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的疯女人
小时候认识一个女生,弹钢琴的,很有天赋,乐感极好,表现力感染力也都极佳,记谱神速。她生得样子极艳,从小就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气质。家庭条件也很优越,父亲有公司的,据说很赚钱,母亲专心在家抚养独女。三十年前,在我们那种小地方,能花上万块买钢琴就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据说四岁就开始到处请名师上课,等到十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参加大大小小各种比赛了。她在我们这些钢琴都不一定摸过的小屁孩眼里就是天上摸不到星星。
我的一个亲戚当过一段时候她的钢琴老师,我因为好奇经常到跑到那里去看人弹琴,有时候赶上她去回课,又和她年纪相仿,便熟悉了一起。我那当钢琴老师的亲戚对她像自己的小孩,疼爱得不得了,总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从小就没什么同龄的小伙伴,根本就不知道钢琴之外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和你一起玩一玩也算能找回一点小孩子的天性了吧。”
等到她上初中的时候,家里为了能有更好的条件上更好的学校,就不在我家亲戚那里学习了。她母亲带着她住到了北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练琴求学考试生涯。结果自然是考上了国外名校的钢琴专业,成了我们一个小城学钢琴的小孩子心里的一个神话。还在我们那里开了个钢琴演奏会,那是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最后一次见她。红色裙子,波浪长发。她在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谢幕,像件优雅而脆弱的艺术品。
本来,家里面安排她毕业后在当地的一个大学的音乐系教书。但是,等到家里去机场接机的日子却没有了人影。过了好几天才从同学那里之后,她跟着家里一直极力反对的男朋友在回国日期前就飞去南方城市。大半年之后,可能她自己屈服了,又或者是被家里硬抓回来。反正是回家关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飞去了欧洲留学。
等我再见到她是几年后,在一个钢琴演奏会上,她身后跟了一个满头卷发的黑皮肤小孩和一个瘦高的黑人大叔。听熟悉她家的人说,是在欧洲自己偷偷谈的恋爱,等到小孩子都快要生出来了才打电话回来通知,等到家里人飞过去赶到医院,看见的就是抱着小婴儿的年轻妈妈了。用我那个亲戚的话说就是“被逼急眼了,不让谈就先斩后奏”。
“这孩子太缺爱了,长这么大除了会钢琴,就是个空壳子,家里大人为了让她一门心思弹琴断绝了其他一切成长应该有的乐趣,更别说和男孩子接触。这么大的女孩子臭个美啊接触接触男生谈谈恋爱都是正常的心理生理需要,你给她把这条路堵绝了,可不就情绪反弹的更大么。你们可别当这是什么出人才的好方法,硬把自己家孩子往绝路上赶哈。”每当家里有人用逼迫的方法让孩子练琴,我那个亲戚就要把这事儿拿出来说一通。
再后来,因为生米煮成了熟饭,她家里没辙,给黑大叔也在当地找了个教外语的工作。而她自己找任何工作也不肯离开黑大叔太久。所以也一直没能有稳定的职位。甚至又生了一个小孩,还同黑大叔回了非洲的贫穷老家生活了一阵子。
可惜这份安定也没有持续很久,黑大叔的姐姐在欧洲给他找了个工作。于是,黑大叔一声不响的走了,既没有提他们的婚姻,也没有提两个小孩的未来。甚至连他俩到底是不是结婚了,又要不要离婚也没有几个人能说明白。
又过了几年,她自己办了个钢琴学校,生源很好,挣了不少钱。彻底和家里闹僵了,两个小孩也不管,丢给父母养。每月除了打一笔钱回家,也没人知道她具体住在哪里又干些什么。好像自己在外面换着养学校新招的年轻男老师,又好像还要再生不知道爸爸是谁的小孩。反正,关于她的传闻越来越离谱,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人都说这孩子被男人抛弃就疯了,要不是有个吃饭的本事还不定活成什么样子呢,可惜了这一身的才华。
我有次在咖啡店办等人遇见她,还是那么得漂亮,打扮得艳丽极了,是那种走在路上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美人。很瘦,但连憔悴都是她风情的一部分。大概是太久没见面和各种八卦传闻的双重作用,我们有点尴尬的闲聊。她看出了我的无措,几句话后起身告别。临走前,她对我说:“小时候,我是最喜欢你也同你最聊得来的,你应该知道的,我并不是什么坏人,只是想要一点爱而已。一点爱,只为了我。”
她推门,裹着寒风走远。背影让我想起小时候最后一次见她,大衣里的红色裙子,被风吹乱的波浪长发。
这世间,求爱者多,得之者少,安享者鲜有,多非刻意为之做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