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Qiao忙碌一年的迷影收割——年度观影总结
无限进击的2018年,从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简直就是最快乐的时光,你会愿意有每天看两部电影这种狂补片的坚持,也不那么计较学业,用一个“无忧无虑”而放松的心态,放肆地做着说好的青春不老我亦疯狂的梦。
这一年,有过断断续续的倦怠期,对如此高频率地看电影失去激情和耐心,可到头来还是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一如《魅影缝匠》里雷诺兹病未愈就去寻找阿尔玛的长镜头,美丽、华贵而浪漫。

主力全放在了电影,而这一年也总共看了734部电影,成功完成平均每天观看两部电影的2018年初定下的任务,将其至于定义成任务可以使我有目标而不松懈。其中18年的新片看了,想了想也选了个人的新片十佳,即使是个哲学系的大学生,看电影却还是一直依赖最直接和原初的情绪体验。
1.《幸福的拉扎罗》

即使这部电影出现了两极化的评价,讨厌的人认为其故弄玄虚,但在我看来,无论是Lazzaro角色存在的意义和角色自身的非典型性和特殊性,还是影片的表达方式和内涵,都让我想去流泪。狼将最圣洁的灵魂带去荒野,而野蛮的人类只能活在自己构造的自以为“文明”实则虚伪的世界。

2.《喜欢,轻吻,快跑》

比之去年,感觉今年的LGBT作品黯然不少,喜欢这部并不是因为它的甜蜜和清新,而是拥抱过后分开命名为错过的绝情和孤单,实打实圈内的故事。
3.《狼屋》

动画形式赛高!内容可能更加伤感,人的内心怎么放大都不为过。
4.《头号玩家》

老斯带给我的那些拾掇起来就会满载而归的情绪啊,今年最好的商业片。
5.《罗马》

又是评论两极化的一部,威尼斯火爆前排观影造势,出了资源讨论就多了。我喜欢它的影像,喜欢这个简单线性叙事和简单的道理,让日光也变得温柔,大抵如此了。
6.《刺心》

导演Yann Gonzalez的上一部作品《午夜狂欢》其实我就挺喜欢的。这部持续玩奇幻和猎奇,亟待完成作品和恐怖的现实难舍难分,像肉体交叠裹着刺心之痛向你袭来。
7.《湮灭》

我始终认为这是今年最好的科幻片,迷失幻境的基因交杂之说,末世不久矣。
8.《摄影机不要停!》

拍电影的人的故事,恍然大悟嵌套结构的极佳效果,感动之余笑后带泪。
9.《犬之岛》

抛去政治故事不提,Wes的世界我很着迷,《I won't hurt you》也足够温柔。今年也补完了他的所有作品,真的是太好了!
10.《我们,动物》

性别觉醒如最私密的猛兽侵袭,用自由的画笔描绘内心的线条,让被禁锢的身体去飞去感受。
去年的电影有很多今年出资源才能看到,这里做一下提及(排名不分先后):
《三块广告牌》:不只第一次被演技和剧本折服,第二次国内上映还组织了次观影,突然觉得这故事太短。
《灾难艺术家》:失意之后看这片还有起死回生之效,太逗了。这也是完美的情绪体验!
《肌肤》:我们都是肉体凡胎,不完美又怎样,我们需要表达。西班牙导演Eduardo Casanova像是戳爷和多兰的合体。
《水形物语》:主旋律太美!!!!!
《魅影缝匠》:彼此控制的爱情故事,难道不能成为爱情里最美好的模样么?美丽华服和古典气质,更有荷尔蒙爆棚之Daniel Day Lewis的谢幕表演。
《双面情人》:欧容的感官世界,奇情依旧甚至还有人性的阴谋和母胎的优劣选择。
《鬼魅浮生》:静到不能更静的爱情,独自的旅行却没有人生交付,这世界来过又如何?
《赛马皮特》:成长的不经意间,是路上美?还是完成的心境美?
《扎马》:老骑士之诗,肉体受苦受难,自然却能从中汲取营养。魂归何处,而又作何了断。
《野小子们》:疯狂之旅!

其他提及(按观看时间顺序):
千禧年以前
五星:《玉女风流》(1961)、《仁心与冠冕》(1949)、《哈洛与慕德》(1971)
《理智与情感》(1995)、《女人和陌生人》(1985)、《母亲的城堡》(1990)
《卡拉瓦乔》(1986)、《钢琴课》(1993)、《茶花女》(1936)、《长岛爱与死》(1997)
《呼喊与细语》(1972)、《森林边缘的寂寞》(1976)、《将军号》(1926)
《纽扣战争》(1962)、《小王子》(1966)、《万籁俱寂》(1998)
四星:《七年之痒》(1955)、《群鸟》(1963)、《爱情短片》(1988)、《费城故事》(1940)
《日落大道》(1950)、《桃色公寓》(1960)、《西力传》(1983)、《偷自行车的人》(1948)
《野草莓》(1957)、《扒手》(1959)、《洛基恐怖秀》(1975)、《闪灵》(1980)
《小鞋子》(1997)、《阴风阵阵》(1977)、《蓝》(1993)、《凡夫俗女》(1983)
《双姝怨》(1961)、《火车怪客》(1951)、《人约巴黎》(1995)、《随心所欲》(1962)
《乡下姑娘》(1955)、《黑水仙》(1947)、《罪与错》(1989)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纸月亮》(1973)、《受难记》(1982)、《小偷》(1997)
《在撒旦的阳光下》(1987)、《逝去的时光》(1922)、《性爱宝典》(1972)
《母与子》(1997)、《一切可售》(1969)、《各自逃生》(1980)、《如何被爱》(1963)
《冬日之光》(1963)、《早餐俱乐部》(1985)、《水泥花园》(1993)、《双重赔偿》(1944)
《午后之爱》(1972)、《亚特兰大号》(1934)、《秘密花园》(1993)
《月神的宠儿》(1984)、《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红军与白军》(1967)
《两生花》(1991)、《白日美人》(1967)、《欢迎光临娃娃屋》(1995)、《偷香》(1996)
《瑞典女王》(1933)、《远方的声音》(1988)
21世纪初(2000-2016)
五星:《唯爱永生》(2013)、《地雷区》(2016)、《戏梦巴黎》(2003)
《辉夜姬物语》(2013)、《步履不停》(2008)、《弗兰西丝·哈》(2012)、《伦巴》(2008)
《没有过去的男人》(2002)、《明亮的星》(2009)
四星:《珍爱》(2009)、《私恋失调》(2002)、《布鲁克林》(2015)
《女儿国的杰基》(2014)、《无手的少女》(2016)、《诗无尽头》(2016)
《钢琴教师》(2001)、《告白》(2010)、《舞者》(2016)、《来自远方》(2015)
《无主之地》(2001)、《四次》(2010)、《和巴什尔跳华尔兹》(2008)
《醉乡民谣》(2013)、《海街日记》(2015)、《她》(2016)、《无人知晓》(2000)
《天佑鲍比》(2009)、《午夜狂欢》(2013)、《红磨坊》(2001)、《爆裂鼓手》(2014)
《杀戮》(2011)、《天使A》(2005)、《午夜巴塞罗那》(2008)、《马奇男孩》(2004)
《感化院》(2015)、《破碎之花》(2005)、《王者杰克》(2015)、《幻想之爱》(2010)
《醉·生梦死》(2015)、《脸红的夏日》(2009)、《南国野兽》(2012)、《大象》(2003)
《女教师》(2016)
年度导演

欧容+韦斯+兰斯莫斯,恰好补完了这三位的全部作品,更期待这三位的新作!
2019年,继续加油,分点精力给学习和生活的其他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