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具争议的“邪”片,100多人被吓出影院
有这样一个“邪”导演。
他是电影节的常客,也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异类。
他的每一次出现,总会带来惊世骇俗的影片。
他的所有影片都似乎在反映着人心和社会的黑暗,用最极端的方式去探索着人性的真实。
他疯狂的践踏着观众们的承受底线,一如他的名字——
拉斯·疯蹄儿,啊不,拉斯·冯·提尔。

在被戛纳封杀的四年后,疯蹄儿又带着新作重返戛纳。
疯蹄儿的选角都很特别,每个演员身上都有吸引人的特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鬼才疯蹄儿的世界,看看这部豆瓣评分7.9的黑暗幽默片——
《此房是我造》

影片正式开始,两个半小时的观影总共分为了五个小故事。
主人公杰克(马特·狄龙饰)是一个患有严重强迫症和洁癖的工程师。
第一个故事开始,公杰克驾车在路上碰到一位在修理故障汽车的女人(乌玛·瑟曼饰)。

杰克帮助她去找铁匠修理好千斤顶。
在车上,女人不停地毒舌着杰克。

终于,在归来的途中杰克忍受不住拿起车上的千斤顶砸死了女人。

这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千斤顶只是一个材料,它自己蹦到了女人的脸上”
渐渐地,杰克迷恋上了杀人带给他的快感。
接下来的四个故事全都是杰克杀死陌生人的事件,他将每一次杀人都当做艺术来看待。
他甚至会因为拍下的照片不完美而重返现场,
用猎枪有计划地杀死小孩,
将爱人的乳房割下做成钱包......

童年的杰克也有着比普通小孩冷漠残忍的一面,他用剪子剪去小鸭子的一只脚丢入水中。
偏执却又冷静的杰克屠杀受害者、玩弄尸体的手段也越来越变态。
在杀人的过程中,杰克的强迫症似乎也在慢慢被治好......

影片将民谣“This Is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作为影片的标题,这种表达很隐晦。

通过套层结构的从句,将不同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在疯蹄儿的其他电影中也有出现过。
特殊的手持摄影拍摄手法让每个场景更显真实,处处传递着紧张不安。
冷色调的拍摄风格,奠定了影片的整个基调。
和其他的一些同类型影片对比起来,这部电影引发的思考更多。
离经叛道的场景设计和故事情节,挑战着观众的心理和生理极限。

突然能明白,为什么首映有一百多个观众中途离场了。
影片充斥着哲学宗教和艺术思考,黑暗中又多了些幽默。
马特饰演的杰克看起来是个谦谦绅士,实际却是个极度黑暗残忍泯灭人性的变态。
把杀人当艺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让人惊叹的梦魇,反映着人性最黑暗之处。
在所有故事中都隐藏着一个老人维吉尔(布鲁诺·甘茨饰),他就像是《神曲》中但丁的引路人指引着杰克前行。
所有的故事结束,维吉尔指引着杰克,将冷藏室的尸体堆叠成了完美的建筑。
他把尸体当做材料,把逝去的灵魂当做艺术。
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就是疯蹄儿戏仿欧仁·德拉克罗瓦的名作《但丁的渡舟》油画造型创造出了杰克和维吉尔在通往地狱的冥河之上的场景,这无不是一种强烈的宗教暗示。

同时,影片穿插着一些小动画,解读了威廉·布莱克的诗歌《老虎》和《羔羊》,似真似幻。
杰克好比是这个世界上冰冷漠然的缩影,疯狂却又理智,追求着高雅却又不停地在虐杀。
是地狱还是天堂,是否在一念间?

即使是十恶不赦的恶魔杰克,在游历了冥河之后,他看见了假想中的那个天堂还是落下了一滴眼泪。
但天堂那边整齐的割草声,温暖的金黄色已经洗不清杰克身上的罪孽了,他最终的归属地只可以是地狱,永远都无法进入天堂。
我想尾声杰克坠入地狱只是一个轮回,回到了最初的样子重新审视自己。
天堂还是地狱,到底该何去何从,此房是谁造,怎么造。
选择的权利一直都在于自身。

虽然影片暴力、泯灭人性,让人难以接受,但这种极端的暴力美学,确实发人深省。
把本来毫无意义的剧情联结起来,用一种奇特又幽默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并将经典文学和宗教思想融入其中。
借助《神曲》这一经典之作,使影片荒诞的效果更加显著。
造房子在西方的文化中,代表了很多,也隐藏了很多含义。
颠倒的叙事结构奇特却又恰到好处,只有这样套层结构才能传达出世事万物无限循环的真理。
人类在不停的轮回,面对着天堂和地狱,终归还是回到了原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