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几岁出国好(中):中美基础教育对比
本文字数:196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在昨天的文章《孩子到底几岁出国好?深入打探一圈后我发现...(上)》中,我们对各年龄阶段赴美留学进行了初步梳理。
对于孩子出国年龄的问题,除上述基础外,现代高知宝爸宝妈们可能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判断逻辑和依据。
从长远看,无论是求学还是定居,为孩子在中美之间做选择,常常考虑的几个因素有:
☆ 能力和眼界的提升及资源的拓展
(发展事业必备)
☆品格塑造和性格发展
(快乐而积极、自信而坚定的健全人格)
☆情感归属及文化认同
(归属感和安全感)
☆生活环境
(空气、饮食等)
根据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目标,孩子们对这些因素各有侧重。
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孩子做好上述因素的平衡,尽力为其定制最好最适合的环境,而非看别人怎么做。
以下我们围绕几个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希望从一个个真实案例中,帮助大家更贴近真相,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本篇先带大家感受一下中美基础教育。
中美基础教育(K12)对比
“方便地去美国接受世界最好的教育”,这是身为美宝的一大显著优势。那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
这里我们且先只讨论美宝家庭眼前重点关注的基础教育(K12),即大学前的教育。
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碰撞

在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中,几名中国老师来到一所英国中学做了个有趣的试验:按中国模式来给一组英国中学生教学,科目有数学、体育、英语等。
经过一段当地人看来高强度高难度的学习,最后测试的每一项成绩中,按中国模式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完胜当地正常教学的学生。
但与此同时,多数实验组学生表示,非常想念之前的学习方式,一位各项成绩优秀但体育总是过不了关的女生哭着承认,这段学习过程让她感到非常非常累。
于是,有老师学生质疑,这种高压下的学习确实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这真的健康吗?
国际学霸黄征宇眼里的美国基础教育
压抑个性,扼杀创造性,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已很明显。那美国基础教育现状如何呢?
黄征宇在《征途美国》一书中对美国基础教育做了细致的解析。
黄征宇10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后考入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商学院,毕业不久成为英特尔最年轻的华人董事总经理,后进白宫任国际开发署署长特别助理,现已回中国创立了自己的投资事业。
这位学霸精英可谓美国学界、商界和政界的深度体验者,让我们看看他对中美基础教育怎么说的吧。

绩真的不重要吗
很多人认为,相比国内浓重的应试教育氛围,美国中小学教育相对宽松,对孩子来说压力小很多,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黄征宇认为,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美国基础教育(即K12教育)一直在演变,二战后美国教育投资一直是世界第一,但近二三十年来,K12教育一直在走下坡路,在最近一期全球排名中已下滑到第13名。
而美国孩子数学基础明显比中国孩子差,也是多年来不争的事实。
未来社会发展对高科技的倚赖将越来越重,高科技产业需要扎实的理工学科基础。
美国基础教育的“偏科”,是否意味着美国的下一代正失去未来发展的优势?
宽松的教育管理好还是不好
对真正优秀且自律的孩子来说,宽松的教育环境的确是发挥创造力的天堂,他们可凭着规划自我的能力,执行计划的意志力,快乐地实现自我的多元化发展。
但孩子如果不够自律,再加上缺乏有效引导,也很容易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所事事,甚至学坏。
黄征宇一位美国朋友的儿子曾私下说,他小时候常和同样富裕家庭的孩子混在一起,一同社交且吸毒,小小年纪成为戒毒所的常客。
后来他走上正轨还是得益于参军,在军队里他才真正体验到了严明的纪律和约束。
反观中国,基础教育抓得紧,却又常常因为给孩子压力过大,导致孩子极少能自主选择,不利于创造力和多元化发展。
如果孩子不容易形成学习兴趣和动力,就可能变成“为父母而学习”的学习机器——“书呆子”。在未来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这不能不说是个很严重的缺陷。
其实,中美两国教育者都已经意识到各自教育体系的缺陷,并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有趣的是,中美教育改革者都有意识地在吸取对方的优势。
参考建议
既然中美基础教育各有利弊,美爸美妈们在规划美宝教育路径时,是不是更需考虑如何取长补短呢?来看看黄征宇的建议:
第一,让孩子拥有选择权,让他们看到不同的选择机会;
第二,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激发他的个人主动性;
第三,对孩子要有适当的约束和压力。
对此,悠妈的理解是:
在美宝的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孩子在美国学习,需要适当给予其约束和引导;
如果孩子是在中国,需要保护和释放其创造力和主动性,而不是完全跟着现有的教育制度走。
但无论哪种选择,都不容易做到。可养娃原本就是个长期打怪的过程,不是吗?
本篇我们主要分析了中美基础教育的利弊。当然,影响我们决定几岁送孩子出国的因素还不止于此。
明天在《孩子到底几岁出国好?深入打探一圈后我发现...(下)》中,悠妈将为大家分享美宝“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等话题。
如果你纠结美宝是否有必要学习中国文化、如何融入美国社会的问题,相信下一篇会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