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灾123】一个改变两国国运的俘虏
↑点上面的猫头关注作者,第一时间获取更新~
苻融往后方送信的本意,可能是想要把后方的大部队调上来,尽可能快的搞定东晋,不让苻坚有上战场的机会。苻坚是皇帝,既是秦军的士气来源,也是整个前秦军队的弱点所在:百万秦军当中,谁死了都可以,但这位爷如果出点事,那就是天崩地裂。
苻融对自己的亲哥哥还是不够了解,如果王猛还在的话,是绝对不会把前线的好消息往后方送的。
王猛伐燕那一次,军队已经围住了邺城,马上就要破城灭燕之际,苻坚一道圣旨从长安发过来,要求王猛暂停进攻,等他亲自赶到战场了,再取邺城。为了得到亲自破燕的荣誉,苻坚七昼夜奔驰千里,只带了少量的骑兵就敢在敌国境内一路狂奔,这个人对功业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而且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
换个说法来讲,苻坚非常的好大喜功。
这个性格特点支撑着他在短短二十几年里,就完整的拿下了整个北方,现在,有机会可以亲自见证东晋这个强敌的覆灭了,苻坚的表现欲又开始发作,他要再一次展示自己的勇敢无畏,让后世谈到秦帝苻坚的传说时,可以有更多的素材。
于是,苻坚做了跟伐燕那次一模一样的事:抛下了身后的几十万大军,抄小路赶来跟苻融汇合。
当苻融看到苻坚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想活活掐死自己这个老喜欢制造惊喜的哥哥,又担心苻坚出一点篓子,弄出什么不可收拾的后果来。他作为前秦大军的先锋官,也知道坐镇寿阳,居中指挥,苻坚还是皇帝,怎么就非要丢下大军,到处乱跑呢?
而且苻坚还只带了八千轻骑兵,谢玄的八万晋军就在不远处,万一苻坚跑岔了路,撞到谢玄的枪口上,立即驾崩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苻坚就是这么的浪漫。
这种浪漫,不仅体现在他敢丢下军队在敌境内乱跑,也体现在他对待敌军的方式上。
他到了寿阳之后,接管了前锋军队的指挥权,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趁自己亲至、秦军士气大振之际,给对面的晋军来一记狠的,而是派出了使者,去招降对面的晋军。
为了让晋人更有亲切感,苻坚在使者的人选问题上很是花了一番心思,这个人最好是和晋军将领认识,熟人才能更好的完成说服工作。
正好,他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尚书朱序,就是当年苦守襄阳孤城一年,破城被俘的朱序。
这人是东晋的武将世家出身,而且做到过鹰扬将军、江夏相这样的高位,征战多年,在晋军中的关系非常到位,由他出马,苻坚觉得招降成功的概率可以暴增三成。
于是,朱序带着苻坚的殷切希望,出发到晋军军营中找他的老朋友了,并且被晋军非常礼貌的请了进去。
在这一点上,苻坚的判断是准确的,朱序担任晋朝的高级武职多年,现在虽然投降了前秦,但关系还在,晋人对他很是客气。
不过,苻坚也只料准了这一点。
他并没有想到,朱序会对以前的同僚们说些什么。
其实从朱序过往的表现,不难判断出他会怎么做。这个人,不会是一个好说客,尤其是在面对东晋的时候。
四年前,朱序孤军守襄阳,以一座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城池,独力对抗城外的十七万前秦大军,在兵力对比悬殊、不存在任何打赢可能性的情况下,却从来没有动过投降的念头,硬生生的扛了一年,直到被叛徒出卖,让前秦军进城抓了他的俘虏。
他的忠义,跟他的家教不无关系。在一年的艰难守城期,他称得上是全家上阵,老母亲韩夫人甚至率领家中的仆婢和城中的女人,在地形不够险要的西北角筑起了一座新城。后来西北角果然先被秦军攻破,晋军移驻新城继续战斗,才保住了襄阳城。
这座新城后来被命名为"夫人城",屡次破败,屡次修复,时至今日,襄樊城墙上仍然有这段"夫人城",以纪念韩夫人的功绩。
有一个这样的母亲,可以想见,他从小必定是在忠君爱国的信条中泡大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就是忠孝节义,而且无比坚定。
这些人生信条,让他处处表现出强大的气节。
被俘虏到前秦之后,朱序并不老实,老是想着逃归东晋,有一回真的被他找到了机会,偷偷的从长安逃掉,跑到宜阳一个朋友家里躲了起来,准备伺机南归。
不过他并没能如愿。人心难测,但人的社会关系是好查的。前秦人虽然没能抓到他,但也是知道他的关系网的,于是抓到了他的这位宜阳朋友。
朱序慨然而出,主动找到官府自首,只为救回他的朋友。
他的行为得到了苻坚的大赞,苻坚惊叹之余,也封了他做尚书,时刻将他带在身边。此时苻坚赶赴前线,朱序也在其中,并且得到了劝降使者的任务。
从朱序的过往人生看,这是一个气骨凛冽的传统士大夫,行事准则之坚定,几乎不可动摇。
这样的人值得钦佩,但你要是不幸站在他的对立面,就要准备好被他的刚强和固执所折磨。
苻坚以为自己已经降服了朱序,但其实,他得到的只是朱序的肉体,而不是朱序的心。
朱序的心,自始至终,都是属于东晋的。
人生总是好无奈,不管是感情还是用人,都是如此。
一个这样的人,处在这样的情景中,当他终于得到机会,去给内心从未背叛的旧主传话的时候,你猜他会说什么?
他没说任何一句劝降的话,而是把前秦的军事部署,一股脑的倒给了晋军:
他告诉晋将,苻坚已经来了,就在对面的寿阳;
前秦的百万大军还在后方调集,并没有都到前线来。
他还提供了自己苦思出来的对策:趁前秦军还没完成集结,现在立即出击,只要打败了他们的前锋,前秦军锐气一挫,东晋就有打赢的希望了。
来自内部的敌人最可怕,这是朱序身处前秦的心腹之中,所想出来的破秦之策,直指前秦的最大弱点,威力非常恐怖。
恐怖到连朱序自己也没想到的地步,他原本想的只是缓解一下前秦的攻势,打击一下秦军的士气,根本就没料到会有天崩地裂的效果。
但是,一条这么屌的计谋,刚开始却差点得不到实施的机会。
原因主要出在朱序所找的晋将主将身上。
跟朱序谈判的是谢石,谢安的弟弟。这个人非常有特点,他虽然也出自世家门阀,但跟那些完全不知民间疾苦、飘在天上的同类完全不一样,他生在谢家,明明天生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要张嘴等吃就可以了,但他偏偏对钱有着无比的热爱。
历史给他的评价是:聚敛无餍,意思就是爱财到了无底洞的地步。
在传统的印象中,贪财往往跟好色连在一起,但其实,贪财跟胆小也是一对好朋友。
作为晋军大将,在得到了间谍提供过来的这么重要的情报之后,第一反应并不是赶紧运筹帷幄,利用情报优势找到机会,他甚至都没仔细听朱序说完,只听到"苻坚在寿阳"这条消息之后,他就慌了。
秦国大帝,那个无敌的强力伟人,他亲自在对面领军!
被苻坚的名号吓到的谢石,第一反应就是,这仗没法打了。
所以,他马上拿出了一个作战方案:全军安营扎寨,把营盘把死了修,绝不主动出击,就等着苻坚来进攻,把野战打成守城战,这样等苻坚打累了,说不定他就退兵了。
在荒野中坚守不动,这条作战规划像极了神经病人的胡言乱语,但它既然是从晋军主帅口中说出来的,也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历史在这里停滞了一下。
如果谢石的规划真的实施了,汉人政权无疑就要在这里断绝。苻坚身后,还有着源源不断的百万大军,靠拖是不可能把他拖走的。
这时候,一个军人站了出来,改变了谢石的决策。
这个军人的说服能力非常强,因为他所用的工具,是一万五千颗秦军的人头。
下一章:
【五胡灾124】草木皆兵
这本书原本不打算收费,坚持了1年多的免费阅读。
但理想抵不过现实,作者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捱到现在,本书还是上架销售了。
为了对得起大家的买书钱,我新写了姚襄篇,作为付费读者的专属内容。
各位很抱歉,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