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尊就快建好了
中国尊是北京新地标,528米,北京新的制高点。
奠基时间2012年9月,2016年8月18日建设高度超330米,越过国贸三期,正式成为帝都第一高楼。
我是16年3月开始关注他的。此前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那时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地点就在北京电视台的旁边,和他隔了一条马路。每天照例两次照面:早上出地铁站走上过街天桥,一次照面;下班后再走上天桥,又一次照面。有时工作累了下楼散步或觅食也会碰面。
我和他最近的距离也隔了施工的外墙,并没有从头至尾仔细打量过。但路过时听着施工的声音,晚上看见他头顶闪烁红光的塔吊,我知道他一天天在变化。哦又高了一点、再高了一点……噢今天开始装玻璃幕墙了。也有天气阴霾的时候,我加班到很晚,即便站在桥上,也只看得到他腰以下的部分。
不知道何时,竟和他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愫,主观地觉得自己的命运和他产生了一种隐约的……羁绊?
快至年末的时候,工作很忙,常常加班,而项目组却面临困难濒临解散。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鲜感淡去,工作生活慢慢沦为一种疲惫重复,似乎看不到新的可能性。和朋友合租住在不到20平米的隔断房里,大脑被关于“价值和意义”的焦虑感虚无感重新占据。
需要一个出口。
一个难得晴朗的日子,下班后天已经黑了,我跟着人流走向国贸地铁站。路边站牌下排着拥挤的人群,几位干练的大哥来回招呼着“燕郊燕郊10块钱1位”,旁边书报亭门口的电饭锅里水煮玉米正冒着热气。我走上人行天桥,一排三脚架出现在眼前,镜头对准了不远处国贸桥下熙熙攘攘的车流。
我不禁也停下倚着栏杆张望。
车灯汇成的长龙随着变换的信号灯缓缓挪动,来往不息,看不见尽头。车里车外、桥上桥下是一张张鲜活的脸,各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再次迈开脚步,中国尊出现在眼前,顶部在晴朗的夜色中规律地闪着星火似的红灯。
突然意识到,自己若失去了生气,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

我想要徒步爬上中国尊大楼楼顶,在他尚未完工之前。念头就是那时候出现的吧。
我开始搜索爬楼帖,知道曾有人成功过安保更加严格,试图联络寻求信息。夜里躺着设想各种可以混过安保的方法,想象过成功攀上顶峰的景色,心跳加快。我其实是怕高的。为什么想要这么做?我也说不清楚。
我终究没有爬上中国尊大楼。
那年冬天北京雾霾严重,我在过年之前辞去工作回到了老家。在后来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赴新西兰打工旅行。
18年10月我重新回到了北京。租住的房子正面对国贸,站阳台上窗外望去可见一座鹤立鸡群的高楼,腰身呈纤细的流线型。不需要问,我确定那就是中国尊。
几周前的一个中午,我乘公交途经光华路。窗外是一片在建的雄伟的建筑,很多工人正蹲靠在外墙吃午饭。“这又是什么建筑呢……”好期间伏下透过车窗朝上看。
正是中国尊。
听见车上两位大爷讨论,我打开手机搜索。“2017年8月18日完成封顶,预计2018年10月交付使用”。至今仍在建设中啊。
我回到北京还真是时候,唯心主义又在作祟。
中国尊,就快建好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