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悲剧,其实是他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项燕在与秦军交战时兵败自杀。随后楚国灭亡。叔父项梁带着他隐姓埋名,项羽从小就不愿读书,却颇有志向,他说:“读书、写字、剑术都不值得学习,要学就学兵法,因为兵法能够抵挡千军万马。”项羽臂力过人,气概非凡,才干超群,小小年纪就成了吴中子弟的领袖。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项羽跟随叔叔项梁在吴起义响应,自称楚军,成为反秦主力军。公元前207年12月,25岁的项羽率领数万楚军渡过滔滔漳水,向北岸的秦军营地进发,来到巨鹿城下,楚军几乎陷入绝境,前面是如狼似虎的几十万秦军主力,后面是波涛汹涌的漳水,项羽知道楚军只有全力以赴击败秦军,才能绝处逢生。他断然下令凿沉所有船只,砸掉全部炊具,烧毁军营,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立即出发。
楚军将士明白项羽的用意,人人奋勇争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秦军阵地,经过九次激烈的战斗,俘虏秦将王离,摧毁秦军主力,为义军西进关中,推翻秦朝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战役中,项羽的坚决果敢和无所畏惧赢得了各路诸侯的敬佩,他也成了楚军和各路义军的统帅,威震四方。
巨鹿之战后,项羽继续南下进攻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两军对峙数月后,章邯投降,秦军主力部队被歼灭,反秦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虽然刘邦先入关中,但是推翻秦朝的首功却要归于项羽。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另外还封了十七个诸侯,自称为诸侯盟主,由于项羽的分封不公平,也不合历史潮流,诸侯之间的征战随即爆发了。在夺取关中地区后,刘邦杀出函谷关,直逼项羽的国都彭城,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开始了。开始,楚汉双方数度激战,互有胜负。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订立合约,以荥阳城东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不久刘邦便背盟弃约,趁项羽征战东方之时,出兵攻击项羽。

公元前202年10月,项羽被困垓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气低落,此时韩信布下十面埋伏,张良又施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楚地尽归刘邦,肝胆俱裂,跨上乌骓马,率领八百精壮骑士连夜突围。渡过淮河之后,项羽只剩下一百多人。在逃亡途中陷于沼泽地,结果被汉军追上,项羽退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已经把船靠在岸边,等他上船,希望项羽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项羽感慨万分说:“既然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当年我带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如今八千子弟无一生还,纵使江东父老怜爱我,尊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说罢,横剑自刎,西楚霸王项羽就这样悲壮的死在乌江之畔。

项羽的悲剧可以说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他太过自负,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不听谋臣范增的劝告,错失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大好时机,以致酿成吴江悲剧。其次是他目光短浅,头脑简单,生性多疑,是非不明,他杀死秦王子婴后有人建议他建都关中,但他却说:“富贵不回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会知道呢?”再次他在战争中烧杀抢掠,荼毒百姓,不得民心,最终兵败身死,成了楚汉战争中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