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豆瓣十年
十年前,我是一位立誓画原创漫画的狂妄小镇青年。
现在,我是正在被画漫画这事蹂躏摧残还执迷不悟的中年大叔。
十年前,网络始兴,所有的网站都使出浑身解数对着人往外呲广告,无意中发现一个看上去简洁清澈人畜无害的网站。一下就被吸引注册。

到如今,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成了霸主,有的烟消云散.....一直期待他不变的,他果然也没怎么变的(没变成功),应该就只有豆瓣了吧?
2018年眼看就要过去,本来是想写一写一年的总结。坐到电脑前,没有头绪。下意识顺手点开了豆瓣。映入眼帘是友邻们的广播。第一条是巍拍的月亮。应该是今天早上的月吧!温柔寂静圆满挂在天边。想起来刚注册豆瓣是2008年,到现在,刚好十年。索性就写一下豆瓣吧!爱了这么久,其实都没认真写过一份情书。

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实在想不起来。大约可算是路遇,谈不上一见钟情。只是颇有好感,然后留了个联系方式。慢慢熟络起来的。作为一位上过“榕树下,猫扑,天涯”这类史前社交网站的“冲浪老人”,第一次看见一位素面朝天的网站,印象分极佳,套用一句流行语“和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后来更多吸引我长期驻足的主要原因,是慢慢发现了大量艺术创作者,那么多丰富优秀年轻作者互动的网络社区,以我当年眼界,是第一次遇到。直到后来各种微博出现,也觉得远没有豆瓣更合心意,事实上,微博里我关注的一些人也都是豆瓣过去的,只是多增加一个窗口,而心还在豆瓣。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微博似乎更像一个广场,适合聚众搞事请。豆瓣更像一个个客厅,适合三五成群喝茶谈心。我后来交了一些朋友,也都是豆瓣上认识的。
刚注册那会儿,基本上就是随着自己兴趣瞎看。最早也追看过一些“红人儿”。福根儿.少林修女.留一手.张佳伟.肉腾腾.....后来精力有限,口味也逐渐固定,关注更多只是一些画画的了。说起来,当时也刚涌现出插画中国.涂鸦王国这类专门面向画画的人的网站,玩儿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还是豆瓣好,可能虽然爱画画,但并不是只看画就满足。豆瓣里不光是可以看到每个作者的作品,还有这个作者背后丰富的生活。这所有才构成了更具吸引力的存在。
看了一年多,也开始有胆量放作品了。那时候想画漫画的念头已经有很久。苦于没有头绪和门路。网络空间至少提供了一种自由。反正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另外也想以此结交同好。放了一些画,陆续获得了一些人的关注,热情也就渐渐高涨起来,那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瞎画,下班之后就想赶紧回家更新一下豆瓣。所以08.09.10这三年,是我豆瓣用的最勤的阶段。直到现在,当初关注的那些人,也没怎么变过。这当中发生一件事,让我对豆瓣的感情迅速升温。


09年,豆瓣推出一个新功能“豆瓣电台”,在我记忆里,这个电台应该是第一个可以根据点红心之后推送相同口味的歌的音乐软件。第一次用,简直高兴坏了,由此发现了很多喜欢的音乐人。比如后来鼎鼎大名的“逼哥”。当然我要说的不是这件事。对于新上线的功能,豆瓣官方举办了一次线上活动来做推广。刚好被我看到,这种活动真是即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不用投入太多。可谓一石二鸟。出于好奇和支持,就参加了一下,以往也参加过一两次这类网络投票的评选活动,最后都很失望。不是内定,就是还的自己到处拉票,乌烟瘴气坏心情。这次主要是出于对这个电台本身的热爱,参与了一下。当时粉丝不多,发上去果然也没得几票。过了几天,突然票数蹭蹭往上窜。搞的像是动用了黑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一位粉丝比较多的网友,看到这个稿子很喜欢,于是就发帖号召大家去给我投票。素未平生啊!结果那副作品就被迅速推到前面去了。获得了前十名,然后又由豆瓣内部评选,最后作为五张会被印制成明信片的作品选了出来。由此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民选是怎么回事。后来奖品寄给我,有一件印着“瓣”的体恤,一直被我穿着到处得瑟,只过了一个夏天就脏破的没法再穿了。








2010年之后,我辞职离开了城市,花了三年时间到处骑行游荡。那时候也没智能手机,无法上网,算暂时和豆瓣分手。偶尔只是停下来休整的时候才看看,所以那期间豆瓣发生过什么,不得而知。等再次稳定下来,我也结婚了,网络时代早已风起云涌,微信.直播.短视频.....各种平台群雄逐鹿收割着大家的注意力。总觉得豆瓣早没有了曾经的那份“热闹”。有一次看到一个友邻说“豆瓣有意思的人越来越少了”,深有同感。又一想,也不是少,都还在,只是不再活跃,都去挣钱养家了。或者别的客厅还很热闹,只是自己跟不上了。今年夏天和老婆去参加北京一个艺术书展,正帮朋友看摊儿,突然一群人簇拥着一位美女走进了会场。朋友小声说,这就是豆瓣大红人“晚晚”。自诩是豆瓣老用户,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不过这时候在老婆面前不知道美女红人,显得那么得体。像装出来的一样。
以前除了发画,我还经常会看一下“豆瓣同城”,有什么活动和展览,在上面一目了然,甚至去别的城市旅游,也会先看看那边有什么值得去的活动。曾经也参加过不少同城线下活动,随着年龄增加,这一块儿逐渐冷却。“豆瓣电台”也不用了,换成了网易云音乐。如今还用的豆瓣产品只剩下了读书和电影两个。“豆瓣阅读”是我手机上保留的唯一一个豆瓣APP。也是我购买电子书的唯一渠道。这到不是有感情,而是真好用,特别是写读书笔记和查字典的功能堪称完美。结合豆瓣读书定期推送的榜单,让看电子书这事,成为消磨外出等车之类碎片时间的最佳选择。豆瓣电影,应该一直都是公认的,豆瓣做的最好的“产品”吧!我看豆瓣电影评分,已经到了令自己都警惕的地步,看每一部电影之前都不由自主去参考一下评分,如果分不高,立马没了继续看的兴致。或者干脆就把“豆瓣电影250”这种榜单挨个看一遍。当然,至今还没看全。豆瓣电影和读书的榜单,每年也越做越好了。因为我总相信,豆瓣上还有不少像当年那位帮我拉票的网友的人,不会为人情和名利所动,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而且论读书和看电影,豆瓣上是真正藏龙卧虎之地。




十年前在豆瓣上发现了烟囱.左马.anusman.甘木.我是白.赤颜犬.象牙塔等等众多以发自己漫画为主的友邻,关注这么多年,始终认为他们是国内最棒的独立漫画家,后来有幸认识了其中几位,大家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出版物和创作道路,在豆瓣上也都没有从前那么活跃,但还都在默默画画。这经常让我有一种感觉,既然大家还都在努力,自己也不好意思懈怠。画那么好的都没怎么红,我这样的,更踏实了。就这么继续玩儿下去吧!对下一个十年也很期待,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
至少做头本杰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3 13: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