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为什么生死薄上孙悟空只有342岁?
清楚孙悟空底细的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幽冥界。当孙悟空被带到幽冥界,立即恼了起来,先是打死拘捕他的鬼差,后又打入森罗殿。“慌得那十殿冥君,急整衣束着,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即不认的我,怎么差人来勾我?’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又说:“上仙息怒,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或是那勾死人错走了也!”十殿阎罗先是见孙悟空相貌凶恶就怕了,又解释说幽冥界不敢管孙悟空,这一切只是个误会,还任由孙悟空消毁了猴类生死薄,打出地府,最后只是向玉帝告状曰:“···今有花果山水帘洞天产石猴,逞强行凶,不服拘唤。弄神通,打绝九幽鬼使;持势力,惊伤十代慈王,大闹罗森,,强消名号,致使猴属类无拘···”。十代冥王见了孙悟空相貌凶恶就怕了?我们常说凶恶不过地府;放下行径不说,就说长相,地府之中什么牛头马面样的没有,阎王们会因为孙悟空的长相而害怕,恐怕我们把孙悟空想的再难看,到了地府也只是个一般的模样。孙悟空走后冥王们又向玉帝告状,说孙悟空持势力大闹森罗殿,而书中前前后后只是说孙悟空一个人,那势力又是从何而来;就算是孙悟空在花果山有势力,冥王们敢于勾绝孙悟空,还怕他一个人闹么?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孙悟空一个人在折腾,整个冥界毫无作为的认由他折腾,只能说这一切意有所指。我们如果把孙悟空看作大明帝国的王爷,冥界当做明朝刑法部门,生死薄看成作案的卷宗,这一切就好理解了。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吗?这就是我们怎样看待幽冥府的问题。提到幽冥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使人生命终结的地方,其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是没幽冥府存在的意识的,人死之后也就一了百了了;地府只会存在于神话传说里,而神话里人又有转世投胎的说法,人的灵魂进入地府,阎王们要对这个人的所做所为做出裁定,来决定他下一步的命运,所以说幽冥府是一个对人的行为做出审判的地方。孙悟空的所做所为,惹出了诸多的事端,他的手下仰仗着他的势力也会有很多为非做歹的事。书中十四回,孙悟空对唐僧说的“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的这般到官,道也得些状告是”,孙悟空就像某些恶少。那些遭了孙悟空难的,少不了要去告状。身为执法部门的幽冥界,只能照章传唤孙悟空,想要给他一些警示。差人来到花果山,对孙悟空言说他们家主人有请,孙悟空喜的就是人请,以为是宴请,酒醉的孙悟空没看清来的是什么人,便跟了去。到了幽冥界门外,知道了不是好意,便先自己发了威,打死了差人,冲进了阎罗殿。十代冥王早知道孙悟空不好惹,听说他来者不善,急忙穿戴好了,排着队出来迎接。见孙悟空的脸色不好(相貌凶恶),知道情况不妙,原来要责问孙悟空的事,改了口,成了一场误会,并把责任推给了已死的下属。孙悟空并没有因为十代冥王的畏惧,消了怒火,而是威逼了冥王,拿出代表案件卷宗的生死薄,“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这是说孙悟空及他手下的卷宗在地府代表的这样部门也是另当别论的,孙悟空的魂字是一千三百五十号,与他金箍棒重量的斤数相合,他在地府中不仅被另眼看待还享有特权。 孙悟空寿三百四十二岁:孙悟空得道解理之后回到花果山,这段时间他在成长中惹事,也在惹事中成长,即增长了本领也扩大了影响力,还发展了自己的势力,这一切都使他到了再也不能胡作乱为的时期了,是他成长到了需要三(3)思(4)而(2)后行的年龄了。为什么是此时呢?原本孙悟空的能力有限,活动范围也不大,就算是作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如今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做事会找门道,接触范围不断的扩大,作业的机会越来越大,如果心中没有敬畏意识,很容易惹出超出自身承受的事端来,就像是小孩八岁可以做熊孩子,十五岁只会是问题少年了! 幽冥界的传讯算是给孙悟空的提示,当然他还没有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仅消毁了自己的卷宗,还消毁了借助自己势力而制造了众多事端的手下的卷宗,并声称:“了帐,了帐,今番不服你管了!”从整个过程来说,做为执法部门的幽冥界拘捕孙悟空属于照章办事。但是孙悟空的到来颠倒了冥界的审问模式,破坏了代表司法内容的生死薄。这是权贵对执法部门的蔑视;十代冥王始终对孙悟空恭敬、容忍,表明了部门机构对特权的畏惧和无力。古代社会虽然是号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只是个口号,贵族不仅明处暗里享有特权,他们还能庇护自己的手下,执法部门的监管更是毫无力度,出现的问题最多只是给个警告,更多的是无视;如果贵族剥夺了他们立案管理的名义,虽然贵族实际上已驾临在法律之上,但是要在名义上临驾法律之上,他们还是难以接受的。 说到孙悟空的面貌,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尖嘴缩腮”。难道这就是孙悟空的长相?有人说一只猴子本来就应该这样。可是如果我们把孙悟空看作是十四五岁的小孩子,那长相就与猴子无关了;又是神仙的儿子,那就更不应该是这幅长相了。那尖嘴缩腮代表了什么?尖嘴是说孙悟空牙尖嘴利,言语刁钻。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的例子,书中第十七回,在观音菩萨的留云下院,由于孙悟空的虚荣心,显摆袈裟,引出老院主的贪宝害命之心,孙悟空却借机烧了留云下院。袈裟被盗后,他无力夺回,认为是菩萨的错,找到落枷山对菩萨说:“我师父路遇你的禅院,你受了人间香火,容一个黑熊精在那里邻住,着他偷了我师父的袈裟,屡次取讨不与,今特来问你要的”。菩萨说他:“这猴子说话,这等无状!···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书中第五十一回,孙悟空因上天寻查金兕大王的来历,在天庭对众仙说:“···疑是上界哪个凶星思凡下界,···老孙因此来此寻寻玉帝,问他个钳束不严’。许旌阳笑道:‘这猴头还是如此放刁!”后来寻到离恨天兜率宫,知金兕大王的主人是太上老君,而说他“···似你这老官,放纵怪物,抢夺伤人,该当何罪?”孙悟空不仅对观音菩萨、玉帝、太上老君如此的刁钻,就是见了惩治过他的佛祖也是如此。书中第五十八回,如来说他:“你休乱想,切么放刁···”;书中第七十七回,如来又说他:“这个刁猢狲···”。孙悟空见了这些人物尝且如此,更不要说见了其他人了。在菩萨的落枷山,先是教训己是守山大神的黑熊精:“你这熊罴!我是你叫的悟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做了黑风山尸鬼矣。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生老爷?”后来又训斥成了善财童子的红孩儿,“咄的一声,把善财童子喝了个倒退,道:‘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从孙悟空这些刁钻的言语,说他尖嘴一点也不过份。 那缩腮呢?难道是说他比较瘦,就算瘦也不会是那样,应该是说他没有福相。做为玉帝的儿子,放着尊贵无比的齐天大圣没有好好的做,有福不享,却要闹天宫,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受了五百多年的罪,之后只能去做个行者,让人再看看他那削瘦的样子,怎么都觉的他没有福相。就像书中第二十六回,孙悟空来到了瀛洲海岛,见到瀛洲九老,“孙行者认的九老,笑道:‘老兄弟们自在哩!’九老道:‘大圣当年若存正,不闹天宫,比我们自在哩!”这便是众人对他的看法。 那孙悟空真实的长相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在中第五十六回,唐僧被强盗困了,吊在树上,远处孙悟空见了,“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唐僧并没有见到他变成小和尚,见到他且毫不犹豫的认出了他,从这里说明孙悟空并不是只猴子,而是换了一件衣服。在书中第七十四回,孙悟空“摇身一变,变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真个是眉清目秀,头圆脸正,···”太白金星变化的老者“见他生的俊雅,年少身轻···”。如果我们把孙悟空的变化看作是换了一身衣服,收敛了言行。我们就从中可以看出来孙悟空的长相,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头圆脸正,这样的长相才像是大神仙玉帝同美貌女仙的儿子。 为什么孙悟空会被称为猴子呢?这不仅是因为他年少、调皮倒蛋、惹事生非、一肚子坏心眼子,还应该有他本人比较瘦的原因。当然孙悟空的瘦是指相对于他这个阶层,而不是说他本人有多瘦。那身为天子代表,权贵出身的孙悟空,整日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为什么会不胖呢?一个人的胖瘦不只取决于他吃什么,还要看他食用的数量,他食用的数量取决于他对食物的欲望。如果欲望大,食用的多,超过了自身的需求,那就会渐渐的变胖了;反之,就会变瘦了。记的有人说过,有一个特级的厨师,从来不给自己年幼的女儿做饭,说是对食物的敬重,因为小孩子还没有味觉,是这样么?我觉的他这是对自己女儿的爱,让我们想一想,一个还没有形成味觉的小孩子,把特级厨师做的食物当成家长便饭,普通的饭菜他还能吃么,今后的美食对他还有没有吸引?孙悟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天下的美食对于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每一餐要摆上几十道的美食,自己从中挑选几样还算是比较中意的吃上那么一点,就算是吃饭了,所以对于孙悟空来说吃饭不是为了填肚子而是讲究。就像书中第四十四回,“行者道:‘莫小家子行,且叙礼坐下受用。’八戒道:‘不羞!偷东西吃,还要叙礼!若是请将来,却要如何?”偷了一回供品,孙悟空也没有怎么吃东西,书里只是说“孙行者不大吃烟火食,只吃几个果子,陪他两个”。这是说孙悟空对普通的食物已经没有食欲了,还有什么能够勾起他心中的食欲?有人说饥饿是最让人有食欲的,但是孙悟空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恐怕也只有那种想像中,而从来不会出现的食物才是他真正想吃的,所以他比较瘦。由饮食的态度而带来他身材的近瘦(是看着像瘦,但并不是真的瘦),只是他人生态度与行为结果的一个缩影,只追求欲望,不考虑实际的需求,老子说:“为腹不为目”,因为人的需求是有限,而人的欲望是无限,达成了心中所想还会有更高的愿望,终究会无法实现。 如果我们不把孙悟空当成猴子看,对于他的相貌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我的认为是这样的:孙悟空即然代表了十四五岁的小孩子,那他的身高应该在1.5米左右;书中说孙悟空眉清目秀,他应该有一对细长的淡眉,一双大眼睛透着贼光,发起怒来略成三角状;微抿着的嘴带着一丝坏笑。就算是后来成了佛,也只是略微的胖了那么一点,眼中的贼光变成了可以看透人心思的精光,嘴角上的坏笑变成了偷笑;真正改变的是他的言谈举止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