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照 扎根北京打造特色陶笛文化

八年的北漂生涯让叶光照对眼前这个古都北京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古都的一切对他来讲都是那么的让人向往和留恋,陶笛与老北京音乐文化的结合一直缭绕在他脑海中,闲暇时间曾拜访了数十位北京曲艺家、民俗家等向他们虚心请教老北京曲艺方面的知识,走访了很多老北京保留下来的建筑,经常到国家图书馆查阅各种文史资料,他是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的忠实粉丝,还不定期到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宝”,多年对北京的深入了解和积淀,让他对北京饱含无限的深情,同时更加深了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全面认识。
注重挖掘北京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保留老北京本土音乐文化特色。这些根植老北京创作的作品在无形之中也将思想道德建设起到宣传引导作用,通过现代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来宣传。挖掘发展整理和创作一批以北京地区音乐文化为中心内容的发展战略,将北京作为陶笛音乐文化的基地,对于北京乃至全国的音乐建设事业很有意义。
立足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北京的本土文化特色,深挖掘、精耕作,再结合现代人的潮流化审美特点,反复研磨 精心创作,陶笛也应该为首都音乐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全面提升陶笛在中外的国际影响力,让陶笛与老北京文化跨越千年的深情碰撞,必将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一场空前的陶笛学习狂潮。
陶笛对宣传北京悠久历史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北京特色文化与陶笛的深情呼唤 茶余饭后老北京
富有特色风味的老北京音乐 《茶余饭后老北京》是一首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的戏歌,胡同、小吃、茶馆、四合院这些属于老北京的“土著文化”统统被叶光照搬进了这首音乐作品里,极富北京生活气息画卷。旋律以京剧的“西皮”唱腔为基本素材,高亢激昂,明快嘹亮。演奏这首“京歌”,在发声上要注意借鉴京剧的唱法。
“京歌”是中国民族声乐创作中将戏曲和民歌演唱特色进行融合与贯通的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探索。它既有民歌演唱的亲切、自然,又有戏曲演唱的运腔、韵味,但又不同于戏曲演唱和传统民歌演唱。它通过“字、声、情、韵”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极为鲜明地反映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的独特风格。所以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还必须掌握相关的京剧行腔和板式。
戏歌”就是将国粹与歌曲结合,用字正腔圆的北京方言声韵,唱出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古老而富有韵味的曲调,地道的北京方言很容易将我们带入“老北京”的回忆,拉近了我们与北京的距离。
除此之外,叶光照还根据昆曲的行腔板式创作出了《老北京天桥》《西四牌楼》等北京地方特色的戏歌,这都为陶笛在北京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是多面创作圣手 校园民谣式标杆代表人物
他靠着天分和辛勤的努力,自学作曲和乐理知识,创作出了大批受欢迎的作品,在他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天然的创作素材,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响就是一段美妙的旋律,大海的潮起潮落更是自然界最美的音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到的见解让他在陶笛界成为不老的常青藤,唯美的旋律、简单的技巧、随性的演奏都让他在陶笛界格外瞩目,火爆网络的《五道口的火车》《S2居庸关花海》《五道营胡同》《南锣鼓的酸奶》《烟袋斜街》《四惠东》《广院天桥的老爷爷》《西单过道的老奶奶》等出自他之手,成为人见人爱的青年陶笛乐手。

《北平你好 陶笛梦寻记》2019新年期间全国发行 首张北京曲艺音乐陶笛专辑
在他的专辑《北平您好 陶笛梦寻记》未发行之前,已经结合了老北京的本土特色,创作了如《茶余饭后老北京》《茶余饭后话北京》《老北京天桥》《老街坊》等曲艺风格作品,这还得到了北京曲艺作曲家民俗家李丹书老师的赞赏,随着这张专辑的发行,人们听到了从未有过的触动:老北京的地标、老物件、北京的胡同、北京民俗等都进行了一一罗列,甚至就连曲艺元素也进行了大胆的借鉴和革新,人们欣喜的发现陶笛音乐开始承接老北京文化了,就连歌名都明显的带有老北京特色了,陶笛以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这么一个角色,推动者传统文化的普及发展和革新。
在他看来,利用北京的知名景点、地标或者字母组合做歌名既新鲜也更潮,不管你是否来过北京,只要听到作品的名字就会引起心灵震颤,忆起曾经的北漂过往,而北京就是这么一座城,来了就再也离不开了,更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抓住人们记忆的痛点,以此来进行二度创作,以轻音乐或者流行音乐为主调,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专辑中收录了八年来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多首作品,对于北京这座无数人耳熟能详的都市,似乎那里的每个角落都曾有无数记忆,专辑里精心收录了北平生活记忆里的声音,如728公交车提示音、胡同吆喝的老艺人、五道口最后一班火车呼啸而过的历史声音等一一囊括,你会发现这里不是北京,就像冬天的北京瞬间化作北平,简直一场北京民俗画卷,这正是他传递给人们的思想。
可以这么说,一张专辑,就是一座古老的北平,那消逝在记忆里的情怀,被这个90后小伙深度挖掘重现世人面前,这张民谣专辑更像是一部北京的百科全书,用缜密的口吻记录着北京最初的模样,他用最赋诗意的手法融入了多年来对北京的所有情感,用其一贯擅长的抒情手法为大家勾勒了一个北京画卷。 在当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对时代的进步、新鲜科技的涌入置若罔闻,只安心呆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不愿出来,坚守漫漫长夜的孤独用兼济天下的那份情怀谱写最为动人的北平记忆,老北京味儿、三弦、京胡、扬琴、琵琶这些传统乐器穿越历史与老北京文化激情碰撞,来吧,跟随他的陶笛音乐,为您展现一幅北平的历史画卷。 纵使北京有一万个让你吐槽的理由,但总有一个意念能让你心甘情愿的留下来,因为留下来就有了希望,这座城就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