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查看话题 >镇元子为什么要跟孙悟空结拜? | 西游记释疑32

【西游记释疑】 第32篇 镇元子为什么要跟孙悟空结拜?
五庄观故事是从“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这一回开始的。镇元大仙出于好心,打了两个人参果款待“故友”唐僧,却瞒着孙悟空师兄弟几个,“刺激”孙悟空偷了人参果。
一句话,五庄观事件是由人参果引发的磨难。
☟
由于镇元大仙的友好态度,使得五庄观这一难看来无惊无险。但细细读来,却觉得里面暗藏凶险。为什么这么说?先看看五庄观故事里,有哪些可疑之处:
1、镇元子为何要跟唐僧强拉关系?镇元大仙说自己与唐僧是故旧,所以叫童子打两个人参果给唐僧吃。但事实上,镇元子与唐僧只有传茶之谊。
后来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师徒一行跑路。镇元子拿住唐僧师徒之后,不见他跟唐僧问个话、叙个旧,只见又是绑、又要打,毫不客气。唐僧是一个凡胎,不用绑也跑不了。这前后反差,哪里像是什么故人?不是故人,为什么又要送人参果?再次强调:是人参果生出的事。
2、元始天尊之邀为什么这么巧?仙人都是有法力和神通的,更不要说道教的最高神,位列“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因此,元始天尊碰巧在唐僧师徒路过之时把镇元大仙请走的可能性非常小: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二十四回)
3、镇元子为什么又回来得这么巧?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镇元子去天上开会,哪怕只要一个时辰,也是地上一个月。唐僧师徒到了五庄观后,当天孙悟空就偷了人参果。唐僧师徒只在五庄观停留了一个白天,住都不曾住,连夜就走了:
原来那长老一夜马不停蹄,只行了一百二十里路。
结果镇元子不早不晚,偏偏就在孙悟空推倒了人参果树的第二天就回来了。
4、跟唐僧拉关系为什么要费两个人参果?人参果是非常稀罕的: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年前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二十四回)
一万年三十个果子。镇元大仙和徒弟们一共四十九个人,一共也就吃了两个:
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二十四回)
如今却要给唐僧两个。
5、镇元子送人参果为何要避开唐僧的徒弟?干脆不拿出人参果,也就什么事情都没有。既然拿出果子待客,就应该人人有份。只给主客,避开陪客,这是哪门子的待客之道:
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二十四回)
镇元子既然舍得两个人参果,何不唐僧一个,孙悟空三人分食一个?假如唐僧不吃,孙悟空三人分食两个也可以啊。这样安排,反而不会生出事端。
6、蹊跷的隔音。五庄观不是小门小户,但房屋质量却极差:
噫!原来有这般事哩!他那道房,与那厨房紧紧的间壁,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见说,取金击子,拿丹盘,他已在心;又听见他说唐僧不认得是人参果,即拿在房里自吃……
“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猪八戒在厨房烧火做饭本来就有声响,隔壁悄悄地说话,居然还能听得见!这个隔音已经不是一个“差”字可以解释。会不会是谁动了手脚?或者是猪八戒本身就有问题?
7、镇元子为何留下最小的两个童子?既然镇元子看重他和唐僧的关系,他完全可以留下两个持重的弟子接待唐僧,而不是留下清风明月这两个不够稳重的弟子。在孙悟空承认偷了人参果之后,他俩百般辱骂,这才恼了孙大圣:
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骂毁。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道:“这童子,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
8、把结拜当赌注。孙悟空偷果子、推倒树不说,还想干掉镇元大仙:
行者道:“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
结果镇元大仙说,只要把树救活,他就跟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这不像是打赌(斗气),倒像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笔者认为,以上种种说明镇元子的内心非常纠结:一方面,他设计了取经团队;另一方面,他又想放过取经团队。
☟
先看他如何设计取经团队。
问题就出在这两个人参果上。
镇元子让清风明月拿两个人参果给唐僧,唐僧肉眼凡胎,极有可能不吃。即使吃,唐僧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出家人,最多只会吃一个,绝对不会吃两个。这就像去陌生人家做客,主人端一盘苹果出来。部分人不会吃,部分人会吃一个,极少有人吃两个,绝对没人全吃完。唐僧作为大唐国宗教领袖(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大唐国御弟,绝不会如此失礼,把两个都吃掉。
有人要问了,万一唐僧全然不顾体面,就是要吃掉两个怎么办?那也不可能。因为他,吃不下。来看看人参果到底有多大:
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清风暗道:“这和尚在那口舌场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识我仙家异宝。”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二十四回)
“三朝未满”,是出生不到三天。这个时候的婴儿,至少五六斤重。两个,至少有十一二斤。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镇元子师徒共四十九人可以分食两个:
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二十四回)
所以,镇元子给唐僧两个人参果,至少会多出一个。多出来的人参果怎么办?镇元子又不让清风明月告诉孙悟空等人。这样的宝贝,放坏了就不好了。因此,多出来的(至少多一个)会被清风明月吃掉。吃了也没什么,偏偏因为隔音效果太差,让猪八戒听见了。
经猪八戒一挑拨,孙悟空决定偷果子:
八戒道:“……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啯啅啯啅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二十四回)
猪八戒这话极具煽动性。主人招待客人的,主客不吃,就该让陪客吃。结果却让仆人吃了。说出去,取经团队还在五庄观受过招待,吃过人参果咧!若是看官你,心里恼不恼?
其实,最让孙悟空生气的不是没吃上人参果。最让他生气的,是五庄观防他像防贼一样!从心理学上讲,像孙悟空这种有过不光彩经历的人(偷蟠桃、盗金丹),是最恨别人把他当贼防的。五庄观这种瞧不起人的行为激怒了孙悟空。孙悟空虽然是个正直的行者,却是个受不得激的猴王。不给蟠桃吃,他就搅了蟠桃会。瞒着他吃人参果,那就非要弄几个尝鲜不可!
为什么镇元子偏偏留下清风明月?
可能是因为清风和明月的住房环境最差——靠着厨房,且隔音不好。如此才有机会让猪八戒把许多秘密听去。也有可能清风明月是最小的徒弟,修行不够,还会说脏话:
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骂毁。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道:“这童子,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
清风明月看上去占了个人参果的便宜,其实在鬼门关打了个转。“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幸好孙悟空没有动手伤人,不然事情就闹大了。清风明月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徒弟。如果孙悟空打死了清风明月,他还能留在取经团队里吗?这正是元始天尊的目的,后面再展开讲。
☟
镇元子如何放过取经团队。
人参果事件中,镇元子无疑是占理的一方。但是,镇元子的要求仅仅是孙悟空救活人参果树便罢。救活了,镇元子还要跟孙悟空结拜。这无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法。
镇元子为何如此纠结?
镇元子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很矛盾。一方面,他是道教人士,所以元始天尊打的招呼不得不听;另一方面,五庄观在西牛贺洲,他又不想得罪佛教。
事情的经过也许是这样的:镇元子收到元始天尊的来信,让他陷害取经团队。镇元子虽然不想趟浑水,但作为道教人士,他又不能不给元始天尊面子。于是,他执行了元始天尊的计划。好在孙悟空只是推倒了树,没有打死清风明月。
孙悟空闯祸之后,镇元子也装模作样地为难取经团队了。元始天尊那里有了交代,剩下的就是如何不伤了五庄观与佛家的和气。如果轻易饶了孙悟空,镇元子这个地仙之祖的面子也挂不住。传出去,是典型的讨好佛家,这让镇元子的老脸往哪搁?以救活人参果树为赌注,跟孙悟空结拜,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镇元子既下了台,又示好了佛教。
那么,镇元子为什么不跟唐僧结拜,而跟孙悟空结拜呢?原因一样啊!镇元子不想得罪或倒向佛(灵山)道(元始)任何一方,也不想给人一种趋炎附势的感觉。跟唐僧结拜,就是彻底倒向佛家。孙悟空有佛道双重身份,而且目前的地位并不高。跟孙悟空结拜,反而让人觉得镇元子和孙悟空是意气相投、相见恨晚,显得镇元子平易近人、高风亮节!
☟
除了镇元子,似乎弥勒佛也左右为难。弥勒佛为什么要主动收服黄眉大王?请听下回分解。
注: 原文引用版本为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吕薇芬校注《西游记》世德堂本 。
●待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西游记释疑(xiyoujisy),作者:曹不空
猪八戒的师父是谁? | 西游记释疑31 猪八戒属于道教哪一方势力? | 西游记释疑30 地仙之祖镇元子到底是什么级别?| 西游记释疑15 《西游记释疑》已发文章目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93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