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水墨践行者——张宝涛
时间:2018年12月 地点:王边画家村张宝涛先生工作室
特邀嘉宾:张宝涛先生
特邀嘉宾介绍:

张宝涛先生,1965年5月于沈阳出生,祖籍:山东蓬莱。1987年毕业于邯郸市教育学院美术系,后又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现为河北省美协会员、邯郸花鸟画协会副主席。
1991年国画作品《中国先生》在邯郸市“三阳开泰”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国画一等奖;2001年油画作品《盛宴》参加第五回日本佐伯--邯郸优秀美术作品交流展获优秀奖;2002年油画作品《裹不住的欲望》参加河北省“燕赵群星奖”评奖活动获优秀奖;2004年国画作品《清影摇风》参加第八回日本佐伯--邯郸优秀美术作品交流展获优秀奖;2006年国画作品《愔湜》参加全国“艺苑风情”杯中国画大赛获优秀奖;2008年国画作品《秋水》参加首届河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获铜奖;2008年—2009年国画作品《花淡如清烟》分别在台南县和新竹县举办的源流--海峡两岸艺术家联展。

《高手在民间》第七期水墨践行者——张宝涛先生视频分享(上集)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高手在民间》第七期节目,今天有幸邀请到的是我们著名水墨画家张宝涛老师,有请他为我们讲述一下他的艺术人生。“
张宝涛先生:“好。谢谢大家。我从小就(对美术)特别热爱。家长当时买了不少小人书,经常对着小人书照着去画。我的奶奶小时候经常是剪纸,把纸叠成几叠,剪子一剪,一展开就是一串小人像。这是对我非常重要的,这是整个对艺术最原始的感觉,其实作用很大的。
还有就是我特别喜欢上美术课,经常在美术课上得满分,老师对我都挺好。这是一方面;再有一方面,就是家长也鼓励。经常我画的画,都给贴到墙上,尤其是我的奶奶,一看就说:“挺好,挺好",经常鼓励。我记得7、8岁时,画了一个蚊子,他们感觉很像,就是一直在鼓励我。
种种这些因素,就促成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特别热爱画画,是这样。
上初中、上高中,尤其是喜欢美术课。总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好评。每次在新开学发课本时,我都要翻翻,看看每一个课本上是不是有空出来的页。如果有空着的页,那么我就可以在上面画画了。整个学期下来,整个本上全都是我画的画。但是现在想起来,那样是不应该的。
后来我上了邯郸教育学院美术系,这两年的学习,对我真是如鱼得水。从没有得到正规训练,一下得到老师的正规训练,确实学了很多东西。
在班级里面算是佼佼者,虽然只有十七个同学,我在里面非常认真,也很刻苦。而且我们老师的水平都很高(还聘请了几位天津美院教授),现在好多老师都调走了。现在,这些老师在中国水平都很高。我在学校期间画了很多画。

毕业以后,离开校门觉得很孤独了,没有同学了,没有老师了,自己更是加强艺术训练,经常写生、创作,自己更是”趁热“马上画,经常画,就是这样。
当时毕业以后到学校,教小学、初中(美术)。
我对孩子的画感觉特别喜欢,他们的画感觉天真、很随意,很真实。当时我的教学方法跟别人也不一样,发挥每个孩子不一样的创造力。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画得都不一样,这样去常常鼓励他们。所以说好多学生毕业以后,都跟我说:“你那种教法真好,至少给我们很充分的鼓励。”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参加了好多市里面美协组织的活动。
91年参加邯郸市美协会员展的时候,其中包括我的老师和画界前辈在里面,那时候有油画、国画、版画很多组,我是国画一等奖,油画的一等奖是我的老师。这次获奖,是很大的鼓励,当然对我从事艺术绘画给予了满满信心。


《高手在民间》第七期水墨践行者——张宝涛先生视频分享(中集)
主持人:“感谢大家体验了张宝涛老师的艺术人生,下面有请张宝涛老师为我们讲述一下他的艺术感悟。” 张宝涛先生:“谢谢大家。我呢,从事艺术活动以来,上了学院之后,早期画的是花鸟画,跟随我国近代花鸟画大师王雪涛先生弟子马志丰老师,跟他学花鸟画。当时临摩了大量的作品,画了很多,去揣摩对王雪涛先生作品的基本认识。
后来呢,毕业以后,认识了一位日本朋友(中日友好协会富山会长水岛先生),应他的要求,为他画了很多山水画。

他们主要是喜欢仿古山水,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画了百张画。当时给他们画这些作品,当然是有报酬的:当时一幅画是人民币150。
日本人对绘画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很细的。各方面的要求,当时通过画这些画,对于我自己,对山水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后来,参加了好多市里的活动。近十来年,我就画了很多人物,对人物进行了一些探索。
我觉得艺术怎么才能提高 ?
可能要分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兴趣,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画不好;
第二:要有勤奋,这种勤奋包括你的画,包括你看书,都要非常勤奋;
第三:想要创造持续而有后劲,这时候需要有养分和不断追肥。
“追肥”就是要看书,要从画界的圈外吸收营养,这样将会丰富你的作品,这样你的作品才能提高。
艺术是要遵循艺术规律的,应该“生——熟——生”。这个“生——熟——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刚开始学画的时候,画不好,作品还是很生,很稚嫩的;
那么画到一定程度以后,到中年成熟以后,画能看了,画很熟,但是,这个还不行,还要返“生”;这个“生”,比如说到了老年的作品,粗看有点象儿童画一样,这种“生”应该是更高级的“生”,更老辣而天成。你看许多画家都是这样,你看看齐白石最后一年,他画的,真是神来之笔。包括黄宾虹等等。他们到晚年画画,就象儿童画一样,大美不琢,天然单真,但却是非常高级的。
我现在也是追求这样的东西。
中国画都是要追求这种以中国哲学为基础,来表现自己的真实而强烈感受的东西。
所以说我特别喜欢孩子,孩子的东西,天真自然,下一步我的作品也要尽量追求这种更天然,更自然的东西。
简单说到这。”

下边呈现一些张宝涛先生的人物画作,大家赏析:





(看看这些人物,您能认识几位?)

《高手在民间》第七期水墨践行者——张宝涛先生视频分享(下集)
主持人:“我们体验了张宝涛老师的艺术感悟,有请他为大家展示一下他未来的展望。”
张宝涛先生:“好。谢谢大家。说到未来的展望,就是前一段时间,随几位画家去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搞了次展览,反响还是不错的。外国人对中国画,虽然是看不懂,但是很感兴趣。我能看出来。我们在那里搞过笔会,在一块也通过翻译进行交流,他们都很感兴趣。包括大学的教授都在场,还是对中国文化不排斥,但是很感兴趣。
今年同时在咱们邯郸市里也参加过一些活动,包括咱们永年王边村美术馆成立,咱们搞了一次名家作品展,邀请一了部分北京宋庄的国际知名画家来参加,这次的艺术水平质量还是很高的。包括还参加在阳光美术馆“北京博宝”全国美术学术邀请展,这也是一次由杨维民先生策划的全国性的展览。

王边村的展览正好赶上永年的旅发大会,由市委书记高书记带队率四套班子及县区四套班子,来王边画家村暨美术馆开馆学术邀请展,高书记及与会领导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那么下一步,我想还是多抽时间是静下来多想一想作品。
对以往作品进行梳理,怎么去更好的去表达大自然,更贴切的表达我自己的心声。
总之,有很多想法没有付诸实施。下一步肯定要沉下去,要多想想,多实践一些这样的东西。画一些我自己心中想要画的一些东西。
就这样。”
主持人:“真是艺无止境。看我们张宝涛老师去过这么多地方,参加过这么多笔会,还这么潜心修炼,真是很难得。我们感谢张宝涛老师。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他的画业会越来越好,画技越来越精湛。
谢谢大家观看《高手在民间》第七期节目,谢谢张宝涛老师。”

下图为张宝涛先生相关作品,请大家赏析:

























下面呈现张宝涛先生在艺术践行中的温暖闪光:(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




















张宝涛先生部分作品获奖荣誉呈现:



(日本佐伯文化振兴会颁发的展览证书)

水墨践行的路上,是孤独的;
艺术追求的路上,是寂寞的;
一直在默默路上行走,心里却是美好的。
让我们期待沉静在自己水墨践行之路的张宝涛先生,
画出更多表达自己心意的画作。
明年是猪年,
借张宝涛老师一幅画作:《猪肥事业旺》
祝大家都心想事成,
可好?!

感谢各位师友观看
文中图片由张宝涛先生提供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欢迎友情转发
本期特邀嘉宾:张宝涛先生
导演:杨艳丽
渴望真情实感,期待原创作品及平凡人的传奇故事。尊重原创,一旦采用,会署名作者及作者本人微信号,在微信、新浪微博、豆瓣、大鱼号等平台进行相应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