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梦非梦 破茧成蝶 | 新川派妙音·蜀派古琴传人戴茹新曲发布会(下)
凡接触古琴,皆会闻得“打谱”一说,
琴界有传“小曲打三月,大曲打三年”,
因其间过程之艰苦,外人实乃想象,

考证曲谱版本、认定谱字,
再译解其间音高、音色、
力度、技法、节奏等,

而后经过无数遍弹奏,
方可定拍、记谱,
可见此中工程之浩大。
因此古传三千琴曲,今不足百首可弹,
实乃琴学之大憾。

当此梓又先生发布
《庄周梦蝶》此张专辑之际,
琴学理论家唐中六先生欣然之情难抑,

他认为,梓又先生在演奏上,
全面继承了传统古琴的体系,
但是又吸收了全国各地古琴大家的
演奏技巧、理论,以及技法,

走出了新川派的道路。
“所以我说她呀,是心有乾坤”。

而著名斫琴师何明威先生
更是评价梓又先生,

融合了各家各派,
演绎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对于古琴艺术未来的发展,
提出了三点意见
“古之美者,承之,
今之美者,扬之,
外来之美者,融之。”

何明威先生乃著名斫琴师,
其所斫之琴,明亮、灵敏、松透,
正是演绎《庄周梦蝶》此曲至佳良器。

今日在场,皆是重宾贵客,
然先生于众人瞩目之下登台,
举止大方自如,从容不迫,
虽是谦和自慎,不矜不骄,
但其通身气韵,雍容闲雅,
实难掩大家风度。
使人不由暗赞不已。

《庄周梦蝶》此曲,
“以神驭气游燕于广漠之墟。
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
斯乐非庸夫俗子之所能知也。”

世人皆知梦蝶之乐,
然可真明了此间逍遥之意?
浊世繁华易迷人心,
又有几人能跳出这万丈红尘之中。
故而此曲,皆可弹,皆能闻,
然得其中真趣之人,寥寥矣。
今实乃幸焉,
可得闻梓又先生现场演绎此曲。

又有所耳闻,弹得此曲者,
须具超逸之品,
方能发超逸之音。
雪其躁气释其竞心,
以无负累之神,而合有道之器,
自有一种气逸神远之景象。
再见先生,则是正襟危坐,
潇洒自如,信手徐来,
弹指间似瞥得逍遥之境,
观其周身气场,
则恍然已置身于物外乾坤,
俨然化蝶之姿。

一曲终了,先生似于大梦而归,
复归沉静内敛,
然众人皆知,
其云淡风轻外表之下,
却是洒脱逍遥之心。
其历练红尘诸事,
“勾挑宫商,吟猱四季,
滾指山川,撥剌乾坤”
成就琴心,
故而先生之道,即是天地之道,
外物之浮沉荣华,其已不甚在意。

面对今日诸多来宾,
先生谦道:
“我非常的激动,学琴三十年,今天才敢来见一下大家。
我今天最想说的是感谢。首先感谢的,是在这么寒冷的冬日赶到这里的嘉宾、领导和各位挚友亲朋, 谢谢你们,你们的支持,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一路前行;
其次,我要感谢古琴届的各位前辈们,你们一直看着我成长,从我冒根的样子,到现在断纹渐起,谢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提点 我相信这条路还会一直往下;
再其次,我要感谢我书画界的朋友们,因为他们不断帮助我提高各方面的艺术修养,给我提出更多的艺术的追求和看法,使我的艺术境界更上一层楼,谢谢你们;
另外,我要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因为有这个美好的时代,我才有这个学琴的机会;
而我最最感谢的,是我的恩师,曾成伟先生。很遗憾,他今天在外演出,没有来。我88年跟随我的恩师,开始习琴。这八年里,师傅真的是倾囊相授,让我学了很多东西。
其后的二十二年中间,在老师的推荐和保举下,我跟随了李祥霆先生,龚一先生,成公亮先生和吴文光先生四大名家学习。这二十二年里,每一个暑假,我都在外面求学。正因为有这些古琴的前辈,倾囊相授,我才能学到这么多的东西。
当然,我今天展示出的这一点点,只是古琴艺术中的沧海一粟,我穷尽一生,也只能在古琴这座金山上窥见一豹,所以,我觉得我的路,还很长很长,还需要各位领导、专家、前辈的支持和提点,请你们一如既往的批评我,指正我。
最后,我觉得今天这个好的时代,给了我们更多交流和传承的机会,
正是因为这样,我愿意把古琴艺术,这么美好的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走乡村,走基层,走小学,走社区,不遗余力,我一年里可能有二十多场这样的活动,然后还有独奏音乐会,学术音乐会。为什么要拼命的这么做,我觉得古琴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好太好了,就像陈滞冬老师说的,唯有艺术,才让我们脱俗,正是因为我在拼命这么做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和卖菜的阿姨,有点不一样了。所以我相信,大家也会因为听到这么好的音乐,而有所不一样,我相信,是因为我就是这个艺术的受益者。
太多的感谢,我几乎是热泪盈眶,但是我还是要说,谢谢大家。”

先生虽是躬让自谦,
然现场众人却是知其藏拙,
强烈要求之下,
梓又先生又为众人带来了
广陵派张子谦先生
传给成公亮先生的《老梅花》,
以及虞山吴派吴景略先生打谱,
吴文光先生传承于其的《阳春》,
展示了其琴艺海纳百川之妙。

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陈岳先生,
虽身未至,然情已到,

其托人为先生送上了祝福:
“我和戴老师相识多年,我认识的戴老师呢,除了钻研自身琴学外,在古琴传承路上也一直坚持不懈。我们合作了多次的进校园活动,她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每一场演出都是以最佳的状态对待,力求精益求精,为的就是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播向下一代。
今天发布的这张专辑《庄周梦蝶》,从我的角度来看,它的意义可能不仅仅是说是戴老师的第五张演奏专辑,第一张打谱专辑。这张专辑呢,是戴茹老师三十年琴学的精华融合,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她对自我的总结。专辑的开头不是有一个序嘛,“勾挑宫商,吟猱四季,滚拂山川,拨剌乾坤,静谧寰宇,达天济人。”其实就是戴老师这多年的琴学经历一个概论及对艺术终极追求。

在我看来,这张专辑不仅是一个总结,更是她古琴新章程的开端。对于蜀派古琴更是件可喜的事情。新的乐曲,新的演绎方式,新的思想,新的学术理念,这无异是向蜀派古琴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古琴已经传承千年,几经浮沉,一度式微,幸好在诸多琴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又再度复兴,但我觉得,这股年轻的,鲜活的激情,说不定能为当代古琴发展带来一个别样的惊喜。
借吴文光先生在此专辑序中所言:
为琴学开蔚然新风 ,为后学树世代榜样。
本次新曲发布会由
成都市文联文艺志愿部、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女艺术家分会、成都非遗中心主办
成都古琴文化学会、成都梓又古琴馆承办
成都市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红美术馆协



感谢诸位
对本次新曲发布会的的支持
文:思远
摄影: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