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评论的主观性
最近参与豆瓣阅读大赛的读者评委,自己看了作品认真写评论,也翻了别人评论,觉得文艺评论这种形式个人主观意识影响太强烈了!有一个ID刚好和我有两本一样的书但是评价完全相反的。有些时候你觉得这个故事贴合你所以即使有很多低级幼稚的地方都可以视而不见,举例各种网红言情。有些故事过于现实或者采用戏剧的夸张方式来表达现实因为不符合喜好而变得无法喜欢。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怎么评判,个人觉得倒是没什么高下之分,就如书店里的书,都放在那里,有些书你绝对不会买,有些书你很喜欢推荐给其他人但是其他人觉得无感。但是这样的评分意义??不是很懂
另外,我给分很低的一部小说,其实,我自己写出来大概就是那个样子,感情细腻,但是结构松散,容易陷入无病呻吟,所以我对自己写作小说是否认的,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的创作能力,写写散文游记评价还将就。还有,人老了,不比年轻,很小的事都容易引起大的情绪波动,会觉得人生不易,被困难困住是自己不够坚强。有些人就是活的随性恣意,那也请承担你选择这样恣意生活的后果,原生家庭即使有影响,但是甩锅给父母这个未成年可以控诉一下,成年人应该做的是承认这个伤害并努力摆脱影响,毕竟更多人连选择权都没有。人生不易,更加要努力生活。这种导向才是足够积极的把。在接受文学多样性的现在,主流还是应该多提倡更加积极立意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