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
厚朴心理HOPE PSYCH这是 第230篇 分享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 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一直以来,我们对躯体健康的关注都很密切,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的概念却比较模糊。
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符合下列情形的人,拥有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
1.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多的幻想,遇到困难不逃避。 2.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或学习能集中注意力。 3.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4.对自己的能力、条件、情绪和动机有明确的了解,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5.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6.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轻易为环境所左右。 7.接纳自己,能允许自己有令人不适的情绪出现,也懂得发泄的分寸。 8.具有赏识别人的能力,能从自己的同事、配偶、孩子、亲戚和朋友中得到乐趣。热爱自己的家庭、配偶和子女,尊重他人。 9.善于休息且不断地学习和培养情趣,能从自己的工作和闲暇中感受到快乐。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具有下列情形的人,可视为心理活动异常,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1.以幻想代替现实,追求不符合实际的目标。 2. 时常怀疑别人,敌对地态度面对他人,固执己见,难以接纳他人的意见,不讲道理。 3. 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行为或思维无法适应社会。 4. 缺乏对自己或他人的尊重: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和影响,不考虑环境条件,旁若无人,无是非标准,做事缺乏持久性。 5.无法摆脱的疲惫,精力不集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6. 对自己或他人要求过于严苛,追求极致的完美,不断自我贬低和批评,以至于持续焦虑不安。 7.行为失常或无效的行为方式,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感觉不到可耻和不安。 8. 面对种种矛盾不能正确处理,感情上不能与别人沟通,惧怕各种形式的冲突,时常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 9.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所有情绪,直到情绪失控爆发,失去理智。 10.遇到困难、挫折、矛盾或生活上的改变时,消极悲观,甚至绝望,一蹶不振。
以上仅为供参考的行为表现,由于情况复杂,我们不能仅凭1~2项表现符合就下结论某人心理是否正常,离开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孤立地分析人的心理活动,甚至乱加分析,是不对的,甚至十分有害的。
绝不能把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暂时的情绪反应及暂时出现的人际关系紊乱也视为心理异常。 若担心自己或身边人存在可能的心理异常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 • end •
图 | 网络
文 | 阿朴
在你最需要的时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