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饭圈”和文艺鉴赏者
自诩为文青而活跃于各大自媒体平台的人经常拿“别用你们饭圈那套”来排斥粉丝文化。那么何为饭圈,立于饭圈之外的人又为何用抵触甚至厌恶的态度对待这一文化?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2018《声入人心》录制地点
其实,随着知识水平和人们普遍鉴赏力的提高,越是接触过丰富文化熏陶的人往往越容易产生多元价值观,从而不会再产生像21世纪初期粉丝文化刚刚兴起时的全民追星热潮。人们对待歌手,演员的鉴赏渐渐从人本身移开而更多关注作品,即便是对待作品,也不会疯狂的追求某一种风格或形式,对待质量上乘或风格鲜明的作品他们不会说“我喜欢”而仅仅说“这很好”,并把所有精力集中于挖掘它为什么好以及找出尚待完善的地方。
于是,在这些自诩为鉴赏者的眼中对待单一的死忠粉的态度往往是鄙夷的,认为他们是鉴赏能力不够完善的低下者,因自身有较为多元的价值观没有迷失于某一种风格或某一个单一的人而产生一种自豪感。
可若是将这种对待明星、作品的态度和感情称之为爱的话,从爱情道德观的角度来看,二者的性质又完全不同了。此时,这些崇高者们仿佛一个个理性到近乎残酷的渣男,而身处于饭圈甚至不自知的人却是一心投入爱情而不计回报的爱情疯子。
何者更为崇高?其实从不同角度来看有着不同答案,而实质上二者也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对待娱乐文化的态度有所不同,有的是以此为寄托,有的则是带着研究者的眼光。也许时代的发展会造成人们对饭圈文化的排斥,但冷漠的态度和不愿甚至不敢融入某一集体的边缘群体何尝不是自身需要克服的盲点?

2018《声入人心》选手居住地
为何这个时代的爱已经崇高到对待喜欢的明星、作品都不能真实地表达?这不仅是理智与情感的博弈,更是每一个人需要深省的问题。如何选择是个人自己的事,但若没有一个好的文化导向使得二者互相排斥并走向各自极端的话,就是对艺术的亵渎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