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的太多,阅读的太少 | 2018书单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者,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有创造力的读者。集中推荐一些,今年读过的书中,值得分享给其他人的。
以下关于书籍的文字介绍,都来自于豆瓣网站上的“内容介绍”。
2018

《福楼拜的鹦鹉》
巴恩斯以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探寻他视为灵魂导师的作家福楼拜。福楼拜的两处故居都有一只鹦鹉标本,究竟哪一个才是福楼拜用过的那只?

《最后之人》
《最后之人》是布朗肖在文学版图上设置的又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迷宫,是他思想的转折点。

《黑暗托马》
福柯曾指出布朗肖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 “脱离表象的王朝”,而这正符合《黑暗托马》的阅读经验:没有过去、未来,没有动力、原因的一场爱情,轻浅地难以让人有明确的形象。

《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
故事情节不存在,空间被最小化(发生在他的房间里)。这是布朗肖对自己的呢喃

《南极》
内容介绍写得太差了,就不放了。另外推荐作者另外一本书:《走在蓝色的田野》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跨国灰姑娘》
蓝佩嘉以“跨国灰姑娘”的比喻来彰显家务移工的处境:她们或为了逃离家乡的贫穷与压迫,或为了扩展人生视野及探索现代世界。跨越国界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坐困雇主家中,被视为“用完就丢”的劳动力,灰姑娘的美满结局仍如童话般梦幻。
《性经验史》
走出现代的获救的希望是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在这里,欲望和快乐不是被压抑和克制,而是被加以适度的控制和恰当的运用。

《编年史》
"我站在起点,但绝不意味着我是新手。"

《左撇子女人》
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

《系统的笤帚》
2008年,年仅46岁的华莱士在家中自杀,他生前一直长期服用抗抑郁症药物。
《哲学研究》
“遵从规则”是一种实践,以为“自己”在遵从规则并不是遵从规则。因此不可能“私自”遵从规则,否则以为自己在遵从规则就同遵从规则成为一回事了。
《智利之夜》
罗贝托·波拉尼奥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

《天才之为责任》
END
赵景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们住在不同的新加坡 (20人喜欢)
- 那个青年 (7人喜欢)
- 我想问小米公司:冬天挨冻不是一种创伤吗? (331人喜欢)
- 武汉往事:啤酒、药厂、父亲 (25人喜欢)
- 上海朋友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