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霍勒系列——尤·奈斯博
“北欧犯罪小说天王”尤·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畅销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军畅销书。挪威图书馆借阅率排行榜,前二十名有五本是奈斯博的作品。他拿过所有北欧的犯罪小说大奖,包括玻璃钥匙、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说、书店业者大奖等。同时获英国的“国际匕首奖”提名和美国的“爱伦坡奖”提名。
他笔下的哈利是一个酒鬼、麻烦又自大的顽固分子,唯一有的就是对正义和真相的追求,却又过的很丧。我是不喜欢哈利的,我无法想象这种每天不清醒的生活是怎么能忍受下去,这样又有什么意义。“你身旁的世界只要一开始仰赖你,你就会开始酗酒,因为你不想负起责任,你希望事情化为乌有。这就好像叠纸牌屋,快完成的时候压力大到令你难以负荷,于是你无法坚持下去,反而把它弄倒,干脆让失败赶快发生。我想这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但是哈利心中对于职业的,应该说是人性的尊重(比如在爆炸里救出楚斯),才是对他又爱又恨的原因,以至于后面被奈斯博误导以为哈利死掉,内心那种希望哈利没有死的情感还蛮强烈的。
哈利是自私的,他认为所有爱自己和被自己爱的人都会受到诅咒,“就如同这把铁刀的诅咒一般”(《幽灵》),所以他拒绝了很多人,而对于他自己真爱的萝凯,他依旧这条原则,导致萝凯一直活在哈利的阴影中,“生活中几乎随处都是哈利的影子”(《幽灵》),她在这份爱与不爱的路上兜兜转转,欧雷克变成那样子不得不说有哈利和萝凯的影响因素在内。
我认为哈利系列最大的乐趣在于:“直到最后一块拼图落下,你才能看清全局。”每一个故事都是真真假假,你永远猜不到凶手到底是谁,在不断找寻真相的过程中,人性的罪恶和光辉会一点点的散发出来。个人英雄主义不是很强,每次破案几乎都是通过警务合作(当然还有扯皮、政治因素等等)完成,不像福尔摩斯/秦明那样全能,这也使得哈利、贝雅特、萝凯等人被塑造的更为真实,让我们轻易的讲情感代入进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读起来太冷酷,几乎没有什么让你笑的地方,普通的棍棒刀枪,奇异的利奥波德苹果,奇奇怪怪的现场,几乎能让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孤独、冰冷和恐惧,读完一本要缓缓,才有足够的心情开启下一本。至于情节,合情合理,烧脑复杂基本可以总结了,没多少废话,可能是打电话的闲聊或者简单的描述,就是后面解开谜团的钥匙。
总之就是,剧情复杂而繁琐,人名长而臭,人数还多,满篇都是不见希望似的破碎的阴暗,充斥着喝酒杀人做噩梦以及疾病,但是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