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厨房——10大阳性食物
一、生姜 ——解表散寒
生姜既是居家过日子并不可少的调味品,又是物美价廉,随手可用的保健品。据研究,生姜含有姜醇等挥发油,对胃酸,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进食欲,促使肠道蠕动,消除肠胀气,所以民间有谚语:“早上三片姜,胜过饮参汤。”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舌红苔黄或者目赤内热的人,最好不要吃姜。 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健胃止呕,化痰止咳。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生姜可以解表散寒。如果我们被冷风吹到了,切几片生姜熬水喝下去,身上立刻就会温暖起来,甚至会出汗,这样寒邪就被排除了,这叫解表散寒。
第二,生姜可以止呕。如果是脾胃不和引起的呕逆,尤其是寒性的呕逆,弄点姜汁喝下去就可以止呕,效果特别好。姜汁的做法是这样的,把生姜捣碎,兑入一点水,搅拌,然后把汁沥出,这就是姜汁了。并不是把生姜放入搅拌机中搅碎榨汁才算姜汁。
第三,生姜可以化痰止咳。如果因寒导致咳嗽或者是有寒痰,这时加入生姜,效果不错。 干姜和生姜是不同的,生姜发散的性质比较突出,有发汗的作用,干姜发汗的作用不明显,但它却是一味温里的良药。

二、 南瓜——温补脾气
南瓜性温,味道甘美,入脾胃两经,可以补中益气,对于脾虚气弱的人,很有补益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南瓜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因为它可以阻止血糖的迅速升高和降低,有稳定病情的作用,这和中医论述的补脾有相通之处。
但是体内偏热和有胃热的人应该少吃。南瓜补气,所以患气滞湿阻的人也不要吃,或者少吃南瓜。南瓜不要多吃,多吃以后,一是容易引发脚气,而是容易引发黄疸。

三、 香菜——散寒形气
香菜的香味有刺激性,可以解表散寒,尤其对外感风寒的人,能起到驱寒发汗的作用。这一点,香菜和葱白的作用相似。
但因为香菜能动气,所以是发物,吃了以后容易导致旧病复发。
另外,特别提醒,有狐臭的人不能食用香菜,有口臭的人也不宜食用香菜。食用了以后问题会加剧,就算是体质平和的人也不能多吃,多吃会影响视力,而且损耗阴阳之气。

四、 洋葱——发散表寒
洋葱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脾、肾、肺劲,具有温中通阳,理气和中,健脾进食的功效。不过它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发表风寒。如果你感冒了,觉得冷,可是又不出汗,这时就可以多吃点洋葱,用洋葱熬水喝也可以,你会发现无汗和鼻塞不通的症状,很快就能够缓解。但是体热的人不适合吃洋葱。

五、 大葱——发表通阳
大葱味辛,性微温,有发表通阳的作用。葱的味道很有刺激性,这种辛辣的气味,可以帮助人体将表寒清透出去,从而解除感冒发冷的症状。用来治感冒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到的是葱白,葱白归肺经和胃经。感冒的时候用葱白熬水,趁热喝,然后捂一点儿汗,鼻塞和发冷的症状就会缓解。

六、 栗子——温补脾肾
栗子是属阳的食物,很补,它的补益作用,甚至能和当归,人参,黄芪媲美,但吃多了容易导致脾胃积热。
栗子性温,味甘,入脾、胃、肾三经,在民间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的美称。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它可以补气健脾,厚补胃肠,而且栗子还有补肾的功能。古时候人们又把栗子叫做肾之果。如果老年人因为肾虚导致腰酸背痛的话,也可以吃它来补益,但一定不要多吃,栗子这东西就是“生极难化,熟易滞气”。

七、 胡椒——温中散寒
胡椒是辛热纯阳之物,如果体寒,吃了可以祛寒,但如果体热和容易患热病的人吃了那就会动火伤气,加重病情。胡椒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呢❓
就是因为它能引动体内阳气的生发,辛味走气,热性助火,所以凡是咽喉肿痛,牙痛和有眼疾的人,一定要忌食胡椒。吃药要对症,吃饭也要对症。胡椒对体内有热的人不宜,但对于体寒的人则是最好的药。胡椒们温中散寒,壮肾气,如果是胃寒、腹泻、虚冷的人,可以适当吃些胡椒。
胡椒还有开胃的作用,如果在某段时间胃口不好,尤其是受凉引起的,就可以在做菜的时候放入一点胡椒。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胃口,增进食欲。

八、韭菜——补肾起阳
韭菜又叫“起阳草”,光从这个名字里就可以看出韭菜毫无疑问是属阳的食物,它性温,味辛,有补肾起阳的作用,因此民间又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韭菜属阳,所以适合男士吃可以壮阳;藕属阴,因此适合女士吃可以滋阴。
韭菜适合于寒性体质的人多吃,但胃虚有热,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吃韭菜。韭菜适合春天食用。“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肝木风动,阳气生发,吃韭菜有利于补脾胃之气,也就是补全身之气,有利于在春寒料梢的天气保持身体的阴阳平和。

九、 川椒——驱寒祛湿
川椒,大热纯阳,可以入脾、胃、肺、肾诸经,能够温脾胃,补命门,散阴寒,驱蛔虫,止疼痛,燥风湿,作用非常多。
用川椒煮水泡脚可以燥湿祛寒,温脾胃,补命门。脾胃是后天之本,命门是先天之本,温先天之本,补后天之本,这是固本培元的重要方法。而湿邪若是进入身体是最难祛除的,久了就会变成终身不去的病。
建议大家也坚持使用这个方法,尤其是南方的朋友一定要用,因为南方雨水多,湿气重。阴虚火旺的人,还有孕妇就不要吃花椒了。

十、小茴香——暖下腹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它能温肝肾,暖脾胃,理气和中。奇妙的是,它还可以治疗疝气,也就是小肠气。 小茴香可以散寒止痛,和胃理气,而疝气主要是因为寒气积邪于小肠之间,才导致小腹疼痛,睾丸胀痛。小茴香具有祛散脾胃和小肠寒气的功能,所以小茴香能够治疗疝气。由于小茴香有温暖下腹的作用,如果女性朋友遇到寒凉导致的痛经时,也可以用小茴香煎水喝。 小茴香一般是针对寒症,如果是胃、肾多火,小肠多热的人使用了小茴香,反而会加重症状,因此体内有热毒的人禁用小茴香。

想了解更多健康分享知识,添加微信号码:13269111268,验证信息:豆瓣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