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术会议讲座中不尴尬而不失礼貌地提问
A类——听众爆满、提问活跃的场合
一、 简短些,再短些
1、提问卡在30秒内,尽量不超1分钟。
提问数量绝对不超过2个。公共场合,换位思考,听众的自由提问环节,希望的是时间公平分配。控制语速,确保对方能听清。
2、先理顺,再提问。
带个小本本,或者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下自己的提问要点。台上大佬听你提问,不会因为你低头看本本不看他而觉得你不礼貌。
3、严禁“杠精”!——嘉宾“答非所问”?罢了罢了
“老师您好,可能您误会我意思了。我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
停!这个问题非常多见!嘉宾的回答“误解”了你的意思,切莫当场回应、追加补充。嘉宾回答不够理想,不外乎这几种可能:①提问人表达能力太差,嘉宾、观众都不明白他\她想说什么②提问者问了个嘉宾不擅长回答的问题,比如让历史学者回答社会学问题,但是嘉宾又不想什么都答不上、过于尴尬,说了几句,这种回答自然不那么让提问者满意。
第一种情况提问者自然得好好修炼。后一种情况很正常,学者也是普通人,大庭广众讲面子。然而恰恰这种情况里,其实提问者的水平、学养往往不差,与台上老师专业兴趣相关,偏偏彼此视角不同,如果提问者情商不够,就容易“杠”,观众只能暗暗叫苦、看戏。其实,一是,这样的争鸣大可台下沟通,爽的是自己,占的是他人时间;二是,杠的问题往往专业性很强,多数听众其实并不在意。八年前本科有次历史老师讲座,只是随口说到哈贝马斯“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被一位表达非常思辨、抽象的哲学/社会学的小哥硬杆了十五分钟……
4、自我介绍+客套话,少于两句
减少客套话,如多么多么崇拜大佬,拜读了他们多少书,为了他们跋山涉水赶来多么不易。减少自我介绍内容,削到一句话。
首先,悲观的说,大家(主要是观众)对无名小卒是淡漠的,不会因为你话多话少而多记住你一分。人,很多时候,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其次,赞美作者,只会让台上的人(发言人、主持人)难堪,他/她赞许感谢你的夸奖显得自己自恋,否定你又怕打击你热情。
再次,听众会怀疑你别有用心在巴结……
二、了解自己的水平
1、是嘉宾回答,不是你回答
不要喧宾夺主,过多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观点。这种情况太多!提问者提出问题,并滔滔不绝地表达、灌输自己的看法,让其他观众无比煎熬。多数观众是冲台上大佬来的,不喜欢多花时间听你的观点(特别是观众声音不清、表达不清的时候),而是想听大佬对你的回应。人之大患,在于觉得自己很重要。
2、公共场合尽量不秀、不练外语
老外作者做的演讲场合,最怕口音不正、表达费解的提问者,拿大家的时间,当作练外语的绝佳平台。似乎他们中了李老师的毒,别在意口音别害羞,大声说!但就算李老师是对的,但是练外语大可在英语角或他处练习,而不是这种平台。
当你用外语提问,总不免需要用中文复述一遍,方便在座观众理解。当你直接用中文提问,对大家来讲都节约时间。要正视自己的外语水平,相信台上翻译者的水平,相信他\她能准确传达意思给作者。
这里偏题说几句。一是,有老外吐槽说,中国人总体热情,但是有时有同学找他们交流,只是为了刻意练外语,这种感觉其实他们内心多少也有点不快。二是,我还是认为口音标准挺重要;口音这块有一大通病,现在美式英语在大幅冲击英式英语,不少人追求美式口音,追求那种圆润的翘舌感,造成乡土翘舌口音与美式英语的r诡异融合,成为四不像的英语,严格来说最好加以矫正。
B类——听众寥寥,提问很少的场合
基本上反着A类的情况来就对。这种情况多见于讲座前就要强制凑观众的场合。
嘉宾说的太专门,学生不懂不好提问怎么办?其实,为了打发时间,和台上嘉宾多尬聊点问题,一般都是避开具体专业研究问题,谈以下几种:①方法论,老师的研究方法对我们学生有什么启发(结合研究经历讲讲理思路、搜材料这方面有什么新的)②谈由来,老师为何做这块研究(为什么写这本书,为什么对某个题材感兴趣)③谈时事,老师从专业角度怎么看时政。④作比较,比如,老师研究美国,您认为中美之间在某方面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③、④两种,都不提倡。关于③,一者,敏感问题,私下交流为好,言多必失;二者,学者当中,学院派类型较多,论时事非其所长,我们解决了嘉宾没人提问的尴尬,却让他们陷入新的尴尬。关于思,确实是实在无话可说后的选择,因为比较研究,需要学者有比较宽广的视野,而恰恰这个年头,大家的研究越来越专门,越来越窄。可能研究明清的学者,“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那么,“原则上不得请假”,被硬凑听众、观众的你,对专家的讲座听的不是很懂,临场又想帮主持人(你们老师)解围,怎么办呢?还是推荐①、②两种问法吧!赶紧百度嘉宾资料,或者嘉宾提到的只言片语……
无论人多人少,热闹冷清,相通的道理、技巧是,先想清,再提问,可以在小本本上记清要点、做酝酿。
当然,说来说去,从根本上提高提问题的质量,掐准提问题时间的点位,还是要……多读书——
-
七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16 00:38:22
-
冷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19 22:42:42
-
木下天一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22 14:52:42
-
熱煙帶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22 14:45:10
-
迁徙的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22 14:35:37
-
卷二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22 14:33:23
-
暂用账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29 01:39:15
-
匿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30 19:45:16
-
廖忘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29 08:23:59
-
平城 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12 08:45:52
-
瓜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2-06 20:59:25
-
天地悠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20 03:11:29
-
一炮打倒司令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8:45:28
-
生如夏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8:34:22
-
书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3 08:04:45
-
石小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15 12:26:03
-
铁铸的觉悟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9 22:19:24
-
小哪吒mus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2 13:28:19
-
心香是细嗅蔷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8 14:10:17
-
老干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7 03:12:41
-
纵你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22:51:23
-
青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01:46:48
-
雪地流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01: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