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隨讀疏
卷一 五言古詩 張九齡《感遇》其一
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以蘭桂興,春秋代序,蘭葉葳蕤,桂華皎潔各書其性,以發後文。)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接上文,興後余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筆鋒忽轉,由感到遇,“林棲”接“蘭桂”,相悅引“本心”)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點“蘭桂”本心,又不止於“蘭桂”,何求即不求)
感遇: 感遇云者,謂有感於心而寓於言,以攄其意也。猶詩之“興”也
蘭葉: 《爾雅翼》: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故其葉春日而發。
葳蕤: 說文:草木華垂茂。如王粲詩: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注意“華”與“垂”二字分為二詞,莫作一詞輕易略過。
桂華: 華者,花也。桂花7、 8月始開花,另外,蘭與桂都多生南方。
皎潔: 皎,說文:月之白也。《詩》曰:月出皎兮。我認為此皎非指純白,月光有淡黃或純白,皆為皎,並且“皎”一詞含有靜義,如《世說新語》:王子酰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又如卓文君詩: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雲間月光豈止純白一意哉? 潔,說文,潔者瀞也。瀞即凈。
欣欣: 陶潛歸去來兮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生意: 如孫萬壽 庭前枯樹詩:庭前生意盡,井上蠹心空。
自爾:自然。
為:成。
林棲: 晉·曹毗《對儒》:不追林棲之跡,不希抱麟之龍。猶隱居者也 。
本心: 天性,如《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