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手帐体系 || 用7本笔记开启新的一年

对于一个比较念旧,又喜欢收藏琐碎的人来说,手帐是个很不错的存在。记录满满当当的细节,回头翻看的时候,会很感动,即便只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小学开始,我就是文具控,一直有写日记、写书信的习惯,大学和工作之后,也经常会做各类笔记规划。所以,在还不知道“手帐“这个名词之前,很早就已经跟它产生过联系。后来,机缘巧合遇见了熊谷正涛的《记事本圆梦计划》,以及《知日•断舍离》,我受到了一些启发,自此开始想尝试新阶段的生活记录。
备忘录,是手帐最初的起点。一款简单的横线本,记录每一天的to do list、寥寥无几的事务。之后,在instaram上面也发现了各式各样的手帐用法,包括多姿多彩的版式排版、胶带拼贴等。不过,前几年因为工作太忙碌的关系,根本无暇顾及学习各类新颖的手帐术,也没有精力坚持一整本。直至今年,辞职去做原创胶带品牌,才正式入坑手帐圈。同时,也逐渐积累不少手帐术相关知识,对井然有序的记录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书写习惯有助于思路开明,这是我始终坚信的。在思考的时候,很多概念、逻辑在脑海里是混沌的状态,付诸纸面才能在混沌中捕捉一个静态的、确定的图景,也可以避免灵感稍纵即逝的遗憾。真的,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可以代替纸和笔给予人舒适和归属感。除了必要的记录,手帐是一种对于人生不停的观察和思考,并保留给多年后的宝贵回忆。翻看多年前的记录,跃然眼前的不单单是当时发生过的故事,更有体验到当时奋笔疾书的心情,以及成长后回顾过去的感慨。
找到一件小事讨好自己并不容易。在2018年即将废弃过期之际,我准备用七本笔记本迎接新的一年。虽然标题写的是“手帐体系”,实际只是一种自我安排和探索。希望接下来的每一年,本本们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01/
读书笔记:note for A5方格页

张老师是买书狂人,家里屯了超级多未拆封的书籍,起码有四十来箱。若总是压箱底不拿出来翻一翻,难免愧对“读书人”这件事。加上目前宅家时间居多,阅读是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杀时间方式。所以,读书笔记当属手帐体系安排的第一顺位,用来梳理阅读清单,以及记录简单的书评、句子摘抄。

我选用的是note for的A5方格定页本。一直都很喜欢方格子,4MM的间距,是绝佳的比例图文列表利器,书写的整齐度也比较好控制。另外,再搭配妈妈手工制作的书衣,也算仪式感满满了。
市面上也有很多专门的阅读记录本,品牌众多,比如德国的灯塔等,大部分的设计和纸质都不错。只不过,个人偏向于自主规划、版式随意发挥,还喜欢增添一些胶带装饰,note for 普通的A5规格定页本就足够需求,怎么舒服怎么写吧。
/02/
旅行随身本:note for A6点阵页

出门看世界的欲望很强,一年到头,总需要旅行几次。而写旅行日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记忆,保存好当时最真实的观察与记录。
这本的规格是A6的,很普通的点阵页,小小的,出门带在身上临时记东西很方便,也能应急。封皮依然是妈妈做的帆布书衣。

有的手帐er会选择带复古TN本去旅行,每天晚上回到酒店都会马不停蹄地写记录、做手帐装饰。去年尝试过TN随身本,但我完全不行。因为我一般玩得比较晚,回到酒店的首要任务就是瘫倒......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做手帐,都是旅行结束后,再各种打印照片去补充拼贴,期间发现很多信息有遗漏,记忆不全,实在令人恼得很。
所以,今年决定放弃TN,带这样一个小本子,缝隙时间实时记录自己的体验与想法:在什么样的时间、去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有哪些疑问与感想等等,还有就是收集一下旅途中的相关物件就好。比如,各种纸品、当地的点心包装、门票、票根......
/03/
观影&追剧打卡:本子事多活页本

本子很扎实,是标准的六孔活页替芯,内含TODO页、方格页、空白页、牛皮纸空白页、横线页、点阵页,规格很丰富。页数方面也很足够,偶尔话痨犯了,或者想拼贴一下海报、花式排版一下,也完全不惧爆本。
另外,本子配有活页封套,可以把相关的电影票根收纳进去,很实用。扉首还能作为TO DO WATCH,方便复盘一年的看片量。


与读书笔记一样,观影打卡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用来记录一年的看片量,写写影评、吐槽,以及印象最深刻的桥段等。2019年希望每周都能抽空看个3-5部电影吧。
考虑到本子厚实,便也融入了追剧打卡,简单记录观后感。
/04/
生活记录日程本:国誉自我时间轴

国誉自我的时间轴本,算是手帐圈的网红品牌了,大部分手帐er都人手一本,也是日本很有名气的一款本子。我今年12月份开始启用,短句类文字+简单拼贴为主,记录的内容是“我的一天”,即每日的情况追踪,包括做了什么、学习了什么、摸鱼了多久、玩手机多长时间、吃了什么等。虽然看似“流水账”,但每周回头复盘的时候,能检测自己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尽量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每一个时刻。
纸质方面,它用的是巴川纸,最大程度上平衡书写与轻薄。写字太重的手帐er可能容易写到背面去,此时可以找一张明信片垫着写,写出来就不会像花脸一样啦。


整个12月使用下来,体验非常顺畅。除了知名的时间轴设计之外,它还有很多贴心又亮眼的页面设计。比如,TODO栏可以做周计划,也可以做周总结;睡梦时间轴区,可以记录每天的睡眠;底部的空白心情区,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记录当天“最闪亮的事情”。
此外,它还分有很多功能页。Money plan,可以记录本月的开销和收入。明白自己的开支流向何处,是一种很好的回顾与反省,不过,这个页面对我比较鸡肋,我不是一个喜欢记账的人orz......May's 2019,用来记录年度计划,比如看多少书,去哪些地方,要做哪些事情等;Book list和Moive list,可记录电影、阅读清单,能标记作者、日期、评分与感想。但由于只有两页,不太足够我来使用,基本决定弃用;月历表,我打算用来追踪记录身体的健康情况,包括生理期、相关症状与用药等。
本子的最后,还附有一本专门用来记录IDEA的内芯。这对我很友好,可以备注相关灵感。尤其是胶带主题的策划、产品开发方面的一些零碎想法,我都会综合记录在这块区域,方便查阅。
/05/
周计划本:黎贝卡异想笔记本

黎贝卡从去年开始,都会循例出一款年度手帐本新品。因为封面颜值很高,果断入手了。不管是纸质方面,还是本子的装订设计、版式设计、规格设计等方面,都深得我心。本子也很轻巧,尺寸与TN随身本接近,很适合外出携带。


内容页的规划很简约。扉页是年度清单列表,我打算用来写2019年的目标计划;月历表,我准备用来概括当天发生的事情,比如外出、超市、看电影、暴雨等;周计划页,可以安排每天的日程计划与安排,每完成一项就打勾一项,希望自己能养成每日打卡的好习惯,不至于荒废时间;异想方格页,作为每周复盘;每月空白页,可以写下本月微梦想,如同游戏通关,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年度目标。
/06/
心情日记本:Hobonichi 一日一页全年册

Hobo本子的强大不必赘述,手帐圈的拥护者非常多。我去年就开始使用了,今年依然入手了2019版A6全年册。封套是榴莲干的原创手工书衣,金色的图纹很美貌,还设置有插卡位、插笔位,功能齐全。



年历页因为方格子比较小的缘故,很多人会忽略或浪费掉。实际上,这一页可以做每日打卡,十分方便。比如,我计划用来进行电影、阅读、外出、约饭、健身等项目的打卡。一行是一天,一列是一个项目,如果完成,就把当天的小格子涂满,真的是简单高效。
月计划页,我主要想用来给张老师做“每日评分”哈哈哈......满分100,根据他当天的表现情况打分,每月复盘。如果成绩优异,比如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当月可得小礼物奖励,否则罚款500元。希望张老师每天的每天都坚持对我好呀。
一日一页,想随手写写每日的心情,不管是丧的,开心的,都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随手写一写,不注重排版,以放飞自我为主吧。如果时间允许,也能进行胶带拼贴装饰。
想想,如果下一年和再下一年都翻看对比一下同一页的自己,也是很奇妙的体验吧。若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真的可以说是“人生笔记系列”。
/07/
工作计划:透明活页本/离型本

原本,这款活页本是收纳离型纸的,既可以做胶带图鉴,也能辅助裁切胶带图案。考虑了下,家里的活页替芯不少,加上手帐店铺方面的工作也很琐碎,便决定综合用作离型本+工作计划功能了。


选用的替芯功能是TO DO页,以及周计划页。一部分作为待办工作备忘、罗列进度目标,做完一项勾上一项;另一部分作为每周店铺状况跟踪与盘点,纯文字记录,不需要胶带装饰。希望能让工作这件事,变得勤奋起来,不要偷懒。
以上,就是2019年我的手帐安排了。
近一年,我辞掉工作变成了“自由职业”,宅家时间居多,好些熟人对我说:真羡慕你,自由自在,想睡就睡,想写就写,真正的让生活慢下来了。
可是,我也真的不敢“慢”。
所谓的慢生活,是有底气的自足,而不是好吃懒做的得过且过。恰恰因为“自由职业”太自由了,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变成“无所事事”。尤其是我的自律能力并不是很强大,一旦什么也不做,长期以最低标准活着,渐渐会感觉被边缘化,毫无存在感。我惧怕这样的消极。所以,2019年的自己,很希望通过不同本子的分类规划,来掌管生活的节奏,督促自己充实一点、勤奋一点,不至于过得太放飞。
-END-
@本文版权归该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