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体验:
一个人很神秘或紧张兮兮地跟你说:“告诉你一件事情……”说完这句话她开始犹豫,犹豫半天,你的期待值和好奇心已经被抬到了很高,这时候她又说“算了,还是不说了。”
说实话,那个时刻,你是不是特别想捶死她?
这种体验就是“撤回消息”:
一个人给你发了一条消息,你听到了消息提醒,但你当时在忙就没来得及看,等你忙完打开发现里面只有一句“xx撤回了一条消息”。
这个时候,那种别人说好要告诉你一件事情犹豫半天又不说了的感觉就来了……
那些未说出口的话,都变成了已撤回的消息。
如果要追溯,大概在2014年,“撤回消息”就已经出现了。
这一“撤回消息”有这几个方面的特质:
时限为2分钟,超过2分钟的消息无法再撤回; 消息撤回时会提醒对方; 消息撤回后可以重新编辑。
从“撤回后重新编辑”这一条可以看出,这个最初的原意其实是为了让大家在打错字发错人等纠错的情况下使用。
然而,设计者无心,使用者有意。这个有效期为2分钟的后悔药,有了太多不一样的意义。

有的人怯懦,喜欢一个人,不敢当面告白,于是斟酌了许久,写下“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
发送之后,度秒如年,盯着手机屏幕边看边疯狂运转大脑:“该不该就这样告白……”,自己觉得纠结了良久,终于还是没能说服自己,赶紧点了撤回,然后长舒一口气。
在对方发来:“怎么了?你撤回了什么?”的时候,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地说上一句“没事,只是发错了。”
有的人不果断,当下的爱情让她痛苦不堪想要放弃,可是尝试了好多次都没办法对那个人当面说出“分手吧,我觉得我们还是不合适”。
本以为在聊天软件上,看不到脸听不到声音,说分手容易一些,用了漫长的时间打出这句话,却在发送完的那一刻,深觉给对方造成了太大的伤害,于是,赶紧哆嗦着手点了撤回;
有的人太追求完美,一条消息一定要编辑到让自己完全满意才肯让别人看见,于是,在真正发出一条消息之前,会看到好几条被撤回的消息;
有的人冲动,总是说话不过脑子,一不小心就会让整个气氛变得尴尬,于是经常撤回前一句,再发上另一句相对“三思过”的话。
……
于是,除了正常情况下的“打错字,撤回修改”和“发错人,撤回重发”:
自卑的人用它试探自己的勇气;
不果断的人把它当成收回说过的话的后悔药;
追求完美的人把它当成自己的草稿本;
冲动的人用它给自己“三思”的机会。
可最终,他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不亲口说出那句“在一起”,当伊人远去,也不过是场遗憾罢了;
不是不说出分手,感情就会慢慢变好;有时候,拖拖拉拉的分手,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不爱了直接说出口;
人无完人,或许,偶尔犯一点小错误,会让我们看起来更可爱;
与其让“撤回消息”当成挡箭牌,不如学会在说话之前就先三思。

蒋方舟曾在参加节目是说过什么叫做真实的关系:

“你可以跟这个人争吵,你可以去跟他吵架,然后你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去暴露给他。”
回想一下,我们在选择把某条消息撤回的时候,其实代表了我们与那个聊天对象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关系。
我们会过分在意某一句话是不是不合时宜,某个语气是不是会引起对方的不悦,于是我们在一次次的撤回消息里,变成了最不真实的自己,也失去了很多跟别人坦诚相对、建立真实关系的机会。
如此看来,“消息撤回时会提醒对方”这个功能更像是给了我们一次坦然面对彼此的附加机会。
当对方发来“怎么了?你撤回了什么?”时,我们还是有机会说出心里的话。
美国作家赛格林曾说:爱是想要触碰却收回手。
一直觉得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爱上某个人时是什么样的。在想要触碰却收回手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爱上了那个人。
可是啊,没有说出口的爱,都不算爱。
爱一个人,就要大声告诉她啊,就算被拒绝,也好过在心里留下遗憾。
看过一个特别感人的小视频,一个76岁的老爷爷,站在雪地里,想要给24岁时的自己说一些话。

最后,停顿了一会儿,老爷爷说:“记得替我告诉她,我这辈子最爱最爱的就是花酱,一定要告诉她啊。”
爱情如此,友情亲情亦如此。
不要怕自己说错什么,也不要隐瞒自己的情绪,好好地说出来,并且永不撤回。

前几天,有一个热搜是:#撤回今年你最后悔说的话#

在这个话题里,有人用调侃的口吻说要撤回曾经“雄心勃勃”的减肥;有人用坚持不住了的疲惫说着想要撤回曾经信誓旦旦的考研;有人在忏悔自己说了决绝的话;也有人遗憾在感情里不敢说爱的自己……
但我们都知道,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已经成了曾经的自己的一种见证。既然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也无需撤回。
不可挽回不难理解,允许自己曾经犯过傻,也是勇敢的另一种表现。
有句话叫“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当下的自己嫌弃过去的自己,或许正代表了从过去到现在的那段时间,我们有在成长。
接受过去相对幼稚的自己,才能拥抱一直在进步成长着的自己。
所以啊,不必纠结于过去的自己多么蠢过、多么坏过,懂得以后自己要如何做就是过往给自己最大的礼物。
而无需挽回是因为做出那些选择的我们,就是真实的我们自己。
《Sense8》里说:“真正的暴力,最不能原谅的暴力,是我们过于恐惧自己真实的自我时所对自己施加的暴行。”
“撤回消息”也并不是给我们犯错的机会。更多的其实是提醒我们,面对人生种种,要慎重,也要勇敢。
“最终,衡量我们的,是我们内心的勇气。”
“撤回消息”,你怎么看?

*作者简介:一课小寓,一个不吃香菜不吃葱的中年妇女。本文来自一课(ID:bestyike),毕业生的理想岛,这里集结了一群不爱将就的年轻人,专注职业成长和技能提升,让一部分人先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