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人
坚持的人,才能嚐到丰硕的果实!许能竣25岁创业,他做礼赠品攒到一桶金后,赴上海设厂,研发优尼克蛋糕毛巾、环保购物袋,年卖300万颗。无奈代工薄利,决定自创品牌,以袋子的台语「deya」命名。
然而,挫折接踵而来。进百货设柜因品牌默默无闻,不到1年被撤柜。他坚持力拼,以台湾黑熊为图腾做环保包,2017年获台湾精品奖,终嚐出名成果,现在年营收逾亿元。
deya创办人许能竣的人生就是在不断遭受挫折中成长的,他像是过关闯将的选手,咬紧牙根努力的挑战下一关,他说:「没有很强烈的信念后,很难坚持。」过程中他领悟:「做品牌或是创办人,都是在挫折中才会变强的。」
25岁投入礼赠品业之初,他就遇到难题,「前2年没接到案子,没收入只好下班后去开计程车。」为挣脱困境,他说自己在产品开发上比别人更认真,加上广告公司工作经验,他从零开发客人,可口可乐、HTC,acer、Kirin…等品牌都是他的客户。
当时礼赠品光景好,2004年赴上海设厂,做起外销。一回看到日本人将毛巾卷成蛋糕,放在盘子上,相当可爱。灵机一动,研发出优尼克蛋糕毛巾及蛋糕环保购物袋,袭卷市场,「2008年是个高峰,在香港展览会场排队签订单。」
订单大爆发,一年生产300万颗,销售50个国家,他笑道,「做到上海工人告诉我,老板,本来我以为来打工的,没想到是来卖命的。」商品走红,引来仿冒,他开始思考转型,「做代工,我要一直投资设备,但价格要往下降,后来我想应该做有价值的事。」
2011年自创品牌,「以台湾的声音出发,取名deya。」前3年仍将市场放在熟悉的欧洲,邀请法国设计师设计产品,「去参展一炮而红,欧洲客人很喜欢我们的设计、结构及机能。」产品舖到欧洲120多个通路。
他说明:「那时做的像是出口外销的品牌,毛利也提升,以前10~12%,现在有20~30%。」许能竣充满自信,决定返台打市场,初期进入京站百货设专柜,「我把外销的50~60款包拿回台湾卖。」却没想到踢到铁板。
在京站他碰到3大惨案,「第一个月业绩只有8万元;3个月后再改装投80万,还是最后一名;召开记者会,找郭彦甫联名,只有当天有业绩,撑不到一年被退柜,赔100万元。」惨事不只一椿,「另一家专柜做2年赔400万元。」
经营通路,困难重重,「以前接单至少5千个,现在补货5个,做品牌完全没信心。」他坦言:「6年来品牌团队重建5次。」此时,他也发觉,推品牌不能看短期利益,「要花3~5年,很多人等不到。」甚至老婆也问他:「还要做吗?」
「15年的製造经验完全无法应用。」他看到自己的侷限,2014年报考政大EMBA。一回到法国参访欧舒丹,CEO的一番话点醒了他,「要找到在地特色。」他以台湾黑熊为品牌IP,在课堂发表袋子熊,「与deya台湾原生品牌个性产生连结。」
同时,加入MIT商品,现在有40%的产品是MIT。在面料上,使用台湾顶级材料,他以台湾顶级弹道轻量(N66)为例,「它是再生环保纱,为一般尼龙价格的3~4倍,用10年不会褪色。」
为做出品牌差异,积极参赛,和法国设计师合作的「3合一魔法包」,它不但是后背包、可摺叠为手提包,还可收纳,2017年得到法国发明奖金奖。
光点熊森林系后背包挑战台湾精品奖,参加4年,终于在去年获奖,他强调:「deya是唯一获奖的袋子品牌。」儘管品牌之路走得颠簸,他坚持下来,收穫最甜美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