闭门谢客,避之不见。有位英国女士打电话说非常喜欢他写的文章,想到家中拜见作者。
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3
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今天我们再看钱钟书,那般没有被俗世所掺杂的,纯粹的读书人气质着实珍贵,他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座满布书籍的“围城”,把一个个经典的伪君子、暴发户关在了另一座《围城》里。真正配得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诸多为这“当代第一博学鸿”著书的学者中,杨绛先生曾书信肯定了汤晏先生的《钱锺书》一书,称其:“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
杨绛先生生前曾亲自审阅过汤晏所写的《钱钟书》个人全传,还未到达正文,可也通过寥寥几段,窥一斑而见全豹。可见写钱钟书传难度颇高。

钱钟书从不谈他自己,为了保证私人生活的完整,一直守口如瓶。他没有像他父亲,钱基博一样有自传留下来,更不像胡适先生还有《四十自述》和《口述自传》,除去杨先生所写的《记钱锺书与〈围城〉》外,早年的资料甚少。
钱锺书身上笼罩了太多的传奇光晕,数学零分考进清华,大一为钱穆大作写序,参加中英庚款会第一届留学生考试让同班同学曹禺退避三舍,24岁与周作人、沈从文、老舍、叶圣陶、刘大杰、丁文江、温源宁等当代名作家同写一专栏,《宋诗选注》被汉学家小川环树称为最好的宋诗选本,晚年在美国大学“打擂台”刀枪不入……
这么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天才,却未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才智。虽然钱锺书还有《宋诗选注》、《管锥编》等学术著作问世,但是以他的学问和才具,若能恣意挥洒,成果当远远不止于此。
如此种种,一个钱锺书,需要一部胡适说的“没有忌讳”的“可靠的生动的传记”,本书即努力达成此种要求。

■福利■
关注豆瓣·書,转发本条日记,我们将选出5位用户,每人送出《銭锺書》1本。开奖时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