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2018年度最佳电影

今年是我工作和生活都发生很大转变的一年,谢天谢地,这些基本都是积极的转变。新旧人生在2018年进行交接,从2019年开始要抛弃一些旧的轨迹,逐渐适应新的道路。
今年因为工作繁忙,看电影时间和数量锐减,今年的年度最佳内容比往年更少,只分六组:
2018十佳:2018年所有观看的2017和2018年制作/发行的电影长片; 2018十佳2017年及以前电影:2018年所有观看的2017年及以前制作/发行的电影长片; 2018十佳短片:2018年所有观看的短片; 2018十佳影剧音乐:2018年所有收听的影视、舞台剧音乐; 2018十佳单场戏:2018年所有观看的影视作品中的单场戏。 特别策划:2018十佳片名比影片本身更牛逼的影片
和去年一样,今年看的大部分电影是新片。今年看了133部长片,34部短片。
如果说去年改正了前年的错误,给今年加速迎头赶上做好充分准备,那么今年顺利赶上,站在一个新高度,明年继续为下一个目标努力。
去年总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如既往,万事胜意。今年总结:目标要一个接一个地攻克,不能松懈,保持善良的杀意。祝2019年的电影越拍越好!
#
【2018十佳】

- 滨口龙介《夜以继日》(寝ても覚めても, 2018)
- Christian Petzold《过境》(Transit, 2018)
- 李沧东《燃烧》(버닝, 2018)
- Matteo Garrone《养狗人》(Dogman, 2018)
- Paul Thomas Anderson《魅影缝匠/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2017)
- Damien Chazelle《登月第一人》(First Man, 2018)
- Lars von Trier《此房是我造》(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2018)
- David Robert Mitchell《银湖之底》(Under the Silver Lake, 2018)
- 山田尚子《利兹与青鸟》(リズと青い鳥, 2018)
- 金智永《那天,大海》(그날, 바다, 2018)
其他我喜欢的作品:
Alice Rohrwacher《幸福的拉扎罗》(Lazzaro felice, 2018) Kirill Serebrennikov《盛夏》(Лето, 2018) Paul Feig《一个小忙》(A Simple Favor, 2018) Paul Schrader《第一归正会》(First Reformed, 2017) Steven Spielberg《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 2018) Debra Granik《不留痕迹》(Leave No Trace, 2018) 章明《冥王星时刻》(2018) 尹钟彬《工作》(공작, 2018) 吕乐《找到你》(2018) 金知云《人狼》(인랑, 2018) James Franco《灾难艺术家》(The Disaster Artist, 2017) 刘杰《宝贝儿》(2018) Erica Jenkin《日本之耻》(Japan's Secret Shame, 2018) 韩延《动物世界》(2018) 刘若英《后来的我们》(2018) 松太加《阿拉姜色》(2018) Stéphane Brizé《开战》(En Guerre, 2018) 张艺谋《影》(2018) 郑芬芬《快把我哥带走》(2018) Alex Garland《湮灭》(Annihilation, 2018) Adina Pintilie《不要碰我》(Touch Me Not, 2018) Marcelo Martinessi《女继承者》(Las herederas, 2018) 贾樟柯《江湖儿女》(2018) 黄渤《一出好戏》(2018)
#
今年是我参加坎城影展第七年,也是参与时间最短的一次,前后只有五天。原本因为不喜欢《欢乐时光》而对滨口龙介新片《夜以继日》毫无期待,然而刚一开始看就被它冷静剖析爱情本质的腔调吸引了。看过之后华媒一片骂声,外媒评价两极,但它从坎城之后就一直是我今年十佳第一名直到今天,连Christian Petzold《过境》这样精准出色的电影都只能屈居第二。
爱情是认清对方本质之后,特别是明白对方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之后,还能互相忍让,和对方在一起。此片最神奇的部分在于故事主角并非惯常的痴男怨女,而是一个绿茶婊和两个男人。用三观不正的故事表达正面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编导具备高于常人的自信和技巧。某种程度上它理性如Kieślowski, 冷静如黑泽清。一反《欢乐时光》冗长且自然主义的形式,滨口龙介在《夜以继日》中尝试风格化的镜头语言,让影片既诡异又正常、既正面又反面。本片是今年最独特的观影体验。
这篇滨口龙介的访谈提到,原先剧本结尾朝子乞求亮平原谅,而原作者柴崎友香提议改为朝子没有谢罪情绪,于是有了成片的版本。这一点更加印证了原作故事中朝子的表现符合绿茶婊的定义,让我所感知到的三观不正的人物和积极正面情感的碰撞具备有据可依的思想基础。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44641/
今年看了两出大婊戏,另一部是《魅影缝匠》,两部质量都很高,都是爱情电影里非常出色的作品。想想也不奇怪,以往的爱情电影只表现了爱情最符合大众审美的一面,这两部影片从突破传统价值观的另一角度审视爱情,填补大银幕空白,只要电影语言拿捏合理,一定能够以现有爱情片平均水准为基础更上一层楼。
#
我原本期待《过境》能让Petzold圆了金熊梦,然而今年他再次铩羽而归,输给第一次拍长片的罗马尼亚女导演Adina Pintilie. 更让人寒心的是本片在今年柏林影展期间没有激起任何水花,大家都在说《不要碰我》是多么出色的电影。然而《不要碰我》所谓的创新性老早以前就有人做过了,除此之外它没有特别能体现电影人精湛技艺的部分。它的新意和大胆的题材会比较撩拨摇滚青年的兴奋点,这我可以理解。最近几年影展观众的问题在于,他们当中摇滚青年太多了,他们对兴奋点的热情比精湛技艺高出很多,因此影展第一波评论往往都倾向于有兴奋点的作品,而不是踏下心来磨炼技艺的作品。这让人很寒心,也许这就是艺术电影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我们谁都没法改变。
说回《过境》。这部电影拍得太好了,这是真正的艺术。Christian Petzold一直以来都以条理清晰冷静克制著称,他在影片中安排了大量诗意的台词,精准的目光,欲言又止意味深长的停顿,影片全程让我屏息静气。Petzold高超的银幕写作技巧融化在意味绵长文辞隽永的电影语言中,惊雷发于无声,即便把背景换为一百年前,影片的过人之处也毫不逊色。
#
《燃烧》是今年坎城公认的佳作。讽刺的是它颗粒无收,更加证明了演员评价电影往往是极度偏颇的。也许另一个适合《燃烧》的片名是“妖猫传”。李沧东准确地把握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感觉,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不确定性带上大银幕,配合Mowg的打击乐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刘亚仁把软骨病演活了。
#
当今艺术影展圈言必称神秘主义,不玩长镜头不罢休的妖艳贱货充斥其中。如果说上一部《故事的故事》也勉强算是沾神秘主义仙气,那么《养狗人》专注于传统银幕写作技法的Matteo Garrone显得那么质朴,简直是一股清流。影片节奏把控非常出色,男主演本色出演,把胆小怕事但内心有小宇宙的状态表现到了极致。结尾太棒了,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是最令人难受的。
顺便说一句,不知道“犬舍惊魂”是谁翻译的,毫无疑问年度最烂片名,把原作扎实深沉击打人心的情绪风格破坏得一塌糊涂。
#
《魅影缝匠》是今年另一出典雅精致的大婊戏。Paul Thomas Anderson的这部作品从服装到情感都是精致的,细微之处的表情变化非常准。我觉得这部片入围奥斯卡很不符合保守主义学院成员的口味,越来越怀疑她们选提名不是凭借观影感受,而是看过往的名气。不紧不慢的动作,从容不迫的台词都让人回味。Day-Lewis法语口音不错,跟Adjani学的?Alma性格很饱满,宫斗戏很克制,吵架戏做菜吃饭戏太精彩。唯一缺点是音乐太满,就像早餐席上抹黄油的声音一样distracting。
#
《登月第一人》是今年颁奖季美国电影里的精品。看过一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影片之后,更加确信这是今年颁奖季美国电影头筹,也为此片注定无法在奥斯卡掀起波澜感到惋惜。我一直对Damien Chazelle的掌控能力有所怀疑,《爆裂鼓手》《爱乐之城》都缺乏整体感,仅仅是某一层面上突出,但这一次他让我看到他的全局观,他和Justin Hurwitz的导演和作曲功力都比《爱乐》更上一层楼,这对组合看上去有后劲。
老照片色彩+单焦点镜头创造出历史感,有特点且不喧宾夺主。好几处能看出受到2001的影响,尤其是最后几十分钟,跟2001的腔调非常像。镜头精准,信息量恰到好处,能引导观众思维跟着故事一起发展。Gemini 8旋转,Apollo 1火灾,Apollo 11登月都是抻着拍的,我喜欢这种拍法,紧张感非常好。剧本对阿姆斯特朗的意志力表现很到位,尤其是像“你觉得我一个人站在这儿是想跟别人说话吗”这样的台词,太有戏剧性了。唯一缺点就是还能再精简一点。
#
《此房是我造》跟《女性瘾者》套路差不多,强迫症一样表现主角的思维细节,尽最大努力提炼台词的用词,对场景的描述像尽调报告一样细致。影片表达Lars von Trier对艺术的看法,影片本身也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片尾曲使用Ray Charles金曲Hit the Road Jack,呼应男主角的名字。这要是一般导演的作品我觉得就挺好,作为von Trier的作品总觉得太温柔。很多年轻时思维很犀利的人,年纪大了就开始往玄学方面发展,他和牛顿都如此,创作的锐气不可避免走下坡路了。
#
David Robert Mitchell《银湖之底》是一部神秘主义意识流符号电影,符号之间呼应很棒。之所以碎片化的桥段符号没有显得一盘散沙,是因为编导构建了密码是什么意思等一系列悬念,轮番牵引故事进展。音乐强行渲染情绪、强对比度摄影、引用老电影片段等手法意味着本片堪称希区柯克电影和B级片的混血儿,对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致敬。导演本人也很皮,坎城记者会上问他什么都说不知道,实话说我比较讨厌电影人在记者会上这么搞,显得很中二。
#
《利兹与青鸟》是我今年看的最后几部新电影之一,最后时刻挤进十佳。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听说四月在日本上映就爆了,我觉得爆得很有道理。京アニ的作品有点意思。可能很多人喜欢是因为画风,的确,沉稳静谧的气息和精美细致的画风,虚实相间的焦点,人物的各种小动作,每一个音节的配音都很有感情,女主角那几根清晰可辨的发丝,都很能激发观众的好感,有几个瞬间甚至觉得是宫崎骏和新海诚巅峰水准的融合。
但我喜欢的还是故事。戏中戏自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任何一方是利兹都会让双方难受,只有双方都是青鸟才能让彼此解脱。但我一直很喜欢吉田玲子笔下女性内心隐秘的昏暗角落,从《成年女性动画时间》《声之形》到本片,不安分守己的妻子、阳奉阴违的绿茶婊、需求感过于强烈的女朋友,细腻的笔触每一次都对某种我们在银幕上看惯的人性进行克制隐忍的突破。
有意思的是本片和《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主题同样为劝分不劝和,但本片基本没有哗众取宠的冗余情节,主题和故事的融合程度更高。
#
能看到这部纪录片算是今年一个特别经历。原先并不知道韩国世越号事件,看到有网友在看,我就试探地打开想快进,没想到一打开就被影片抓住了。AIS数据证伪,行车记录仪视频同步,行驶轨迹与海底地形图比对,这三部分真厉害,制作团队一直迎难而上,缜密的分析(尽管有些分析有些冗余)确实让我看得大气不敢出。“一直因为委屈而没有哭过,直到真相水落石出时才可能痛快哭出来。”佩服勇敢坚韧的遗属和金智永导演率领的纪录片团队。
当年Oliver Stone《肯尼迪》让老布什签署政令在2018年公布案件细节,然而今年特朗普也仅仅公布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说明这里一定有惊天秘密。我不觉得《那天,大海》会推动任何韩国总统签署类似政令,但我还是希望真相能早日以某种形式水落石出。今年另一部喜欢的纪录片是Erica Jenkin《日本之耻》,这部电影应该也不太会推动日本社会改变男尊女卑的现状。除非出现像某组织那样的强大破坏力,否则东亚国家的传统牵绊力量实在强大,很难克服。
#
我记得坎城刚结束的时候我的十佳第十名是尹钟彬《工作》。它现在被挤到了第十八位,但坎城电影还是占据我今年十佳的半壁江山,这还是在我没看到几部很期待的坎城电影的情况下,比如《小家伙》《顿巴斯》等。
相应地,我的2018年华语十佳是《冥王星时刻》《找到你》《宝贝儿》《动物世界》《后来的我们》《阿拉姜色》《影》《快把我哥带走》《江湖儿女》《一出好戏》。我在《一出好戏》和王育麟《阿莉芙》之间纠结了一下,后者虽有佳句但整体短板确实比较多,就忍痛割爱了。
#
【2018十佳2017年及以前电影】
- Bob Fosse《歌厅》(Cabaret, 1972)
- 岸诚二《暗杀教室》(暗殺教室, 2015)《暗杀教室 第2季》(暗殺教室 第2期, 2016)
- Christian Petzold《耶拉》(Yella, 2007)
- 麦当雄《省港旗兵》(1984)
- Lars von Trier《狗镇》(Dogville, 2003)
- Samuel Fuller《裸吻》(The Naked Kiss, 1964)
- Sergey Dvortsevoy《图潘》(Tulpan, 2008)
- Stanley Donen《谜中谜》(Charade, 1963)
- Douglas Sirk《深锁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 1955)
- Kirill Serebrennikov《门徒》(Ученик, 2016)
其他我喜欢的作品:
Eva Husson《性爱帮派》(Bang Gang (une histoire d'amour moderne), 2016) Perry Henzell《不速之客》(The Harder They Come, 1972) 武正晴《百元之恋》(百円の恋, 2014) James Cameron《阿凡达》(Avatar, 2009) 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第5集:过冬准备;第9集:过线的事情;第11集:三个预言 Andrew Haigh《45周年》(45 Years, 2015) S. S. Rajamouli《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 The Beginning, 2015) 深田晃司《临渊而立》(淵に立つ, 2016) Roberto Berliner《尼斯:疯狂的心》(Nise: O Coração da Loucura, 2015)
#
今年看到Alfonso Cuarón《罗马》私人情感调和政治背景的故事非常生硬,便更加觉得《歌厅》的好不仅仅是歌舞方面的,这部影片的政治背景和主线故事融合那么自然,我甚至感觉不到融合的点在哪里。银幕写作能力的确是有高下之分的。类似好的还有《谜一样的双眼》,那真是任何一个作家都梦寐以求能写出的故事。
#
《暗杀教室》是我今年最大惊喜,学生都曾有过接受老师教导的同时想要超过老师的想法,作者把它艺术化为学生对杀老师“善良的杀意”,不仅塑造尽心尽力教书育人的杀老师,还全面剖析师生之间的各种羁绊。这样的破题太精彩。尤其得知大部分角色姓名取材元禄赤穗事件后,能从另一个角度感知整部作品,也算特别的收获。目前只为它写了长评的上集,下集在忙过这一阵之后马上写好,敬请期待: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06254/
Christian Petzold和Lars von Trier今年分别上榜新片和老片。Sergey Dvortsevoy和Kirill Serebrennikov差一点也双榜有名,可惜非常想看的《小家伙》还没看到,等明年再说吧。
#
【2018十佳短片】
- Celine Held《卡罗琳》(Caroline, 2018)
- Oren Gerner《加布里埃尔》(Gabriel, 2018)
- Deák Kristóf 《校合唱团的秘密》(Mindenki, 2016)
- Frank Stiefel《天堂大塞车》(Heaven is a Traffic Jam on the 405, 2016)
- Friz Freleng, Hawley Pratt《粉红豹》(The Pink Phink, 1964)
- Emily Carmichael 《RPG OKC》(2012)
- Florian Babikian, Vincent Bayoux, Victor Caire, Théophile Dufresne, Gabriel Grapperon, Lucas Navarro《花园派对》(Garden Party, 2017)
- Max Porter, 桑畑可穗瑠《负空间》(Negative Space, 2017)
- Nassos Vakalis《少数人的晚餐》(Dinner for Few, 2014)
#
今年比较忙,短片看的很少。前两名是坎城竞赛片,《卡罗琳》是日常生活流,《加布里埃尔》是神秘结尾流,技巧和韵味都很出色,可惜这么天才的作品最终铩羽而归。希望这两部片和导演不会就此被遗忘。坎城竞赛这几年的获奖短片很少有让我特别满意的。
第三名和第四名是奥斯卡最佳真人和记录短片,《校合唱团的秘密》很从容地讲故事,表演非常精准,画面色调甚至有点惊悚的味道;《天堂大塞车》视角非常好,看后能感受到女主角所说的love and compassion。被采访对象的言谈很朴实很深入。
第五名是《粉红豹》系列古早短片,风格上应该是影响了之后的《猫和老鼠》;第六名是红白机风格短片《RPG OKC》,估计这种风格的动画只能有这一部了。第七名《花园派对》主要胜在逼真的电脑特效方面,视觉系的观众可以尝试一下。
#
【2018十佳影剧音乐】
1. Mowg《燃烧》(버닝, 2018)
2.
歌曲"旅立ち出题のうた(启程之歌)",作曲 : 本間昭光,作词 : 藤林聖子; 歌曲“始業のベル -movie size-(上课钟响)”,演唱:宮脇詩音; 歌曲“欠けた月(残月)”,作曲:ArmySlick/Emyli,作词:宮脇詩音,演唱:宮脇詩音; 歌曲“また君に会える日(再次与你相遇的日子)”,演唱:宮脇詩音; 歌曲“月光”,演唱:宮脇詩音; 歌曲“バイバイ YESTERDAY”; 歌曲“Hello, shooting-star”,演唱:Moumoon; 歌曲“自力本願レボリューション”,来自岸诚二《暗杀教室》(暗殺教室, 2015)《暗杀教室 第2季》(暗殺教室 第2期, 2016)
3. 歌曲"I'll 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Shallow""Maybe It's Time", 演唱:Lady Gaga, Bradley Cooper, 来自Bradley Cooper《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 2018)
4. 歌曲“Dwa serduszka(两颗心)”,来自Paweł Pawlikowski《冷战》(Zimna wojna, 2018)
5. 林生祥《大佛普拉斯》(2017)
6. Ralph Burns《歌厅》(Cabaret, 1972)
7. 歌曲"Лето",作曲/作词:Mike Naumenko,来自Kirill Serebrennikov《盛夏》(Лето, 2018)
8. 歌曲"Oka Praanam",作曲/作词:M. M. Keeravani,演唱:Kala Bhairava,来自S. S. Rajamouli《巴霍巴利王2:终结》(Baahubali 2: The Conclusion, 2017)
9.
歌曲“你不要担心”(걱정말아요 그대),演唱:全仁权; 歌曲“惠化洞”,作曲/作词:金昌基,演唱:夏凡笙,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
10. 歌曲“唯一能留住”(Only Remembered),作曲:John Tams,作词:Coope Boyes and Simpson,来自舞台剧《战马》(War Horse)
其他我喜欢的影剧音乐:
歌曲“As-tu déjà aimé?”,作曲/作词:Alex Beaupain,演唱:Louis Garrel/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来自Christophe Honoré《巴黎小情歌》(Les chansons d'amour, 2007)
歌曲“Nachdi Phira”,作曲Amit Trivedi,作词Kausar Munir,演唱Meghna Mishra,来自Advait Chandan《神秘巨星》(Secret Superstar, 2017)
歌曲“dark HORSE”,作曲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歌曲“我的八十年代”,词曲庞宽,演唱张蔷,来自刘健《大世界》(2017)
#
《燃烧》气氛营造非常出色,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mowg的音乐。《暗杀教室》歌曲不必细说了,"旅立ち出题のうた(启程之歌)"听一次哭一次。
《一个明星的诞生》在电影层面非常一般,《大佛普拉斯》各方面都讽刺不起来还硬要讽刺,《巴霍巴利王2》印度奇情版哈姆雷特,《冷战》稍好但也不能令我满意,但这些电影的音乐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盛夏》差一点进十佳,作为摇滚传记片,音乐自然没的说。前两天有个外国人在我微博上用蹩脚中文留言说《盛夏》遭到了故事原型家人的抗议。当时我在外出差也没来得及确认怎么回事。
《请回答1988》是当年现象级韩剧。看过之后觉得除了细节更感人之外,韩剧拖沓琐碎的毛病一个不少。但歌曲是挺不错。
第十名是舞台剧《战马》主题曲,今年看舞台剧非常少,所以很遗憾不能单独列出十佳舞台剧,《战马》戏很一般,但民谣风格主题歌我印象很深,就让它作为舞台剧唯一痕迹忝列今年十佳吧。
今年没听到什么交响性比较强的作品,比如以前Elmer Bernstein, John Williams, Howard Shore创作的那种。古典音乐在电影圈过时了吗……
#
【2018十佳单场戏】
- Alma(Vicky Krieps)意图和Reynolds(Daniel Day-Lewis)单独共进晚餐,最终演变成吵架,来自Paul Thomas Anderson《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 2017),编剧Paul Thomas Anderson。
- Alma(Vicky Krieps)给Reynolds(Daniel Day-Lewis)用毒蘑菇做菜,以胜利者的姿态告诉他“you need to settle down a little”,来自Paul Thomas Anderson《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 2017),编剧Paul Thomas Anderson。
- 周凯(王凯)刑满出狱,身边有个一同出狱的狱友,他的家人来接他,在路对面放鞭炮,来自丁晟《英雄本色2018》(2018),编剧丁晟/许阳。
- 马国梁(陈建斌)请罗世丰(田小洁)吃卤煮,罗世丰问马国梁的价码是多少,来自沈严/刘海波《中国式关系》(2016),编剧张蕾。
- 家长们围在融化的雪人旁边叹气,善宇说珍珠所说的“雪人”其实是冰激淋,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编剧李有静。
- 午夜12点后,正焕还在读书,屋外德善回家,德善家关灯后,正焕才关灯,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编剧李有静。
- 古奶奶(吕中)和江一楠(马伊俐)聊马国梁,古奶奶形容马国梁和江一楠是黑铁塔白瓷瓶的组合,来自沈严/刘海波《中国式关系》(2016),编剧张蕾。
- 马国梁(陈建斌)叫马小驿(李兰迪)吃饭,马国梁请自己的初恋给马小驿讲他当年的故事,来自沈严/刘海波《中国式关系》(2016),编剧张蕾。
- 宝拉午夜离开正焕的房间,正焕起夜后迷糊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听到德善问他是否一起去演唱会,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编剧李有静。
- 善英说巫婆说自己要多一个儿子,此时善宇带着阿泽走进家门,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编剧李有静。
- 宝拉妈妈和宝拉、余晖吃饭,宝拉妈妈问为什么善宇不会谈恋爱,余晖当着宝拉的面说他见过善宇谈恋爱,他很会谈,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编剧李有静。
- 东龙随口问正焕自己还能不能听到他表白,正焕当着善宇、东龙的面对德善表白,又表示自己已经完成东龙的心愿,此时餐厅开门的铃铛响了,德善下意识看向门口,正焕留意到了,来自申源浩《请回答1988》(응답하라 1988, 2015),编剧李有静。
最开始记录每年最佳单场戏是觉得有些场景给我特别的感受,值得单拿出来聊一聊。但后来这个单子沦为鸡肋了,主要是我太忙,没空整理这些内容,另外我逐渐下意识把这儿当成整体不行但有佳句的电影曝光的场所,这单子就相当于是十佳的增补,失去了原先设计的意义。所以这次就先保留,但为了给自己减负,以后短期内不再搞十佳单场戏的评选。
#
【特别策划:2018十佳片名比影片本身更牛逼的影片】
- 黄信尧《大佛普拉斯》(2017)
- 贾樟柯《江湖儿女》的英语片名(Ash is Purest White, 2018)
- 忻钰坤《暴裂无声》(2017)
- Paul Thomas Anderson《魅影缝匠/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2017)
前两天有网友提到某预售很高的电影,认为大家分析票房时低估了片名的重要性。我觉得上述四个剧组,特别是前三个剧组,一看他们给影片起的名字就知道他们非常重视片名。这样挺好,就像CC迷追求有范儿的海报一样,剧组追求有范儿的名字,人总得有点儿追求,啥都不追求的话就别吃这碗饭了。
#
小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喀麦隆:置身事外的平静 (59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4)嘉义、台南、高雄 (27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3)台中、日月潭、阿里山 (16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2)台北和周边 (15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1)台北和周边 (3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