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跳舞关于风情
很奇怪,我在三十多岁上成了同事朋友眼中很会跳舞的人。跳成舞有范儿,跳即兴更有范儿。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纳闷,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我从小是个害羞的女孩。在人多的时候紧张,肢体僵硬。我妈以及她的几个妹妹从小能歌善舞,是学校的文艺担当。所以经常听到我妈的叹息,你怎么一点不像我?
但我是喜欢音乐的,从三四岁在乡下听一个漂亮姐姐教我们唱采蘑菇的小姑娘,到小学时候很喜欢音乐课。我一直享受音乐的节奏,但还是羞于唱歌羞于跳舞。曾经在五年级的夏令营,走老妈的关系参加了学校舞蹈队的夏令营。然而全程是备胎型选手,很羡慕那些同龄小女孩学得快跳得好,而我感觉内心和身体有很大的距离,我喜欢那些节奏,却不知道如何调动身体。
时光催熟了我,一个比较严肃的小城学霸女孩。理工科,高数,线代,模电数电C++。没有爱情。一路还是喜欢听音乐,以及一些文艺的历史的书。但和跳舞无关,因为我肢体僵硬不知如何调动。
三十岁后人生进入了比较激烈的变化。一边是顺利地工作、结婚、生子。一边悲伤地陪母亲治病、无效、再治、无效,眼睁睁看着她离去。这期间内心是无比激荡的,书籍是我最大的慰藉来源。后来是古典音乐,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巴赫。很多变化就在这期间悄悄发生,比如,我的身体解冻了。
我突然喜欢上了跳舞。发现自己可以自如的运用身体去呼应音乐,很享受这个过程。学拉丁,学弗拉门戈,基本上都学的很快,跳得很high.我还开始唱K,虽然声带气息的操控要比跳舞难上十倍不止,我同样享受。
跳舞或许是一种本能。我们的一些固有意识禁锢了它,同时也禁锢了身体的覚知。这些神秘强大的意识可能还来自某种集体无意识。比如我,从小并未被打击约束,但就是被神秘地禁锢住。环顾四周像我这样拘禁的是绝大多数。为什么外国人以及我们一些少数民族,却能歌善舞很奔放呢?可能还是某种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近千年的礼教,特别是大唐之后越趋保守的文化传统,对女性的教化,都在DNA层面深远地影响着我们。
而当你的身体解冻了,自如了,风情自然就来了。风情不是张扬在外的妩媚娇柔,不是迎合潮流的网红脸,不是丰胸细腰翘臀,不是强烈的女性意识。见天的暴露在外的肯定不是风情,早挥发没了。真正的风情来自身体深处的放松。是对身体的覚知,对身体的自信。风情就藏在身体里面,会在适当的场合缓缓地释放出来,余韵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