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虐童事件中的儿童攻击性行为
深圳虐童视频爆出后,我们惊异于,在养育理念转变的当下,还存在着这样的“严父严母”,视频中的行为已经不是管教了,而是货真价实的虐待。是怎样扭曲的心理,使得父母对亲生女儿做出如此践踏尊严的行径,我实在理解不了。 暴力像家中隐藏的不定时炸弹,空气中弥漫着乖戾的气息。最让我吃惊的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对妹妹的攻击也是理所当然,扇妹妹脸的动作完全是父母的翻版。
这简直再现了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

波波玩偶实验截屏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了一项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该实验很好地证明了成人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很显然,虐童家庭中的男孩,目睹父母一次次施虐后,攻击性行为被习得并被不断强化,他从家庭经验中感觉到,暴力行为可以使自己获得利益,可以轻而易举地让别人让出资源或屈服。充满语言暴力、身体虐待与情绪虐待的家庭,成为了孕育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土壤。
事件中的男孩与女孩一样,需要接受心理干预。
© 本文版权归 tinglovet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