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最温馨的角落
查看话题 >改造 | 翻新老式民居,通向月亮的小径
打理房子就是 在疲惫生活中 周而复始的追求美好 是lonesome town 也是乌托邦

写在前面:
毕业之后没有独居过,渴望个人的洁净的空间,基于这个念头还有一些别的触发点,我跟那一位决定翻新一套老房子来居住和工作。
我们都是喜欢宅在家里的人,如何翻新提升幸福感是个关键。我希望我的家是有生命力的、流动的、舒适得可以陷进去的,不喜欢刻板,更不喜欢框死风格和一成不变。审美很重要,但为了美,抛弃掉自在,我也是不愿意的,说到底,空间最关键的元素是“人”本身。
比如刚入住的时候是在夏天,被绿植环绕有种生在墨西哥热带雨林的感觉,但久了后会发现养很多绿植氛围是好,但打理起来费时间,且蚊虫巨多,这就跟舒适相悖,所以需要折中找平衡点。
比如有段时间喜欢vintage,这些旧物很有韵味,但并不是只有高挑层和华丽复古的装修才能匹配之,和小空间也很搭。比如北欧风和muji风有共通之处,但也不是要完全舍弃金属硬朗的元素。由此延伸出来:家或者说空间的生命力在于“流动”和“包容”,而如何让空间变得包容,房主人的混搭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玩趣的肯打破的心。
户型图:

房子是典型的上世纪90年代的老式户型,两室一过道,一厨一卫一阳台,没有客厅,建筑面积大约五十多平。户型不大,是之前奶奶留下的教育局员工房,胜在地理位置优越又十分清净,房间、厨房、厕所都有对外的窗户,阳台三面环窗,窗外树影婆娑,一墙之隔就是学校,每天都在鸟叫和早课铃声中苏醒。
玄关:

右边为大门,左边为厨房门,玄关是两张门的连接。
玄关较小,翻斗形超薄鞋柜是好的选择。共三层,很实用。个人习惯是少买拖鞋,朋友来了用鞋套,日常要穿的鞋子控制在三双以内,其余的收纳起来。这样做能很好的减轻鞋柜负担,也能保持玄关的干净整洁。
鞋柜上的是罗塞蒂的简笔素描。镜头方向延伸处是一盆春雨。

春雨上方是贾尼斯的冬季画室。女人微驼的背很美。
这幅挂在过道里,与卧室的门相对,让空间更有延伸感。
工作室:

走过短短的过道就到了工作室(上图为从过道拍摄工作室内)。
墙上贴了一些画儿和电影剧照,有的是从杂志上剪下来的,有的是自己下载打印的。不喜欢马蒂斯,但这幅简笔贴在这儿很和谐。右边墙上是奶奶留下来的一面方形挂钟。
工作台是定制的,长1.8m,能很好的满足我俩的工作所需,移开杂物还能写字画画。
工作椅是以前奶奶的一张红木椅,被我刷成了黑色。

上图是在同一角度下,从过道拍摄工作室内。两张施工现场图,一张初步成型图。移走了墙面镜和所有杂物,粉刷了墙体,铺了木地板。

工作台一景。平时喝茶用的盖碗和陶杯。

由于没有额外的餐厅,所以将工作室的另一方(与工作台相对的一面)分隔做成了一个小的用餐区。这样在同一个空间里就可以同时拥有两个区域——工作区和用餐区的完美结合。
卧室也用了“分隔”的原理,下文会讲到。
靠窗的一边放了一台小冰箱,冰箱上是朋友送的绿植,刚好可以接收到拉开窗帘的光。餐桌上是新入不久的马歇尔音响,桌布是前年在外贸出口中捡漏淘的刺绣孤品,光影印在褶皱处,杯子是W家的,我最最喜欢的一只。

夜幕降临后的餐桌。高的那支烛台是纯黄铜的vintage,手感很重。

从工作台往餐桌区域看。
一些细节:淘来的冰箱贴和拍立得记录下来的生活瞬间。墙上是自己手工做的小酒架,酒架旁是巴尔蒂斯的画,挂在餐桌区域慵懒又温情,适合进餐的节奏。
吊灯要额外说,特意选的黄铜底座和开关,搭配浅绿色灯罩,太美。除了总开关,还可以从灯罩上的旋钮开关,“哒”的一声,灯亮了。

酒架完工后挂在墙上。
宜家的绿色保温瓶,竹编篮子用来盛一些应季水果。色彩的协调很重要。

左幅为巴洛克时期画家乔瓦尼创作的圣母的祈祷,与之放在一起的是梵高的鸢尾花。
写实细腻的笔触和印象奔放的笔触比肩,丝毫没有违和感。圣母衣袍的蓝紫色和花瓣的蓝紫色都很美。
两幅画是这个区域的一点跳色。

光影细节。两颊的红晕、额角在头巾下透出的一点儿光亮。
卧室:

图为从过道拍摄卧室。
这个空间被分隔成了两个区域,一边用来休息,一边用来看书看电影。

这样看更直观。
墙上固定了无痕隔板放投影仪。两人位的沙发刚刚好,因为嫌弃大地毯过于笨重,所以选择了床边毯来做沙发前的地毯。
最右边是展示柜,柜里有我收集的一些杯子、咖啡和茶,柜子上是烛台、香水和酒。

一些杯碟。

展示柜右边还有点儿空地,放了一个小篮子垒书,好处是可以随时移动。
这次改造没有装书架是个遗憾。

特意把所有的墙面刷白,就是为了看投影。不需要投影布,白墙出来的效果很不错。摩洛哥风的皮墩,随便摆一摆都很好看(皮墩买回家很久了,还是没填满,就让它软塌塌的在那)。
要注意的是投影仪固定的高低需要与沙发的高低相匹配,才能好好享受电影时刻。画面是昆汀的《低俗小说》。

换个角度看。

衣架是宜家最普通的,简约好用。
把高领毛衣和羊绒大衣挂起来,不仅仅是出于收纳的需求,这样做也为家增添了色彩和季节感。我觉得,将时间的流逝体现在空间里,这是让空间有生命力至关重要的一点。

挂在床头的,霍普的旭日。与他大部分画作不同,这幅没有太多都市的寂寥感,有的是沉静面对东升旭日的孤身一人。是我向往的美好。喜欢霍普所绘画面里的光影和建筑造就的几何感,对我的摄影构图很有启发。

靠着窗的床在微微发光。

沙发tips:买不同颜色不同风格的盖巾去装饰沙发,会收获截然不同的感觉。前提是你家沙发的风格比较中性,存在感太强的话,不建议这样做。
梵高的白玫瑰在这里最妥帖,跟丝绒抱枕呼应。

开始小木桌放在沙发右边,后来移到左边当床头柜用。灯也换了,宜家这盏黄铜色拉线台灯更对我胃口。
这儿提到一点,家居不用固定在一个位置,变动才有新鲜感。

从阳台往卧室看去。被一盏主灯照得通明透亮的房子是没有灵魂的,要有多处光源,吊灯、台灯、烛台、壁灯,要明暗和光影。

这只展示柜也是奶奶留下来的,我喜欢它高低不一的样子。
展示柜是自己动手刷的,现在有点后悔刷成纯黑,一是太压空间了,二是黑色没有灰度和层次,换成胡桃色也许会更好。柜子上的拉手全换成了纯黄铜的,在灯下有淡淡的光泽,照片拍不出它的美。


一些细节。小圣诞树,随手插的花。





今年布置的圣诞角。
热腾腾的肉桂红酒、酸奶蛋糕上有草莓和圣诞草、买了很多花花草草,以及给家里的画中人戴上了圣诞帽哈哈哈(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罗塞蒂素描,这两幅),超级可爱。
阳台:

格子窗很复古摩登,像老电影一样。装修时特意保留下来,把木框刷成了绿色。如果这儿是不锈钢窗,就少了意趣了。

窗外郁郁葱葱的树冠。

刷第一道漆的样子,那时候还是盛夏。


细心的话会注意到,家里所有的木窗都被保留了。漆色是自己拿水溶性颜料调的,网上买不到好看的绿色。
左图是卧室通往阳台的窗,右图是调色和选窗帘。窗帘是意大利绒的,质感很好,遮光性也很好,没有再装纱帘的必要。
日常:

对我们来说,日常需要仪式感。但令人疲惫的仪式感是可以抛却的,意思是,将一些爱好和行为注入到日常当中,成为习惯。
养了几株绿植,很开心它们在我的打理下活得还不错。买鲜切花则是为了看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展现出的不同形态,逐渐凋萎的它们也很美。
起床喝一点什么,有咖啡最好,没有也可以喝点红茶或者一大杯温水,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也在接受浇灌。
一些总结:
硬装做了哪些?
拆除地砖、三扇门、墙面镜、壁柜、大门门套。泥工做墙、地砖铺贴,门窗换新归正,阳台花格封补。水电这块重走了所有的电(可以看到有明线线槽)。再加厨厕吊顶、贴木地板、粉刷墙面和木窗刷漆。
做完这些基本能恢复到四面落白,干净整洁。
翻新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硬装将近一个月,软装和收拾每天都在进行。
总花费多少?
4W左右。
灵感的来源?
有翻新房子这个想法后,有意识的逛平台看案例,推荐好好住app。平时多看一些画和电影,对空间的就会慢慢有感觉。
有什么实用tips?
1、动手去DIY,当油漆工也很不错。
2、如果是自己住的话,不建议用木纹贴纸,推荐用木地板,一是环保,二是质感好太多。可以去闲鱼上找同城的二手木地板,成批贩卖的不要,选那种自己家搞装修拆下来的实木地板。一般也不多,抛去损耗,剩下几十个平。这样的二手木地板,质量很好(家用的),来源干净,价格实惠。
3、同第二点,翻新柜子也不要用贴纸,尽量选择水性漆,质感会好很多。
4、四面落白的房子会看上去很通透,所以至少要刷一次墙。
5、翻新前先拿到户型图,粗略估一下预算,然后再做时间轴(能督促你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情)。
6、窗帘剩下的布料用来缝制抱枕套,能达到呼应的效果。
7、收纳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各种收纳盒买起来。要断舍离。
8、绿植、鲜花、投影仪、音响、画儿和书,这几样让人幸福。
9、虽然风格不用框死,但大色调和谐还是要的,就像一幅画,配色很重要。选择不同材质和不同元素来“跳”。
10、不要买套装,多花些心思收集,家是一点一点丰满的。
11、布光能改变非常多,把上帝赐予的光利用起来吧。
12、不打扫和整理,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13、乱得有章法是最高境界(做不到就参考上条)。
打理房子就是
在疲惫生活中
周而复始的追求美好
是lonesome town
也是乌托邦
偶尔放下六便士
住到月亮里去吧
谢谢看到这儿的你
顺祝新年快乐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公众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