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和不爱的事情
世界上于我而言程度最轻的痛苦,是真爱难得,而最深的痛苦,或许是难以表达自己的爱。
这种困难并非出于矫情或掩饰,而是因为从没有可供模仿的对象,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爱人的。
也并不完全是。——尽管从父母身上难以观察到,我听说过人是如何相爱的。
初中时,语文老师跟全班分享了一篇作文,是一个胖乎乎的男生写的,写的是他父母的故事。他的母亲很喜欢吃小核桃,于是他的父亲就咬开小核桃,细心地把桃肉挑出来,给母亲吃。语文老师说,这让她想起“相濡以沫”这个词。明明是交换唾液这样一个很不卫生的行为,却让人感到格外的温馨甜蜜。我想象那样的场景,陌生,温暖。这种温暖的感受或许不存在于当时的我的心底,只是语文老师的表情,微微仰头,镜片在日光灯下变换光影,嘴角带着神秘的微笑,让我觉得应该如此。
一次过年时,大表哥带自己的对象参加家庭聚餐,让所有亲戚都看一眼将来的媳妇儿。大表哥年轻的时候很不靠谱(后来的行为则表示出继续不靠谱的决心),终于有了要定下来、论及婚嫁的对象,把姨父(他的父亲)激动坏了。他素来喜欢喝酒,于是端起酒敬起自己的儿媳妇,说话的声音就好像从嗓子里直接冒出来的,有点沙哑,直接地,感谢了自己的儿媳妇接受自己的儿子,激动到头,说了一句:I love you。我生活的地方有句谚语:瘌痢头儿子自家好。说的是父母心中护短的本能,但假设儿子真的是瘌痢头,那瞬间,我感到父母心中再护短,多少还有些不可言传的歉意。我的阿姨却在一边娇嗔:你怎么不说爱我呢。姨父高兴地对阿姨也抒了情。
人的幸福很难度量,这是生活教会我的。大表哥欠下债务,连累阿姨姨父几乎要卖房,但那个瞬间,那个彼此说我爱你的瞬间,是我从未在家里见过的高光时刻。因为那声娇嗔,是发自真心的,是经久不息的对爱的索取,而回应也是简单真心的,不带有一丝敷衍,那声爱里有感谢,有释然,有安慰,有歉意,那么那么多的感觉,那么不善于表达的人,酒酣耳热的一句I love you。不管口音多么的蹩脚,情节与中年人的形象多么的不适宜,仍然狠狠地击中了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他们是多么幸福。
大约前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家里包括父亲在内的五个孩子面临分家的问题。父亲行三,但因为年轻时做过小领导,在家里做决定时也受到倚重。最后他决定,大家平分,但给姑姑多些,因为她在老人生前更常照顾,付出更多。但小叔叔不接受,甚至说了气话,于是跟父亲闹翻。那年过年时,大家还是坐在一起聚餐吃饭,但已没有人跟小叔叔说话。婶婶坐在他身边,还是如常与他说笑。突然,他看到熏鱼,夹了一块到婶婶的碗里。婶婶默默吃着熏鱼,一会儿又跟小叔叔讨论起菜的口味。
我从未感到平常是要这么努力获取的。站在婶婶的一边,她大概了解多少其中的事呢?她的丈夫如何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一起长大?大家在成长的时候是如何拌嘴吵架、互相帮助的?他的丈夫现在面对着这些亲人心绪又是怎样的复杂?但她一直在他的身边,默默地陪伴,努力地日常。等着他一步一步,自己走出来。
爱,表现为简单的行为,但其复杂实令人难以言喻。无怪乎是亘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