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春风皆过客
看到念才的诗:
白墙黑瓦间黄花,一条青溪绕人家。
我与春风皆过客,小桥流水是天涯。
“我与春风皆过客”——这一句写得多么洒脱自如啊,这样朴素的心态,真令人羡慕。
最近看到了好几篇文章,有骂web2.0是垃圾的,也有抱怨豆瓣改版的。可我始终都觉得,环境终究是环境,个人的态度才更重要。我在这个平台上认识并喜欢的几位作者,从来都没有因为一次次的改版,或者web2.0充斥的噪音而改变自己的风格,我敬佩他们,也忠实地跟随他们的脚步,阅读他们的文章,向他们请教、讨论,有时还因不同的观点看法小小争论。
归根结底,网络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交流者自己选择处于什么样的圈子,接收什么样的内容,有人喜欢看图,有人喜欢看美女,有人喜欢看文章,各得其乐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出高下呢?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处的圈子不满,觉得身边环绕得都是垃圾,那么网络的好处刚好是让人极容易地获得精神行动的自由,并没有房子、亲人、工作、社交组织什么的阻止他离开原来的环境,对生活重新选择。对一个生活在网络垃圾堆中的人来说,我觉得他最应该谴责的其实是他自己。把气出在环境身上,是小孩子的赌气任性嘛。
何况,就跟我们小时候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样,与其抱怨,还不如自己添砖加瓦。自己的小小努力的确很难改变大环境,但对于自己身边的那一小块土地,种下什么,长出来的大体总差不太多。喜欢八卦的,就多关注“我说”,喜欢评论的,就多关注评论作者,喜欢小说的,“经典短篇阅读”小组和博客feed也许有用。而喜欢写东西的,比如我自己,那就继续写下去,有人看当然好,没人读也无所谓,“我手写我心”,足以。
我喜欢的人都如此。他们并不抱怨,也绝不呱噪。网络从来不是用来自我标榜的手段,只是新增的一个彼此交流的平台。我感谢这个平台,让我认识,甚至了解了这些美丽的心灵;而我相信不管在什么样的科技条件下,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他们也总会默默地写下去,思考、分享、创造、更新。
“我与春风皆过客,小桥流水是天涯。”
白墙黑瓦间黄花,一条青溪绕人家。
我与春风皆过客,小桥流水是天涯。
“我与春风皆过客”——这一句写得多么洒脱自如啊,这样朴素的心态,真令人羡慕。
最近看到了好几篇文章,有骂web2.0是垃圾的,也有抱怨豆瓣改版的。可我始终都觉得,环境终究是环境,个人的态度才更重要。我在这个平台上认识并喜欢的几位作者,从来都没有因为一次次的改版,或者web2.0充斥的噪音而改变自己的风格,我敬佩他们,也忠实地跟随他们的脚步,阅读他们的文章,向他们请教、讨论,有时还因不同的观点看法小小争论。
归根结底,网络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交流者自己选择处于什么样的圈子,接收什么样的内容,有人喜欢看图,有人喜欢看美女,有人喜欢看文章,各得其乐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分出高下呢?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处的圈子不满,觉得身边环绕得都是垃圾,那么网络的好处刚好是让人极容易地获得精神行动的自由,并没有房子、亲人、工作、社交组织什么的阻止他离开原来的环境,对生活重新选择。对一个生活在网络垃圾堆中的人来说,我觉得他最应该谴责的其实是他自己。把气出在环境身上,是小孩子的赌气任性嘛。
何况,就跟我们小时候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样,与其抱怨,还不如自己添砖加瓦。自己的小小努力的确很难改变大环境,但对于自己身边的那一小块土地,种下什么,长出来的大体总差不太多。喜欢八卦的,就多关注“我说”,喜欢评论的,就多关注评论作者,喜欢小说的,“经典短篇阅读”小组和博客feed也许有用。而喜欢写东西的,比如我自己,那就继续写下去,有人看当然好,没人读也无所谓,“我手写我心”,足以。
我喜欢的人都如此。他们并不抱怨,也绝不呱噪。网络从来不是用来自我标榜的手段,只是新增的一个彼此交流的平台。我感谢这个平台,让我认识,甚至了解了这些美丽的心灵;而我相信不管在什么样的科技条件下,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他们也总会默默地写下去,思考、分享、创造、更新。
“我与春风皆过客,小桥流水是天涯。”