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的一部电影
查看话题 >又是一场风花雪月里--再观电影《色戒》

前几日不知怎么的又翻出来了豆瓣在读图书的列表。
发现标注在2010年的《大象的眼泪》我买来已经放在书架上吃了8年的灰尘,而稍晚一点的《月亮与六便士》也是已经快过去7年的时间。我依然没有读完。
当然,最近在看,应该说是在补的还是那本《霍乱时期的爱情》,而推荐的列表里,依然还是不想放过李锐的《人间》。
我也算是一个足够拖拉的人了。拖拖拉拉的今年,整个看了一整年,也没能找出来一部能和《Call me by your name》相提并论的爱情电影。我说的自然是地位,那种电影本身能撼动你的内心,带给你或者炙热,或者冷冽感情的观感地位。
没有。今年一年,回顾一下,我实在是找不出来一部能相提并论的片子。
在今年之前,我还能用《Gone girl》来略微替代一下。可今年到此,
能让我再次想起来的,想来写的,却也是这部2007年上映的《色戒》。

你看,我总是要告诉你我为什么要写。
为什么要再过去这么些年后,这片子上映这么多年后,开始给这个片子,给张爱玲,给李安,筑起一座神坛。
我在那张犹如gay片大赏一样的观影名录《我心目中的爱情电影十佳名单》,在一个友邻感慨下,给予了这样的回复。

张爱玲有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就是个疯子。
而坊间则形容她,像是一个游荡的孤魂,独立游荡,穿梭于人群中,在静悄悄的暗处不带感情的蔑视着你,看着你,看着炎凉世态和芸芸众生,不加分辨的清冷相覆,凌冽的没有一丝温度可言。
可对我而言,我则着迷于这种世外化之的视角,像是把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改一改,改成,哦,原来你也在这深渊不复的修罗场里。
我无意于将她的生凭情爱再赘述一次。
今天只想,也只需要针对着我对友邻的回复里那句反驳,和那句《色戒》里的王佳芝,那矛盾,又异乎寻常的纯粹的爱情。
张爱玲写下来的爱情。

《色戒》一开始,在一个战火喧天的年代里做足够了时代背景。
一群年轻无所事事的大学生,在家国仇恨的夹缝里,在1942年这个被日本占领的上海/香港,战火远在天边烧的炙热,而大家依然在相对有序的活着。
家庭主妇们在手持枪械的安保人群里穿梭着,买菜,焦急,不安的等待着。
这样一个沦陷区的生活中,一群学生,应声而起,想要赶走列强,做中国的主人。
王佳芝虽不像是邝裕民一样,饱含着如烈日一样的热血青年,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却也始终在思索,或者说看着奔赴前线的士兵们,深思出神。

那时候她只是一个对世道不满,对战争厌恶,对世界无能为力的女性。
沉静内敛。
算不上一等一的漂亮,只是在这个矛盾的世界里,并行着对情爱的渴望。
而邝裕民,这个容颜上等的男生,白色衬衫在一车手无缚鸡之力的男性里,显得格外出众。

大约是从这时候开始,在人群里就留意起了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与众不同不为过,亮眼也不为过。
在身边的女同学大声玩笑的那句“男人们都打仗去了,我们要嫁给谁”的背景里。
当李安把镜头摇到这里的时候,你就明白,大约王佳芝,在这样的提问里,会回答嫁给邝裕民,嫁给他这样的男人好了。

这时,在想象里,大约这样好的男人,是无论如何都只能仰望的。
像是人群里的龙凤之子,天生带着供人瞻仰的氛围。精光附体,光相加身。
而王佳芝呢,这个被父亲抛弃,在父亲远渡重洋去往英国可以离开这纷繁乱世的时候,他的父亲唯独选择了带了自己的弟弟去,而抛下了自己和母亲。在母亲过世后虽说也告诉她要带她一起去的时候,托两年打仗了。
无疑给王佳芝的心里一种重男轻女导致的女性的自卑。
这样的她,只会躲藏在喜欢和崇拜邝裕民这条路上,而不会露出任何端倪。
是自卑,也是自我保护。
自卑自己配不上如星光闪烁的邝裕民,保护自己,一旦被人瞧出这样的心思便让人说将这配不上说于人前。

而后来呢,终于有了接触的机会。
这样热血又有为的青年,思想独立,有上进心。
在邝裕民转身离开的背影里,王佳芝的自卑和窃喜在垂目时已经满溢的藏不下去。

在得知父亲在英国再婚,自己再无可能被接去英国生活后。
尽管在室友面前装的再坚强,这个只有大一的小姑娘,也还是借着电影院的黑暗,流出了或许是不甘心,或许是压抑,或许是对世道怨恨的泪水。
而这时,生活里唯一的阳光,是在暗中窥视的邝裕民的闪亮。

借着话剧的台词,王佳芝将自己内心的所有喜欢得以光明正大的讲出来,悲切的戏剧里,她眉梢眼角的喜欢那里是藏得住的秘密。
邝裕民看在眼里。

当话剧结束,当王佳芝感叹于台下的欢呼时候,邝裕民依然僵硬的维持在自己的姿势里。
与其说王佳芝在乎的,是邝裕民的优秀,邝裕民的闪亮,邝裕民的与众不同。
而邝裕民在乎的,只会是自己的闪亮,自己的优秀,自己的与众不同。
王佳芝爱上的,是一个和自己不同路的人。

而此时的王佳芝,在经历了父亲再婚,自己去往英国的希望再次渺茫后。
在自尊里高傲又倔强的,借助电影院的黑暗,终于可以将心里的委屈混着泪水倾泻而下。
当生活不再能有期望和期待时,那自缝隙里生长出来的一点点爱慕之情,就成了全部赖以为继的救命稻草。
大获成功的演出,无疑让她在话剧社这个小团体里有了地位,有了让人高看一眼的理由。
台柱子,美人等称谓纷至沓来。






一群穷困的大学生,借助香港大学的地方复学。
如同丧家犬,自娱自乐的,学着成年人的骄奢。在庆功会上烟酒和着踌躇满志。
自斟自饮一样的,就觉得拥有了这个世界。
他们自然有资格,年轻的朝气蓬勃初生牛犊。纵使在外人看来是不堪一击的霎那光彩。
可在本身而言,也依然是值得炫耀的造车闭门。

当王佳芝在演出后受到了话剧社一群男演员的追捧时。
她沉溺和沉迷在其中。

不曾加以制止这无聊的哄闹。
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被他人的喜爱和追捧,而变得享受其中。
是他人成就了我们高人一等的美梦,也是他人的追捧,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


而邝裕民,邝裕民则不同。
打从心眼里,自视甚高的邝裕民就是你我在人生里所能遇到的那一类人。
贫瘠又可怜。自负又自卑。
永远在追逐他人眼里的完美。
这样角色的设立,尤同递去王佳芝嘴里的那只香烟一样。
让人觉得惊艳绝绝。
你会明白和喜爱并且认同这样的男人,他们完美,有抱负,有理想,长相帅气,与众不同。
可你也会明白,经过时间,你知道这是活在别人目光里的男人。双脚不着地的飞鸟。以及一个被道义真理所感染得病的病患,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沉疴。如同学究。
但无论如何,王佳芝此时不懂,或者王佳芝懂了,可也无法阻挡王佳芝对这一刻的享乐。

她享受在邝裕民主动的攀谈里,咿咿呀呀的回着,眼神暧昧又带着少女所有的娇羞,来回不停的探索着,享乐着。
如同这巴士外低落的雨水,沾湿头发暧昧不清的粘稠感。
陶醉和沉溺在邝裕民的主动里。
享受着同社其他女性的妒忌。
对于一个女人最好的赞美,便是来自另一个女人不动声色的妒忌。
而此时的王佳芝,再没有什么比次更让她觉得飘然的了。
内心的仰慕被回应,被男人们的奉承,另一个女人的妒忌。
像是脱离了战火与寄居,离开了被父亲抛弃的境地。
跨越了社会阶层,在和平年代,循序上进。
生活有了希望和前行的道路。

只是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如同那递来嘴边的香烟。
即是合群的代价,亦是不同阶级及其阶层可支配财富和生活方式的例证。
他人的暧昧,不考量开支的餐食,酒水香烟,情爱和未来。
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氛围里,在抗日救亡的高谈阔论里。
摒弃了所有油腻,只剩下鲜美甘甜的汤水。
这人生的羹在这里算是夹杂着青春,变得可口和清澈起来。
而所注视着的男人呢?
那个叫做邝裕民的上进有为在人群里发光的青年呢?
他正在谋求着的,是另一场不得往生的表演,和更为宏大的舞台。

我不会同你否认我内心里是厌恶这个角色的。
并不是因为他缺少担当,也不是因为他不够勇敢,亦不是因为自私自利。
而是一种,感觉上,他并不曾活在这尘埃满地的世界里。
我并不是不认同他的爱国情怀。
而只是厌恶他将这情怀裹在身上,织造成网,落成一张功名利禄写满,缀满寻求他人目光的枷锁。
绑住自己,又来绑住你。
就像很多人批判的那样,思想,有时候是传染病一样。
是会传染的恶疾。

我们都会被这样的人吸引。
夸夸其谈,音容上乘,面白如玉,风流夺目。
王佳芝也是,初见时,他只是临车独立的少年郎。
白衣覆身,在人群里格格不入的闪着光。
再见时候,他是踌躇满志怀揣梦想的上进儿郎。
振臂高呼,想要凭借自己的螳臂唤醒沉睡的同胞。
再然后,他是雨夜公交上,在氤氲水汽里,眉眼好看的偏偏少年。
谈情说爱,月色里,眉眼更加明亮。
而再然后…………

王佳芝爱呀爱呀。
在邝裕民的善诱下。在众人的怂恿下。
终于鼓定决心,加入了邝裕民的杀一个汉奸的实惠行动。
王佳芝在这一刻是清醒的。
清醒什么呢?她并不认为一群大学生能有刺杀一个政要的可能和行动力。
王佳芝在这一刻也是糊涂的。
糊涂什么呢?无非是糊涂在与邝裕民的情爱里。
爱么,爱上了。
那就只有努力的,追赶着,靠近着。让他也能爱上自己了。
不能让好不容易在雨夜里生出的那一点儿情愫,就这么荡然无存了。
只好跟着一起。既合群,又能继续发展这感情。又可以让自己近乎无望的人生变得有希望。
那就下定决心,和他们一起吧。
至少,眼前的一切,才不至于在话剧落幕时,一起落幕了呀。

这样,就是又一场要唱要演要表现得戏了。
眉目传情。
你的担忧,和我担忧都是彼此间最动人的情话。

一来二往的几场麻将戏。轻描淡写的将一个无心表演的王佳芝送入了牌局。

太过有目的人,总是难免专注于自己的目的。
王佳芝的同学,要么贪生,不曾觉得自己能成功。提心吊胆,总是无法表现的符合预期,临阵生怯意。
反倒是一个王佳芝,没有演过戏。却在这里戏里游刃有余。
原因无碍乎,她从来没把这戏当成戏,她的目的,只是邝裕民而已。

反倒是邝裕民,一副有志青年面对汉奸卖国贼的厌弃嘴脸。
在这戏里,带足了一个自命清高的架子,你来我往的回答,又生硬又咬牙切齿。
像是深仇大恨全挂在身上,毫无半点轻松惬意。
露足了马脚。
好在大抵文化人读过几本书,就都是这样,自觉的和世界一切恶都不共戴天,视金钱为粪土,视俗为仇人。
自命不凡。
而王佳芝又何尝不是被这与众不同弄得神魂颠倒。他在人群里闪着光,她就把他的光双手捧着让他闪的更明更亮。

而易先生。
这个只寥寥几面的人。这场戏的主角,才慢慢登场。
带着绅士的礼,又带着猥琐的恶。
正开始在王佳芝眼里,展现另一个种样子。
一个带着权力,地位,金钱,的成熟男人样子。
一个本该被千方百计弄死的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人。
带着成年人男人的温文尔雅。
撞进了王佳芝被雨水冲刷的氤氲里。
你看着两场雨,一场如甘霖,一场如胜景。
甘霖甜好,带着初恋的萌动。
胜景似小别,有着氤氲的意境。


明知他不安好心。却又感受着这举手投足间的礼节相待。
明治自己该诱他入网,却又在这尔虞我诈间不着门路。
只得一而再再而三的留心留意在一个自己本该忌恨的男人身上。
寻找蛛丝马迹,展露风情些许。搔首弄姿顾影自怜。
在麻将桌上,偷偷借着话锋一个敢留下电话,另一个就敢借着拿那茶几的茶点好奇和贼心的去瞄那一眼。
在麻将桌上,一个就敢明目张胆的喂牌送牌。被上家拆穿也不怯懦于人前。而另一个就敢装作世事不明,推到了牌局叫胡。
明着正房夫人端坐跟前,两个人倒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的装作一场热恋。
情章打的顺手。
那自然是,也怡然自得的享受着偷情的快感。

好似你情我愿。
偷着吃这本不该是正餐,更不该是餐前饭的甜点。
好似蜜意阁暖。
郎才女貌的两情缱绻。
旁若无人的享受着,这一刻肆意妄为的快感。

你看着戏,而演戏的人则忽然间忘我似的沉醉在里。
你一车马巧渡黄河岸,我一炮兵摆好请君局。
来往之间好不热闹。
对王佳芝而言,越了解越靠近越是想要融入和喜迎易先生这个男人,越开始觉得自己像是他们中的一个。财富声名地位权力。
方寸间的牌桌,伪政府,升官求职,亲戚踏破的门槛,莫名消失的厨子,提心吊胆的富贵。
整日里这些太太云淡风轻,无论窗外的战火烧的再旺盛。
帘内的牌桌,永远都是密闭着透不出光来的。
谈论着的,无非是东家的钻石和西家的绸子,这里的饭菜和那里的厨子。
平日里忙碌着的,无非是一场场宴请,一位位的牌局。
偶尔能听到的,一个政府的倾塌和成立,一个个官职诺和削。
似乎全部都和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那一些人有关,那一些事有关,那一些权力倾轧有关。






慢慢的,竟真的有些沉溺其中。
享受着这虚晃的身份带来的种种。
好似真的成了这牌局中的玩牌人。
能平起平坐的听着说着这官场政场里的你来我往,
能左右逢源的搓着麻将聊着、乐着这丰饶的十里洋场。
连烟,都开始顺手又风情的点了起来。
而不同的是,借着这烟草的手,由最初的别人递来,众人分食,
到这里递来烟草的手的主人,低头瞬目,带着妒忌和小心翼翼,如同乞食的狗摇尾静候。
也不知道是李安还是张爱玲。
对着这世事这般的明心透亮。
王佳芝也还是王佳芝。也总还没忘了自己或者说沉溺在这梦幻泡影里。
她知道的,纵使这物质营造和伪装的再过类似。
她也只是那个为了目的而装腔作势的自己。
并不是这十里洋场的座上客。
可真的不是吗?
真的是总觉得这梦幻泡影要亲手灭掉。所以格外冷清呢。
还是会有沉溺其间望其持久的私心?
只是到底在这里,她还没能忘却的,是家国仇恨,是民族大义,是在人群里闪着光的让人心旷神怡的邝裕民。
她爱的人。

只是,
求爱荆棘,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合群与共,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十里洋场,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爱人希冀,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到底是别人做好了的局,等着她来,请着她来,望着她来,盼着她来。
所以就顺理成章的。
为了这刺杀的活动,把自己纯洁处女的身子,给了出去了。
给了谁呢?合群里,最过猥琐的那个男人吧。只有他和妓女有经验啊。
可是王佳芝,敢反驳吗?敢不从吗?敢违抗吗?
一边是话剧社其他人的殷切盼望,一边是家国天下的为刺杀成功而牺牲民族大义,一边是爱人希望的行动成功,一边是可能穿帮后的众人灭顶。
王佳芝一个女人,一个时代背景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重男轻女思想下的弱势女人,一个被父亲抛弃,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的普通女人。
这场局里,哪里有她说话的权力?
说不?那么行动停止,随即来的是好不容易融入的集体开始对她排斥,指责她没有深明大义,不懂牺牲,自私自利。
说不?那么行动停止。自己所注目的邝裕民想要刺杀成功的目的就此失败因为她的关系。而那雨夜里好不容易产生的一点情谊就此淡去。
说不?那么如果行动继续。一旦穿帮。灭顶之灾将会直接落在这唱戏的人身上。一群人的性命此刻全在她一人手里。
哪里有她说不的权力。
可却也给恨的来由,埋下了一条隐秘的线。

然而,
世事若能如意便如意了。
可不巧,牌桌上的你来我往,那些交织在情欲里的点点滴滴,总是会让人察觉。
你做好了牺牲,原本以为该冠上深明大义民族英雄女中豪杰的牺牲。
在他人眼里备受尊重光华加身。
却因为易先生一家匆忙搬至上海而没了机会。
自此,王佳芝的牺牲不再是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牺牲才是值得尊重,尊敬,值得表彰,值得光环加身的。
自此,王佳芝的牺牲,只会是他人眼里受人诟病的失贞。
自此,她从了一个清洁的人变成了蒙尘的女人。
而她的邝裕民,却依旧,闪亮不似常人。
在王佳芝的牺牲里,有多少是因为邝裕民的成分。那么渴望靠近的人,就用牺牲成全他的美梦,在用牺牲给自己镀一层金,好让自己可以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一起成为他人眼中闪亮的人。
阴暗点,用牺牲织一张网。我是为了你的美梦而牺牲,自此,我便是你在道义上无法抛弃的人。你只能和我并肩而行。
可所有的牺牲,自此,便没了踪影。成了蒙尘,成了受损,成了淤泥加身。
她失魂落魄的望着这场中断了戏而被迫收场的众人。
目中无人,沉迷在自己的牺牲里。
不再合群,不再试图融入这样一群闪亮的人群中。
她心里是有着恨的,可是恨谁呢?
邝裕民?还是同学们?
易先生?还是自己?

直到牵线搭桥的小同乡上门找来。
道尽涂穷一样的想要拆穿他们用他们的人头去领赏。
而正好,走了易先生,整个行动的策划者,参与者,一腔热忱无处安放,那就顺手杀一个汉奸吧。
杀一个汉奸,也算是为了王佳芝的牺牲画上句号。
杀一个汉奸,也算是为了心里的亏欠找一条出路。
杀一个汉奸,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救国抱负。

当邝裕民抬起头来望向王佳芝的时候。
像是将所有的自责都宣泄出来。
像是一个惊恐不定的小孩子,这一刻邝裕民卸下了自己炙热的光环,而光环下的,只是一个普通少年的模样,他恐慌,恐惧,他自责,自怨,他炫耀,自负。
他杀了人。他杀了一个汉奸,他杀了一个人为王佳芝的失身做出了补偿。
他杀了人,他扫清了一个威胁,他杀了一个想要用他们人头换赏金的恶人。
他像是个孩子,拿着终于完成的某样事物,在父母炫耀。

而王佳芝,在王佳芝眼里,她大约是明白了,她所爱上的,只是一个迫切渴望证明自己的年轻人。和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此刻,她也知道,家国大义对自己无非是一场闹剧。在血腥人命面前,总不似一场牌局,一场话剧,一场雨里的相遇轻松惬意。
所以她快速的逃离了这一场孩童式的闹剧中。
三年,没了消息。

三年后,王佳芝回到上海,三年里她没有再和同学有任何联系。
她似乎将一切抛诸脑后,继续回到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一狭的天地里。
寄人篱下的日子还在持续。
空荡,漫无目的的等待着父亲的救济。
离开上海,离开中国,离开这抗战里的动乱之地。
卖掉父亲留下的房子,继续完成学业,像是为了移民英国而做努力。
却也自内心里明白,这漫无目的的期盼很可能是一场空欢喜。

而邝裕民又来到这里。
找到她,需要她,完成三年前的那一场戏。
多年前的一场雨,吹进心里的,是风花雪月。
多年前的那个夜,似乎也能从邝裕民的眼神里读到爱意。
她又答应他,演这场戏。
只是这次,目的是邝裕民那风花雪月里,还是为了那句,事成之后可以去英国的期许?


她变得不一样了。
轻车熟路里,更多了刻意的娇羞和美意。
言语里,尽是露骨的爱意和勾引,
“三年了,仗还没有打完,你能活着见面真不容易”

终于在这里,她好像真的,真的坐上桌来,打了这一场牌局。
同样的人,熟悉的个性,三年未曾忘却的那一点喜欢。
在这里,也不晓得是怎么样的方式,怎么样的进入了王佳芝的心。
一个达官显贵,日日被人奉承。身边的女人多的像是萤火。
而在这里,那句见面时不动声色地“记得”
和王佳芝故意不去落下瞩目的“易先生好像瘦了”
到底是两个唱戏的人,眉眼间举手投足里。
暗潮涌动着的,就都是当年未曾变化过的欢愉。
轻车熟路里,对着的是另一边的小心翼翼。
见不到的同学,不知道消息,像是身在其中又被排斥在外。
如同被孤立。放逐。甚至是放弃。
随时可能到来的放弃。
而此时,王佳芝对于邝裕民呢?那曾经对着白衣少年的爱慕之情,终于变得寡淡平凡。
在玩笑间得以疾言厉色的回嘴,
“麻将天天打,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要记那么多东西,没法专心”
若是学生时代的王佳芝,当她的心在这里的时候,她哪里会如此的疾言厉色,直会低眉瞬目的解释。
到底,那恨意开始显现出来了。

王佳芝美艳动人,对于易先生,她自认是一个熟悉的猎人。
易先生克己稳重,对于王佳芝,他也自认是一个熟悉的猎人。
一来二往,自是小心翼翼的主动入瓮。
尤其是还夹杂着其他女人可能产生的妒忌心添了一味调料。

女人和女人暗自间的攀比,才是女人,或者说像是易太太这样的女人活着时所追求的全部乐趣。


珠宝穿戴老公。
哪有女人不能攀比的事情?
钻石是早就落下的伏笔。在影片开始不久的部分。
给王佳芝的,也是给易先生的。更是给观众们的。
这些按下不提。
来看看王佳芝吧。


终于,在得手后。
在经历了非人的,异乎寻常的性虐待后。
这一抹笑容。
如同是诡计得逞的贼或者坏事做好的小姑娘。
自顾自的为了自己的胜利而庆幸。
全然忘记了,自己遭受的非人虐待。
这一抹笑容背后,到底是终于引诱到了易先生,可以完成自己的刺杀使命,对自己失去的贞洁做出补偿,得以去英国离开这战火侵扰,终于不负所托完成了邝裕民的期望。
还是带着,对同桌的易太太以及其他那么多不知名的太太们的践踏?
看,你们中最有权势的女人的老公易先生,也是我的裙下臣,也是我裙下即将成为亡魂的人。
到底是哪一种?
还是都有?

只是在那之后,王佳芝就得以变得不客气起来。
明知道虽是易太太不待见的女人。
可自己一个局外人,在这个圈子里地位最低的女人,却也学者易太太的样子,不客气起来。
有风评说,这个女人原本就和易先生有染。她对王佳芝自是一腔恨意。
像是旧人厌新人。
而王佳芝,在体验了风水轮流转的上位后。在中天之时,自然是将别人的妒忌,收来做了自己床头的装饰。
独行特立的,如同是无人区的玫瑰。
带刺的瑰丽。
美艳,动人。


用尽心思的引诱,而后得手。
沉醉期间的性爱。
对于王佳芝而言,甚至算是名正言顺的成了易先生的二房太太。
住在洋楼里,车接车送,日日有仆人服侍,醒来有饭菜入喉,甚至连易太太,都对她嘘寒问暖有佳。她感冒便叮嘱下人在她起床后,煮一些便以入口的白粥。
哪里还有半点在底层社会辛劳拼搏郁郁不得的影子。
只是她大约还是有着对邝裕民的执念吧。

而邝裕民呢,这个她曾经翘首以盼的人。这个曾经在人群里闪耀着光芒的人。
如今看着她,甚至送着她往另一个男人的床畔去。
去往备受羞辱的地方。被凌辱,被粗暴的对待。被强奸。

王佳芝惊异的看着他。
就这么看着他。
一方是自己受到的伤害,而一方,一方是眼睁睁看着她受伤害而无动于衷的自己倾心相待的人。

王佳芝糊涂了,她一定在思索,到底什么是爱呢?
或者说,自己在邝裕民的眼里,到底算是什么呢?
这个男人,眼前这个男人,邝裕民,他到底爱我吗?他会爱我吗?
他,爱我吗?





这个口口声声说不会让我受到伤害,不会允许我受到伤害,说要保护我的人。
才是送我去伤害的最深处的人,才是让我受到最深伤害的人,才是那个无动于衷,看着我受到伤害的人。
在这一刻王佳芝大约会这么想,大约会这么觉得。
大约也是在这一刻,王佳芝终于明白,她所爱上的邝裕民。是一个和自己不同路的人。
他执着于成功胜利而非儿女私情。
他热忱于行动功名。而非是彼此的感情。
他口口声声的爱,却无法阻止他让她往伤害的深处走去。
他隐晦表达的情,却也无法改变他的作壁上观。

在他眼里,只有忠诚,

只有党,只有领袖,只有国家。
而王佳芝,王佳芝只是他心里太小的一部分。
小到连一丝一毫的悲悯都无法被激起。
有的只是一点点混杂着男性刚烈的占有欲。
“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
“我不会允许你受到伤害”
可带给王佳芝的,带着王佳芝走向这深渊的,就是邝裕民啊。
邝裕民就是王佳芝所受到伤害的根源啊。



比起易先生。
邝裕民在王佳芝身上寄托了太多厚望。
对邝裕民而言,王佳芝甚至是一条不顾一切通往胜利的捷径。
是功成名就的良方。
是目的性着重的交往。
他看中王佳芝的美,懂得利用和行使王佳芝的魅力。
也象是个普通男人一样沉醉在王佳芝的青睐里。
却自始至终都从未给王佳芝一个有关未来的许诺。
而此时,这个被终究被推开的吻,又成了王佳芝后来的选择,露出的端倪。


而易先生,
带领着王佳芝尝尽了情色的刺激。
金屋藏娇一般的,享尽了情人间的乐趣。
象是敞开心扉一样。
将自己在他人面前,或是谦谦君子的伪装,或是刚硬特工的伪装,或是心狠手辣的伪装全部褪去。
他和王佳芝讲,他的怕,他的担忧,他的恐慌。
像是个依恋母亲的孩子。而更像的,是一个信任妻子的丈夫。
更重要的,易先生对王佳芝,只有男人对女人的贪恋。
而非有其他的利益也好,目的也罢。
他只是单纯的,想要王佳芝这个人。


而此时,前文里埋下的钻戒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那只连易太太都无法求到的钻戒,轻而易举的,让易先生交到了王佳芝的手上。

一颗更大,更闪亮,更加价值连城的鸽子蛋。
粉色的钻石。六克拉。让王佳芝心潮澎湃流连忘返。
她动摇了,这一刻她动摇了。
一边是她曾经仰望青睐的,受到他利用的仰慕的人。
而另一方,是应该有他引入黄泉,被她刺杀,却对她如同妻子妾室的人。
在外身披种种伪装,却唯独对她卸下心防。信任她,受她吸引,爱慕她。
有权势地位,确不曾嫌她失了贞洁的人。



王佳芝动摇了。
在家国天下,在事理对错,在同学情谊和她曾经的仰慕面前。
王佳芝动摇了。
理所当然的,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
王佳芝选择了易先生。


那句快走。
成了一个女人对心爱男人的保护。
也完成了王佳芝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到一个女人的蜕变。
这一刻王佳芝终于明白。
她还是逃不过,或者说怎么样都摆脱不了一个女人的宿命。
在她眼里,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天下从来也不会是胜利。
重要的只是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心放在那里。
她失望于易先生奋不顾身的逃离。
却也满足于易先生奋不顾身的逃离。
她嗤笑于自己幼稚的选择。
却也心满意足的接受了可能发生的结果。

只是这颗药,这颗出任务时给的药。

也还是没能服下去。
大约也还是对易先生抱有幻想。
他或许并不会真的要了我的命?
毕竟我是他爱着的,或者说我是爱着他的女人。




自然是还要再见到邝裕民的。
看着邝裕民看王佳芝的眼神。
从最初的悲凉到最后的满怀恨意。



王佳芝则只是一抹略带的歉意便没了回音。
终究是不爱了。
我不再在乎你的音容笑貌和前程折曲。
完全漠然的看着你或者不看你。
你不要来恨我,我知道你只是恨我,毁了你处心积虑的行刺。
我也不会去恨你。说到底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你不要怪我,怪我一个人,害的你们要白白送命。
我也不会去怪你。
因为是你,断送了我的一生。

如果不是当年,你们,你,拉着我入伙。
我应该只是街头巷尾,随便嫁人的妇女。
而非今天这样,要去做这样难的选择题。


而易先生,
在颤抖中签下了绝杀的命令。
在昏暗灯光里,回味着和王佳芝的爱情。
当他抬起头的时候。
你才发现,他爱的比谁,都要深沉。
只是对他而言。
这样中年,手握大权的男人。
哪里有资格,去追寻飘渺的感情。
终究,是一场阴差阳错的际会。
和张爱玲笔下逃不出世事的亡魂。

Theo /2019/01/01

公众号:隐喻修辞 coughsyrupi
新年快乐呀。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