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录#背着“负罪感”总是过不好一生
今天登陆爱彼迎,想要预定一个在海边的旅馆,作为新的一年的礼物送给自己。在浏览上次去日本住宿的情况,无意中发现一位日本大叔给我的差评。
记得当时去京都的时候,住在一个养着金毛的大叔家里,因为大叔不太会使用爱彼迎软件,把房间信息写成了可以提供网络,但实际上没有。
下榻之后,我问日本大叔可不可以链接一下网络,他很抱歉的说,只有他的手机连接了电脑,才能上网。我请求道,是否可以打开一下电脑,我看看能不能把我的手机也连接上网。
于是,日本大叔把房间的电脑打开,我看了一下网络链接,并不能提供无线网络便作罢。
此后,我也没有再问大叔要WiFi,没想到的时候,被我勾选了网络信号以后,居然日本阿叔的手机也上不了网。
今天看到评论,才知道日本阿叔找人修了电脑,花了一大笔钱。
而我,就成了搞破坏的中国游客。
实在是有点冤枉。
但我也不能说自己完全无辜,毕竟是经被我调试完以后,才需要维修的。可是,软件上的设置,居然要花一大笔钱维修,而且日本大叔也没有说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我觉得有点不安和无奈。
所以,今天我一直都郁郁寡欢,甚至暗暗下决心,等到找了工作就去京都把维修给到这位日本大叔。不管是电脑维修工的问题,还是我,都让这件事了结。
在反复的心理建设之下,我才稍微好受一点,但是这冬日明媚的一天,我在图书馆里胡思乱想,无心学习。
我也不禁反思了上半学期,学习成果一事无成的原因。和我今天的一事无成,可谓是异曲同工。
在学校读书的每一天,我脑子里都在想,和我同龄的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是正经危坐的在办公室里,见着客户敲着键盘,或者是打飞机出差,接下了大客户。
有时候看到前同事在朋友圈发拉到的存款,或者是拿到了理财师的证件,都会觉得怅然若失。
一种日复一日的受挫感,会使我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
在看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去听讲座。听讲座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去参加活动。参加活动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多看点书。
在一个无比消耗自我精力的循环中,反复地自我怀疑,燃尽自己精力。
人总是善于伪装自己的,每次朋友说,我觉得你做什么时候都特别果断的时候,我都会默默等在心里嘀咕:其实我内心已经崩溃无数遍了,只不过,这样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而已。
就如同哲人所言,大多数人都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
但我也绝非独自一个人,陷入这样的困境之中。
一个同班的同学,来自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父母收入都不太高,又生活在偏远内陆地区的小城市,供她来香港念书,也是掏出了家底。
这个同学每日都唉声叹气,每花一分钱,都要叹三口气。对周围的人与事,总是看不惯,各种嫌弃。同样,她的学习也是不太理想,心思都花在金钱的烦恼之中。周围的人也渐渐远离这个每天抱怨的同学。
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这个同学,会很客观地认为,既然决定了要拿出家底来香港念书,花了将近20万的本钱,每日郁郁寡欢,把新鲜的时光变得饱受煎熬,真的一点都不明智。
而我自己也是一样。
如果觉得多看书重要,那就老老实实待在图书馆看书。如果去参加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或者是听讲座,投入地去听,去感受,也就足够了。
三心两意,既可悲,又可笑。饱受煎熬,结果又一事无成。
我另外一个朋友也是如此,她因为父母重男轻女,所以总是认为要把钱拿来孝敬父母才是正道。每次花钱,都带着强烈的负罪感。
记得又一次和她逛街买化妆品,她买单的时候郁郁寡欢地说了一句,又浪费了钱。收银的阿姨马上微笑地回了一句,钱花在自己身上,可不是浪费哦。
对于很多生活在重男亲女地家庭里的女孩,都很明显地带着自卑感。她们被父母操控地方式,就是脑袋里了被植入一个观点:你作为女儿应该为家庭牺牲,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是不对的。
这种“生为女人,我很抱歉”的价值观,使得很多女孩对自我的评价过低,很容易又陷入这样的循环里面:从一个重男亲女的家庭,嫁到另外一个男女不平等的环境当中。
然后,习以为常。
当时我在备考雅思的时候,一直都没有状态,打电话跟朋友哭诉自己的痛苦。好友安慰我说,她之前因为读研,也是被人指责,觉得她作为女儿非常不孝顺,甚至被贴上了”自私“的标签。
她说,既然决定了要做一件事,那就好好地投入去做,不要太在意结果,背上更多的负担。她也提到,当时复习的时候也是胡思乱想,一年的时间里,只有短短几个月才有复习状态。现在回想,觉得非常的浪费。因为如果能够调整好情绪,说不定可以去更好的学校。
用小丸子的处世哲学来说,便是: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在意,而是在意了也没有用(摊手)。
新的一年,又要如期而至。
对于今年最大的总结是:
1.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不够全身心投入,而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也不够果决。在未来地日子里,要练习投入地学习做事,心无旁骛地对待每一件事。
2.要继续、更加地学会独处,让独处给自己带来更高的效率。只有羊群才成群结队,迎合他人的看法,或者是无意义地社交,只会让人更加自我怀疑。毕竟,好朋友总是千载难逢。
3.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去打听和窥视他人的内心,也不要轻易地暴露自我。村上说的,当一条不露声色的鱼,静静地游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海。
4.要做的事情,尽快动手去实践。写好计划,量化自己的结果。同时,也要保持童心,创作是为了挖掘纯真的内心,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制作机器。
未来的日子,希望可以活得更加轻盈、舒缓,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